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谱传奇:从万历年间走来
古籍那浩瀚星海中,印谱为一种极为独特的形式,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万历年间,社会经济那叫一个极为繁荣,文化艺术也在快速地发展着。那时的人们开始对秦汉时期的印章进行收集、欣赏还会模仿着去刻制它们。接着呢把这些印章整理编辑成一本册子,就形成了印谱,这种风尚慢慢就流行开了。
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程远这位来自江苏无锡、痴迷于印学且擅长摹印的大家,挺身而出。他字彦明,在那时候的印坛里,声誉极高,与文彭、何震并称为印坛鼎足而三。程远凭借着自身对印章艺术那独特的感悟以及精湛的技艺,广泛寻觅各家所藏之印,细心地挑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珍品,这个时候,也将当时著名篆刻家的得意之作一一囊括其中,在万历壬寅(1602年)之际摹成了这部《古今印则》四卷。
这部印谱就像一个小小的印章艺术博物馆那样,我们翻开它时,好像开启了一趟能穿越时空的艺术旅程。里面分列着秦、汉古玺玉印侯印私印及国朝名印等诸多类别。每一方印章,无论是古朴厚重的古玺,还是温润典雅的玉印,亦或是彰显身份的侯印、饱含个性的私印,都凝聚着历代篆刻家的心血与智慧,透过它们,能清晰地窥探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趣与工艺水准。
程远印坛巨匠的匠心独运
程远字彦明江苏无锡人,这位活跃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的大家犹如一颗闪耀在印学天空的璀璨星辰。他与董其昌、陈继儒王穉登等书画大家为文友,时常切磋交流,相互启迪,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不断精进。程远工书法,精篆刻其篆书被董其昌赞曰:“予友程彦明为汉篆,书与刻兼擅其美,识者方之文寿承、何长卿。”归昌世也称其“摹魏以下《碧落》诸篆足空古人;而摹秦汉则亦秦汉”。他痴迷于印学,多年潜心手摹古印,对印章的篆法、刀法章法皆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见解。
当时文人篆刻流派的风格和技法,多受文彭为代表的“三桥派”(吴门派)影响程远亦师承“吴门派”文彭却并未固步自封。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师法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尤重对原印的深入研究和精心摹刻。其篆刻作品“遒丽精华,韵与法兼胜”,既有着古韵的典雅,又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文彭何震之后,程远最为当时所重,成为印坛执牛耳者之一。
项梦原幕后校勘的功臣
在《古今印则》的成书历程中,项梦原虽看似居于幕后,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梦原槜李人字希宪他自身在印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对印章的诸多细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当时程远摹选完成后,面对海量的印章资料、复杂的印文注释等内容,难免存在一些疏漏之处。项梦原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逐个字逐个字地进行校勘,对印文的释读进行反复的斟酌考量,以确保每一个信息都精准无误。
从印章的材质标注、钮制的描述,到印文的篆法解析,他都一丝不苟。尽管关于他校勘工作的详细资料留存甚少,但从《古今印则》流传后世的精准度来看,便能知晓他为此付出的心血。正是有了项梦原严谨的校勘,这部印谱才得以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后世印学研究、篆刻创作提供了可靠的范本,也让我们看到一部古籍背后团队协作的力量。
《古今印则》的精妙之处
(一)印谱内容:古玺印的大观园
《古今印则》就像一个很大的古玺印园子,里面各种各样的印章都排列着,看一眼都看不过来。其中秦汉古玺印,仿若历史的“活化石”,带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古朴,与厚重。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或“日”字格文字线条纤细而挺拔,规整中透着灵动,像“昌武君印”,四字分布均匀,线条刚劲有力,展现出秦代官印的严谨规制。汉印风格多样,有雄浑大气的铸印,例如“广汉大将军章”,其笔画粗壮饱满,气势磅礴,彰显出将军的威严;与此同时也有率意自然的凿印,像一些汉代的急就章那样,线条粗犷奔放,刀痕尽显,充满了古朴的生命力。
玉印在印谱之中宛如温润的君子,缓缓地散发着典雅的气息。那玉质十分温润,这样一来,印文的线条便更加圆润流畅了,例如“婕妤妾娋”玉印的印文,婉转柔美,每一笔画都好似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一般,既拥有着玉所特有的质感,又没有失去印章应有的规范,充分展现出了汉代宫廷女性印章的那种精致与高贵。侯印作为身份的象征,尽显尊贵与威严。印面较大,文字庄重规整,如“长沙丞相”印笔画厚实沉稳,布局严谨对称,让人能直观感受到侯爵的权势与地位。
各有特点,有的古朴,有的简约;有的精巧,有的细腻,能体现印主的个性和情趣。有些私印只刻一个字,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独特的韵味;有些在印文周边装饰云纹、鸟纹等图案,增加了艺术美感,就像一扇扇能通向古人内心世界的窗户。
国家朝代的知名印章更能展现出明代篆刻的风貌。程远把当时那些著名篆刻家的优秀作品都收录在其中,这些印章在传承古玺印传统的同时,把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融合了进去。篆书的写法更加灵活且多样,刻刀的运用要么是冲,要么是切,印章的布局疏密恰当,给印谱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艺术价值:方寸间的神韵
《古今印则》的艺术价值,于方寸之间尽显神韵,对后世篆刻艺术影响深远。在篆法上,它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典范。古玺印里的篆书,保留着先秦文字所具有的古朴以及神秘之感,其笔画的粗细有所变化,形态能够屈伸自如,这都给人带来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汉印的篆书则趋于规整统一,端庄大方,其缪篆的运用更是将篆书的装饰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
后世篆刻家从这些古印当中汲取灵感,持续地探索篆书在印章之中的运用,或是借鉴古玺那灵动的韵味,或是学习汉印所具有的端庄气质,从而使篆书在印章领域展现出了多彩的光芒。刀法这一方面,秦汉时期的印章在其制作工艺上为后世留存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铸印的圆润饱满、凿印的粗犷豪放,让后世篆刻家领悟到不同刀法能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
明代的篆刻家们受其启发,发展出冲刀法、切刀法等多种刀法技巧,程远在摹刻过程中更是精准把握原印刀法精髓,将其传递给后世,让后来者能沿着先辈的足迹,在刀法上不断创新,刻画出或流畅、或斑驳或犀利的线条质感。
章法布局方面,《古今印则》里的印章着实堪称一绝。
古玺印的错落有致,如一些多字玺印,文字大小不一、疏密有别,却在整体上和谐统一,充满了自然之美;汉印的对称均衡,无论是四字印、六字印还是更多字数的印章,都能通过巧妙的排列组合,让印面平稳庄重,给人以美的享受。
后世篆刻家借鉴这些章法,有的刻意追求古玺的自然古朴,有的严守汉印的规整对称,还有的将二者融合,创造出独具个性的印章布局,让印章艺术在方寸之间展现出无限可能,气韵流转,生生不息。
古籍今辉:《古今印则》的当代意义
现阶段,《古今印则》仍然散发着夺目的光芒,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于现代篆刻爱好者而言,它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富矿。初学者可以通过观摩古玺印,学习基本的篆法结构、章法布局,领悟古人的审美意趣,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资深的篆刻家则能从明代名印以及程远的摹刻技巧中,探寻到传统与创新的融合点,为自己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在印学研究领域,它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料。学者们借助《古今印则》,可以深入研究秦、汉时期的印章制度、文化内涵,剖析明代篆刻流派的发展脉络,还原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风貌、艺术思潮。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秦汉古玺到明代名印:《古今印则》这部印谱带你领略印章演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