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明代

历代国画

唐伯虎最后一幅画:《震泽烟树图》里的江南秘密

9
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震泽烟树图》,竟藏着明代第一才子唐伯虎临终前的最后呐喊。这幅创作于 1523 年的水墨长卷,不仅是他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幅精品,更在朦胧烟树间藏着三个颠覆世人认知的秘密 —— 他从未真正放下功名,晚年生活远比传说中窘迫,而画中那抹若隐若现的朱砂,竟是用血泪调和而成。​ 当专家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画卷中段时,发现了惊人细节:在太湖波光的墨晕中,藏...
赞 (0)阅读(18)浏览/下载
古籍善本

《薛院判医案廿四种》:500 年前的 “急救手册” 为何让现代中医圈沸腾?

11
一、跨越五个世纪的中医瑰宝:古籍的前世今生 (一)偶然发现:从民间藏品到医学重宝 2023 年,山东栾先生在整理父亲遗物时,于古旧木箱中发现一套 48 本线装医书。经专家鉴定,这套明代木刻本《薛院判医案廿四种》距今已有 500 年历史,虽历经岁月侵蚀,书页泛黄却文字清晰,完整保留了内科、外科、儿科等 10 余个专科分类,收录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家医方千余则,堪...
赞 (0)阅读(44)浏览/下载
古籍善本

聊聊《史记评林》:解读《史记》的 “点评集”

9
《史记评林》是明代著名学者凌稚隆编纂的一部关于《史记》的集评类著作,在古籍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于研究《史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凌稚隆,字以栋,号磊泉,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藏书颇丰,为他自幼博览群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对《史记》的痴迷始于少年时,曾在自家藏书楼中偶然发现一本残缺的《史记》注本,那些批注文字如星光般点亮了他对...
赞 (0)阅读(47)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青绿山水天花板!5 分钟看懂仇英《桃源仙境图》:古人的 “乌托邦” 原来长这样

11
一、画史明珠:基本信息与艺术特质 《桃源仙境图》为明代画家仇英(1494—1561)晚年巅峰之作,绢本设色,纵 175 厘米、横 66.7 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作为 “明四家” 中唯一出身匠人阶层的画家,仇英早年以漆工为业,后得文徵明指点,融合职业画家的精湛技艺与文人雅趣,形成 “工而不匠,雅而不孤” 的独特风格。此图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蓝本,却突破文...
赞 (0)阅读(86)浏览/下载
古籍善本

《万物真原》明朝版 “中西怼学现场”:传教士硬刚儒家大佬,竟写出这本 “万物起源说明书”!

7
《万物真原》是明末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撰写的天主教护教论著,成书于 1628 年,由同会传教士傅泛际、龙华民、费乐德共同修订,艾儒略的弟子温陵张赓校订并刊刻。该书以问答形式系统阐述天主教的宇宙本原论,试图通过理性论证调和中西哲学差异,是明末清初 “西学东渐” 的重要文献之一。 作者与背景:艾儒略于 1613...
赞 (0)阅读(140)浏览/下载
古籍善本

古籍《山海经补注》:杨慎对上古奇书的解读与传承

11
《山海经》作为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宛如一座蕴藏着无尽奥秘的宝库,其内容涵盖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植物等诸多领域,堪称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山海经》漫长的传承与研究历程中,明代学者杨慎所著的《山海经补注》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一、作者杨慎生平简介​杨慎,字用修,号升庵,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 年)出生在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的...
赞 (0)阅读(128)浏览/下载
古籍善本

《绣像封神演义》翻开绣像,穿越封神!百幅秘图暗藏三界生死簿,人神斗法竟有惊天反转?

14
《绣像封神演义》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插图本经典版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商周交替之际人神斗法的宏大叙事。一、版本渊源与现存形态《绣像封神演义》的核心文本为明代许仲琳所著《封神演义》,成书于隆庆至万历年间(1567-1620),以武王伐纣为历史框架,融合神话传说与宗教哲学。其绣像本主要形成于清代,典型版本包括:清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广百宋斋铅印...
赞 (0)阅读(149)浏览/下载
佳作趣话

古人吃火锅多奢侈?从战国古董羹到宋朝 “拨霞供”,书画里的涮肉太会了

16
从一场现代火锅盛宴说起 在一个寒风瑟瑟的冬日,我和一群好友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店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浓郁醇厚的火锅香气,那是麻辣锅底的热烈奔放与清汤锅底的温润柔和交织在一起的独特气息。 服务员端上一盘盘新鲜诱人的食材,有粉嫩的牛肉卷,纹理清晰如同雪花般美丽;脆嫩的毛肚,叶片上的小刺仿佛在诉说着它的鲜脆;还有水灵灵的蔬菜,翠绿欲滴,仿佛带着田...
赞 (3)阅读(89)
古籍善本

《管子》评注本中的经典版本——《合著名家评订管子》欣赏

10
《合著名家评订管子》是明代天启年间刊行的一部重要古籍,属《管子》评注本中的经典版本。 版本概况该版本全称为《合诸名家评订管子》,共 24 卷,由明代花斋刻本影印传世。其评注体系融合了多位历史名家的学术成果,包括: 房玄龄注释:唐代名相房玄龄(579-648)对《管子》原文进行基础注疏,侧重从治国实践角度解析文本。 刘续增注:明代学者刘续在房注基础上补充考据,...
赞 (2)阅读(126)浏览/下载
佳作趣话

古代小孩咋过“六一儿童节“?看完古籍记载我酸了!

9
每至六月,阳光似乎都格外灿烂,空气中弥漫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因为六一儿童节到了!现代的六一,孩子们身着新衣,或是在游乐园里畅玩,或是在学校的庆祝活动中载歌载舞,琳琅满目的玩具、香甜可口的美食,都成为这个节日的美好注脚 。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古代,没有迪士尼乐园,没有精致的儿童节礼物,那时的孩子们又是如何度过专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呢?古代虽没有 “六一儿童节...
赞 (2)阅读(116)
佳作趣话

古籍里的心灵暖帖:千年前的智慧如何熨帖现代人的褶皱人生

8
当《诗经》遇见加班夜:在 “蒹葭苍苍” 里打捞失落的月光 深夜三点的办公楼像艘搁浅的船,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小王揉红的眼睛。他盯着 PPT 上跳动的图表,突然想起上周母亲电话里那句 “注意身体”,喉间忽然涌上一阵酸涩。这样的时刻,我们多像《诗经》里那个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的追梦者,在钢...
赞 (2)阅读(94)
佳作趣话

翻烂古书才懂:从周朝到清朝,“官方普通话” 全按洛阳话模板来!

7
翻开泛黄的古籍,那些横竖撇捺间藏着的不仅是文字,还有千年前的 “声音”。当我们以为古人说话总带着之乎者也的腔调时,殊不知从周秦汉唐到宋元明清,许多朝代的 “普通话” 竟都和洛阳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早的 “普通话” 长啥样? 《论语》里写孔子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 “雅言” 就是周朝的官方语言,而根据《周礼・秋官》记载,当时掌管...
赞 (2)阅读(98)
古籍善本

《徐霞客游记》明朝版 “荒野求生”:徐霞客游记里的冒险、奇遇与发现

8
早年立志:“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 西南探险:“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 绝境历险:“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 人文情怀:“不特寻山,亦且问俗” 临终遗愿:“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 一位 “非典型” 文人的传奇人生 徐霞客以 “读万...
历代国画

尺素藏兵气,钓竿寄远心 —— 一幅古画里的湘军沉浮录 《枫溪垂钓图》

9
作品名称:《枫溪垂钓图》 作者:仇英,明代 “吴门四家” 代表人物之一。 画作类型:纸本设色山水画。 尺寸:纵 127 厘米,横 38.5 厘米。 款识印章:图下右边石缝内置有楷书 “仇英” 二小字款,下钤 “实父” 小长方形白文印与 “仇英之印” 方形白文印。 收藏经历:清乾隆时期曾为宫廷珍藏,后由江阴人何栻收藏,清同治三年(1864 年)何栻将...
赞 (1)阅读(139)浏览/下载
名人名家

嘉靖帝口中的 “书圣”:那个让陆家嘴得名的男人

8
江畔神童 明成化十三年(1477 年),黄浦江东岸的洋泾镇,陆家宅邸的梧桐树上喜鹊喳喳作响。陆深的母亲瞿氏临产时,恍惚看见一位白须老者持笔凌空书写 “俨山” 二字,墨迹未干便化作一道金光没入襁褓。这个传奇般的出生故事,仿佛预示着陆家即将诞生一位搅动文坛的风云人物。 陆家世代书香,祖父陆璿精于金石鉴赏,父亲陆平尤擅书法。陆深三岁能辨四声...
赞 (0)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