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历代国画

渐江与《山水册》:遗民画家的冷寂山水魂

13
你知道吗?在清代画坛,有一位画家的山水册页,被后世称为 “看一眼就心生寒意” 的神作。他笔下的黄山,石骨嶙峋如刀削,松树孤傲似冰雕,明明是江南山水,却透着一股拒人千里的清冷 —— 这就是渐江的《山水册》,一幅藏着亡国之痛与孤臣之志的绝世珍品。​ 从儒生到僧人的剧变:乱世里的精神逃亡​ 渐江原名江韬,1610 年出生在安徽歙县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饱读儒家经典,...
赞 (3)阅读(92)
历代国画

朱耷与《山水图册》:疯癫笔墨里的亡国孤魂

13
你能想象吗?一幅看似寥寥数笔的山水册页,竟藏着一个皇室后裔的血泪与狂癫。当清代画坛还在追捧精致工细的院体画时,一位剃度为僧的 “疯子” 用颤抖的笔墨,在《山水图册》里画下了满纸孤寂 —— 他就是朱耷,那个把亡国之痛揉进墨汁里的八大山人。​ 从宗室贵胄到疯癫画僧:命运的断崖式坠落​ 朱耷的人生,是被时代硬生生劈成两半的。1626 年,他出生在江西南昌的宁王府,...
赞 (3)阅读(82)
佳作趣话

100年前这幅“馆阁体”书法,美到骨子里,专家:丝毫不输欧颜柳赵

14
一、百年前的书法传奇:当馆阁体惊艳世人​ (一)一纸惊鸿:被遗忘的楷书巅峰之作​ 在书法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00 多年前的晚清时期,一卷以瓷青笺纸为底、金粉墨汁书写的小楷长卷悄然现世,瞬间震动了整个文人圈。这幅林则徐为上司陶澍祝寿而作的《小楷无量寿经》,历经百年沧桑,即便远渡重洋流落到美国,其字迹依旧熠熠生辉,每一划都像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见过的人无不为...
赞 (3)阅读(84)
名人名家

300 年前书坛第一奇人:启功毕生膜拜,齐白石早年竟靠学他练字

15
一、引言:三百年书坛巅峰,为何让两代大师倾倒? 在清代书坛的星空中,有一颗璀璨巨星,他的书法被赞为 “300 年第一”,不仅让齐白石早年痴迷临摹,更让启功先生崇拜一生。他,就是清代碑帖融合的集大成者 —— 何绍基。这位出身湖南道州的书法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被后人奉为圭臬。 二、书坛地位:力压群雄,奠定清代书法标杆 ...
赞 (0)阅读(74)
佳作趣话

明末奇人毛晋:卖 300 亩地也要刻书?汲古阁里藏着多少传奇?

4
汲古阁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私家藏书楼与刻书机构,由常熟人毛晋(1599-1659)创建。毛晋字子晋,号潜在,出身书香门第,一生以藏书、校书、刻书为志业,其刻书规模之巨、质量之精、影响之广,被誉为 “历代私家刻书第一人”。汲古阁之名取自《易经》”汲古得修绠”,寓意以古为鉴、勤奋治学。其藏书楼建筑群包括汲...
赞 (0)阅读(60)
古籍善本

《皇朝祭器乐舞录》:晚清礼乐密码库,半部被战火掩埋的宫廷顶流教科书

10
一、战火催生的礼乐 “急救手册” 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湖北展开拉锯战,武昌文庙的飞檐在炮火中轰然倒塌,祭天用的青铜镈钟被熔铸成子弹,传承千年的《中和韶乐》乐谱化作士兵的引火之物。时任湖广总督郭柏荫站在废墟中,望着满地狼藉发出哀叹:”鄂自被兵庙毁,学官弟子四方云散,一时有礼废乐缺之叹”。 为了重建礼乐秩序,他...
赞 (0)阅读(113)
历代国画

《白龙潭图》用快干的墨画活龙潭:戴本孝这支笔,把黄山的险和自己的孤独都画透了

6
翻阅历代国画,不难发现戴本孝的《白龙潭图》就像位藏着故事的老者 —— 他用枯笔把黄山的险峭揉进墨里,让潭水的幽邃裹着白龙传说,连题跋里 “震慑尘俗” 的硬气都透着纸背。如今哪怕隔着数百年,只要点开古画下载,那幅画里的飞瀑依然像在哗哗作响,潭底仿佛还沉睡着呼风唤雨的秘密,让人一眼就看懂:为啥这幅画能在历代国画里,活出独一份的倔强与灵气。...
赞 (0)阅读(60)
佳作趣话

被骂千年的大贪官,书法竟美到窒息,彻底颠覆 “字如其人” 的认知

14
一直以来,“字如其人” 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西汉文学家扬雄提出的 “书,心画也” ,到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所说的 “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都在强调书法与个人品质、心境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大众普遍认为,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能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通过一个人的字迹,就可以窥见其性格、气质和品德。比如,人们会觉得笔画力度大、线...
赞 (0)阅读(139)
古籍善本

从 “反舌国” 到 “视肉” 之谜:一本清代笺疏如何破解《山海经》300 处千年讹误?

8
《山海经笺疏》是清代乾嘉学派代表学者郝懿行(1757-1825)历时三十余年完成的《山海经》研究集大成之作,被誉为 “清代山海经学的巅峰”。这部著作以东晋郭璞注本为基础,融合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的博洽与毕沅《山海经新校正》的严谨,通过文字训诂、名物考证与神话诠释,构建起对《山海经》的全新解读体系。 一、版本渊源与学术特质(一)成书背景与版本流变郝懿行有感于吴...
赞 (0)阅读(490)
古籍善本

《番宝名琴全本》琴音化盗亦化人!清代木鱼书里的奇书,藏着跨越时空的音乐与爱情史诗

8
《番宝名琴全本》是一部记录古代音乐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内容涵盖名琴传说、演奏技法、制琴工艺及音乐哲学,属于中国传统音乐文献中的珍稀门类。 书名中“番宝”可能暗含“海外珍宝”或“异域名器”之意,反映其对名琴的珍视;“名琴”则指向历史上的传世名琴及其文化象征。 刊刻时间​​: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 ​​刊刻书坊​​:莞城明秀堂(广东东莞的民间书坊,...
赞 (0)阅读(248)
古籍善本

从正月到腊月:一部古籍里的中国人生活全记录《月令粹编》

7
清代学者秦嘉谟(江苏江都人)于嘉庆十七年(1812 年)编纂完成《月令粹编》,由其自设的 “琳琅仙馆” 刊刻。秦氏以 “采诸书时令之说,汲其精华” 为宗旨,历时多年辑录整理,终成这部系统记载农历十二月时令、物候、礼仪及民俗的综合性典籍。 全书共二十四卷,附《图说》一卷,采用清代先进的三色木刻套印工艺(黄、红、绿、黑四色分版),装帧为传统线装,单册尺寸约 21...
赞 (1)阅读(199)
古籍善本

卖身为奴寻芳踪,三元夺妻:《沈香宝扇》 的跌宕姻缘

6
年代及版本:《沈香宝扇》是清代的剧本,现存清刊本,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为研究清代戏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文献类型:属于曲艺剧本类文献,以文字形式记录了戏曲的情节、唱词、对白等内容,是戏曲表演的蓝本。作者:作者佚名,但从剧本的内容和艺术风格来看,其创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能够巧妙地构思情节、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
赞 (1)阅读(201)
历代国画

17 岁天才少年画的李香君,让 12 位名家抢着题字,咋这么牛?

11
少年画家与传奇名妓​ 要解开这幅画的神秘面纱,我们首先得认识一下它的创作者 —— 崔鹤。崔鹤,字问琴 ,生活在清朝嘉庆年间,在绘画领域,他就像一颗突然划过夜空的流星,短暂却又耀眼。1817 年,年仅 17 岁的他绘制了《李香君像》,那时的他或许只是凭借着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和天赋,在画纸上尽情挥洒着才情,却未曾想到,这幅画日后会成为艺术史上的一段传奇。​ 而画中...
赞 (2)阅读(257)
佳作趣话

日本展出《马关条约》原件:精致墨痕下,是 14 亿人永远的伤疤!

37
惊现!日本展出《马关条约》原件 最近,一则消息刺痛了无数国人的心:日本竟然堂而皇之地展出了《马关条约》原件。当这一消息传出,瞬间在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每一个了解那段历史的中国人,内心都被愤怒与悲痛所填满。 《马关条约》,这份承载着中华民族沉重苦难的条约,其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尖锐的刀,划在国人的心上。它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的铁证 ,时刻提...
赞 (3)阅读(153)
古籍善本

当 “知不足斋” 遇到 “读书斋”:清代两大藏书家族的 “内卷”,竟卷出了一套文化瑰宝

9
丛书名称:《读书斋丛书》 编纂者:清嘉庆年间桐川(今安徽桐城)顾氏家族(具体编纂者姓名待考,推测为顾修或其家族成员)。 编纂时间:清嘉庆四年(1799 年)首次刊刻,部分书籍后续有增补或重刻。 版本情况:现存主要为清嘉庆四年桐川顾氏刻本,部分书籍有民国时期影印本或现代整理本。
赞 (2)阅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