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名人名家

戴进、吴伟等浙派画家

  明代绘画中的浙派以戴进、吴伟开始,至谢时臣、蓝瑛而终。浙派和画院是明初至嘉靖时期最有力量的画派。  明代前期的绘画,尤其是山水画,不仅画院,在画院以外也是为南宋画院马远、夏挂的作风所支配,戴进是这一时期画坛的中心人物。  戴进字文进,浙江钱塘人,因而在他的影响下的画派就称为“浙派”。戴进的山水画得前代诸名家的长处,追随李唐、马远的画法,并且长于神像、人物...
赞 (5)阅读(11)
历代书法

大寒,谁人壶上写春诗?

16
唐代 长沙窑“春水”诗词壶 也是这样的 大寒之夜 梦回大唐 白居易问刘十九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而那时的李白 醉不认醉一壶壶豪饮 大喊主人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围炉同饮者不知何人 面热耳酣醉眼惺忪之际 竟误以为春暖将至 提笔在壶上写下这样的春诗 春水春池满 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 春鸟啼春声 …… 唐代 青釉谚语壶 唐代 长沙窑...
赞 (5)阅读(19)
历代国画

宫廷里的 解暑地摊——明佚名《夏季货郎图》

7
明 佚名 夏景货郎图 186.4×104.2cm 绢本 立轴 设色 故宫博物院   4月上旬,笔者参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在一个不起眼的拐角,场景复原了李嵩《市担婴戏》图里的货架,各色物件凌乱摆放在一货架之上,玩具脂粉、日用品、雕版书籍经卷,甚至还有小动物玩偶,生活气息浓郁。笔者联想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着多件《货郎图》,历元明清,四季皆有,映射着...
赞 (0)阅读(80)
历代国画

明代画家︱郭诩国画作品

15
郭诩,字仁弘,号清狂,江西泰和人,是明代中期画坛的一抹独特风景。他一生纵情山水,以笔墨为伴,其画作如清风拂面,既有豪放不羁的气韵,又藏细腻柔和的笔触。他尤擅描绘古人清士,笔下人物衣袂翩跹,眉目间隐现超逸之气,题款更是洒脱如云,令当时缙绅名流争相珍藏。 与吴伟齐名的他,深得沈周、杜堇等大家推崇。他的花鸟杂画信手挥洒,虫草跃然纸上,寥寥数笔却奇趣横生。其书法亦工...
赞 (6)阅读(124)
历代书法

书法界“超级神童”,3岁能写径尺大字,日本重金请他为国门题字

7
书法传承悠远,实力强悍的高手,数不胜数,甚至有些“神童”,天资卓越,年仅几岁,便能达到常人练习几十年,才进入的境界,比如明朝时期,就有一位“超级神童”,年仅3岁,能写径尺大字,之后因书法绝妙,7岁破格录取,选为翰林院秀才。 此人就是姜立纲,明黄佐《翰林院记·选充秀才》条云:“秀才之选始自太祖(朱元璋)时,然未始隶翰林也。英宗时,始选奇童及善书法,充本院(翰林...
赞 (0)阅读(104)
历代书法

董其昌与《戏鸿堂法书》清拓本:一卷墨宝何以拍出千万高价?

12
你能想象吗?一卷历经数百年岁月洗礼的清代拓本,在拍卖会上竟能以数千万元的高价成交!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在《戏鸿堂法书》清拓本身上。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这部法帖在数百年后依然能掀起收藏界的热潮?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部墨宝的世界,探寻其背后的传奇故事。​ 法帖溯源:董其昌的 “书法理想国”​ 提到《戏鸿堂法书》,就不得不提它的编纂者 —— 明代书法大...
赞 (16)阅读(187)
历代国画

当吴中风雅遇见魏晋风度:文徵明《兰亭修契图》里的文人理想

12
一、千年雅集的时空回响:从永和九年到嘉靖廿一​ (一)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朝圣​ 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在兰亭雅集写下 “天下第一行书”,将文人对生命的感怀藏进山水。明代嘉靖廿一年(1542 年),73 岁的文徵明以细笔小青绿技法绘就《兰亭修契图》—— 这是他第三次刻画兰亭题材。对比 63 岁辽宁博物馆藏本、54 岁台北故宫藏本,此作中文士散坐舒展,色调柔和,满...
赞 (35)阅读(168)
书画知识

董其昌《岳阳楼记》:连“二王”都写不出的大字神作

7
被称为 “千古绝唱” 的大字行书​ 你能想象吗?北京故宫里藏着一件大字行书,被誉为 “千古绝唱”,哪怕是书法界的传奇人物 “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重生,也难以写出其中神韵!这究竟是怎样一件惊世之作?它又出自哪位书法大家之手呢?​ 这件让众人惊叹的作品,就是董其昌的《岳阳楼记》。董其昌,何许人也?他可是明代书法界的领军人物,对晋人的笔法道统推崇备至,一生...
赞 (23)阅读(318)
历代国画

朱耷与《山水图册》:疯癫笔墨里的亡国孤魂

13
你能想象吗?一幅看似寥寥数笔的山水册页,竟藏着一个皇室后裔的血泪与狂癫。当清代画坛还在追捧精致工细的院体画时,一位剃度为僧的 “疯子” 用颤抖的笔墨,在《山水图册》里画下了满纸孤寂 —— 他就是朱耷,那个把亡国之痛揉进墨汁里的八大山人。​ 从宗室贵胄到疯癫画僧:命运的断崖式坠落​ 朱耷的人生,是被时代硬生生劈成两半的。1626 年,他出生在江西南昌的宁王府,...
赞 (18)阅读(269)
古籍善本

一部被科举制度捧上神坛的理学「百科全书」,如何影响明清五百年?

12
一、开篇:被皇帝钦定的「思想核武器」 你能想象吗?600 年前,一本由皇帝亲自拍板编纂的理学「教科书」,竟让全天下读书人背诵了整整五个世纪。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本书的编纂团队里,既有靖难之役中「问猪保命」的墙头草,也有靠一句话扭转帝王决策的政治高手 —— 这就是《性理大全书》的传奇开篇。 明成祖朱棣在攻陷南京城后,为了彻底收服人心,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让...
赞 (9)阅读(310)
历代国画

唐伯虎最后一幅画:《震泽烟树图》里的江南秘密

9
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震泽烟树图》,竟藏着明代第一才子唐伯虎临终前的最后呐喊。这幅创作于 1523 年的水墨长卷,不仅是他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幅精品,更在朦胧烟树间藏着三个颠覆世人认知的秘密 —— 他从未真正放下功名,晚年生活远比传说中窘迫,而画中那抹若隐若现的朱砂,竟是用血泪调和而成。​ 当专家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画卷中段时,发现了惊人细节:在太湖波光的墨晕中,藏...
赞 (2)阅读(204)
古籍善本

《薛院判医案廿四种》:500 年前的 “急救手册” 为何让现代中医圈沸腾?

11
一、跨越五个世纪的中医瑰宝:古籍的前世今生 (一)偶然发现:从民间藏品到医学重宝 2023 年,山东栾先生在整理父亲遗物时,于古旧木箱中发现一套 48 本线装医书。经专家鉴定,这套明代木刻本《薛院判医案廿四种》距今已有 500 年历史,虽历经岁月侵蚀,书页泛黄却文字清晰,完整保留了内科、外科、儿科等 10 余个专科分类,收录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家医方千余则,堪...
赞 (1)阅读(205)
古籍善本

聊聊《史记评林》:解读《史记》的 “点评集”

9
《史记评林》是明代著名学者凌稚隆编纂的一部关于《史记》的集评类著作,在古籍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于研究《史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凌稚隆,字以栋,号磊泉,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藏书颇丰,为他自幼博览群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对《史记》的痴迷始于少年时,曾在自家藏书楼中偶然发现一本残缺的《史记》注本,那些批注文字如星光般点亮了他对...
赞 (3)阅读(282)
历代国画

青绿山水天花板!5 分钟看懂仇英《桃源仙境图》:古人的 “乌托邦” 原来长这样

11
一、画史明珠:基本信息与艺术特质 《桃源仙境图》为明代画家仇英(1494—1561)晚年巅峰之作,绢本设色,纵 175 厘米、横 66.7 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作为 “明四家” 中唯一出身匠人阶层的画家,仇英早年以漆工为业,后得文徵明指点,融合职业画家的精湛技艺与文人雅趣,形成 “工而不匠,雅而不孤” 的独特风格。此图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蓝本,却突破文...
赞 (2)阅读(380)
古籍善本

《万物真原》明朝版 “中西怼学现场”:传教士硬刚儒家大佬,竟写出这本 “万物起源说明书”!

7
《万物真原》是明末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撰写的天主教护教论著,成书于 1628 年,由同会传教士傅泛际、龙华民、费乐德共同修订,艾儒略的弟子温陵张赓校订并刊刻。该书以问答形式系统阐述天主教的宇宙本原论,试图通过理性论证调和中西哲学差异,是明末清初 “西学东渐” 的重要文献之一。 作者与背景:艾儒略于 1613...
赞 (1)阅读(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