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24小时更新:0篇     一周更新:0篇最新发布

佳作趣话

被启功“偷师”的清朝大官,书法竟美成这样?

14
在书法的广袤天地中,启功体以其独特的风姿独树一帜,备受世人瞩目 。那清劲挺拔的笔画,灵动又不失端庄的结体,仿佛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书卷气,让人过目难忘。无论是高悬于殿堂之上的匾额题字,还是藏于文人雅士案头的墨宝,启功体总能凭借那股独特的韵味,瞬间抓住人们的眼球。很多书法爱好者痴迷于启功体,纷纷临摹学习,试图掌握其中精髓 。但大家或许不知道,在这备受追捧的启功体...
赞 (0)阅读(78)
佳作趣话

《李白忆旧游诗卷》宋朝这幅 “鬼画符”,外行人看不懂,书法高手却奉为神作?

16
神秘的 “鬼画符” 书法现世​ 《李白忆旧游诗卷》一直以来充满争议的作品。作者黄庭坚,何许人也?他可是北宋时期大名鼎鼎的文学家、书法家,位列 “宋四家” 之一,与苏轼并称 “苏黄”。他的书法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李白忆旧游诗卷》,更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现藏于日本京都藤井斋成舍有邻馆。​ “鬼画符” 主人:黄庭坚​ 在北宋...
赞 (2)阅读(86)
佳作趣话

《文赋》:这人名气远不如王羲之,写的字却被称大唐第一行书,连赵子昂都钦佩至极!

24
惊!大唐第一行书,竟出自这位低调高手?​ 陆柬之的《文赋》,被誉为 “大唐第一行书” 。然而,与它的崇高赞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作者陆柬之在大众认知中的名气却远不及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大家。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位陆柬之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文赋》又凭什么能在高手如云的唐代书法界拔得头筹,获此殊荣呢?​ 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书法发展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风格多样,...
赞 (2)阅读(97)
名人名家

南宋 陈容「中国画龙第一人」“龙画之祖”

5
南宋时期,文化艺术繁荣,出现了众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其中,陈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南宋画坛的璀璨明星。本文将详细介绍陈容的生平经历、个人作品以及相关轶事,以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南宋画家的艺术成就与人生轨迹。 陈容,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曾做过福建莆田太守。南宋著名画家。《金溪县志》作临川(今属江西...
赞 (1)阅读(354)
历代国画

《文姬归汉图》:宋代画笔里,蔡文姬跨越万里的归乡悲歌

11
你知道吗?一幅宋代画作里,藏着一位女子跨越三千里的血泪归途。她既是东汉大儒蔡邕的女儿,又是匈奴左贤王的王妃;她在胡地生儿育女,却终究选择抛夫弃子重返中原。这幅《文姬归汉图》,为何能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为她的抉择叹息?​ 现存的《文姬归汉图》为绢本设色,纵 29 厘米,横 129 厘米,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由宋代画家陈居中创作。画作没有直白的署名,却凭借其独特的...
赞 (1)阅读(81)
历代国画

皇室下棋还脱鞋?《重屏会棋图》里的有趣秘密

10
在五代十国那个风云变幻、割据纷争的年代,南唐虽偏安江南一隅,却在文化艺术领域绽放出了绚烂的光彩。而周文矩,这位南唐画院的杰出画家,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为后世留下了一幅意义深远的《重屏会棋图》。​ 《重屏会棋图》为绢本设色,纵 40.3 厘米,横 70.5 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作无作者款印,经鉴定为宋人摹本,但即便如此,它依然生动地展现出周文矩独特的...
赞 (1)阅读(73)
佳作趣话

董其昌《岳阳楼记》:连“二王”都写不出的大字神作

7
被称为 “千古绝唱” 的大字行书​ 你能想象吗?北京故宫里藏着一件大字行书,被誉为 “千古绝唱”,哪怕是书法界的传奇人物 “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重生,也难以写出其中神韵!这究竟是怎样一件惊世之作?它又出自哪位书法大家之手呢?​ 这件让众人惊叹的作品,就是董其昌的《岳阳楼记》。董其昌,何许人也?他可是明代书法界的领军人物,对晋人的笔法道统推崇备至,一生...
赞 (0)阅读(44)
历代书法

《窦娘子墓志》:欧阳询晚年作品?墓志里藏着书法史大争议

9
1958 年,在陕西省旬邑县太村镇文家村,一场普通的打井工程,意外揭开了一段尘封千年的历史 ——《窦娘子墓志》重见天日。这方墓志的出土,宛如一颗投入学术与艺术之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其背后隐藏的故事、书法艺术的争议,以及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无不引人入胜。​ 墓志现身:从打井现场到博物馆​ 当年冬季,文满才、文治发等几位社员在冢子胡同的大冢子旁打井,从三丈深的...
赞 (0)阅读(36)
佳作趣话

86 版《西游记》片名谁写的?这位书法大家水平比肩启功,却少有人知

10
跟大伙儿说个事儿啊,有部电视剧,各大卫视重播都超过 3000 次了,好多人都是看着它长大的,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演得都特别到位,简直就是完美的好作品,这就是 86 版的《西游记》。里面的几个主演,像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还有导演杨洁,都因为这部剧成了全国有名的人。 想当初那时候,钱不多,物资也缺,但剧组的人凭着一股子真心和特别认真的劲儿,给咱们拍出了这么...
赞 (2)阅读(65)
历代国画

渐江与《山水册》:遗民画家的冷寂山水魂

13
你知道吗?在清代画坛,有一位画家的山水册页,被后世称为 “看一眼就心生寒意” 的神作。他笔下的黄山,石骨嶙峋如刀削,松树孤傲似冰雕,明明是江南山水,却透着一股拒人千里的清冷 —— 这就是渐江的《山水册》,一幅藏着亡国之痛与孤臣之志的绝世珍品。​ 从儒生到僧人的剧变:乱世里的精神逃亡​ 渐江原名江韬,1610 年出生在安徽歙县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饱读儒家经典,...
赞 (2)阅读(86)
历代国画

朱耷与《山水图册》:疯癫笔墨里的亡国孤魂

13
你能想象吗?一幅看似寥寥数笔的山水册页,竟藏着一个皇室后裔的血泪与狂癫。当清代画坛还在追捧精致工细的院体画时,一位剃度为僧的 “疯子” 用颤抖的笔墨,在《山水图册》里画下了满纸孤寂 —— 他就是朱耷,那个把亡国之痛揉进墨汁里的八大山人。​ 从宗室贵胄到疯癫画僧:命运的断崖式坠落​ 朱耷的人生,是被时代硬生生劈成两半的。1626 年,他出生在江西南昌的宁王府,...
赞 (2)阅读(79)
历代书法

王羲之《十七帖》:1166字传世神作,为何被奉为“书中龙象”?——解码中国人的理想审美范式

10
一、引言:一则震惊书坛的 “海外遗珍” 爆料​ 你能想象吗?一件跨越千年的书法瑰宝,竟远渡重洋,静静安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展柜中,接受着全球艺术爱好者的瞻仰。它,就是被历代书家誉为 “书中龙象” 的王羲之《十七帖》。这部总计 1166 字的草书巨制,由 29 通信札汇编而成,耗时 14 年创作完成,不仅被联合国列为 “世界级文物”,更是中国人理想审美的生动...
赞 (2)阅读(78)
古籍善本

《新编古今事文类聚》:一部藏在古籍里的古代 “知乎”,揭秘 800 年前的奇闻轶事

14
开头:惊现!700 年前古籍记载现代科学现象 你能想象吗?在一本成书于南宋的古籍里,竟记载着现代才被证实的科学现象 —— 比如 “冰纹成树” 的自然奇观,古人观察到寒冷天气中冰面自然形成的树状纹理,这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冰晶生长理论不谋而合。这部充满智慧的古籍,就是被誉为 “古代百科全书” 的《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它不仅是文人案头的 “知识充电宝”,更是一座穿越...
赞 (2)阅读(82)
古籍善本

一部被科举制度捧上神坛的理学「百科全书」,如何影响明清五百年?

12
一、开篇:被皇帝钦定的「思想核武器」 你能想象吗?600 年前,一本由皇帝亲自拍板编纂的理学「教科书」,竟让全天下读书人背诵了整整五个世纪。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本书的编纂团队里,既有靖难之役中「问猪保命」的墙头草,也有靠一句话扭转帝王决策的政治高手 —— 这就是《性理大全书》的传奇开篇。 明成祖朱棣在攻陷南京城后,为了彻底收服人心,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让...
赞 (1)阅读(75)
佳作趣话

100年前这幅“馆阁体”书法,美到骨子里,专家:丝毫不输欧颜柳赵

14
一、百年前的书法传奇:当馆阁体惊艳世人​ (一)一纸惊鸿:被遗忘的楷书巅峰之作​ 在书法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00 多年前的晚清时期,一卷以瓷青笺纸为底、金粉墨汁书写的小楷长卷悄然现世,瞬间震动了整个文人圈。这幅林则徐为上司陶澍祝寿而作的《小楷无量寿经》,历经百年沧桑,即便远渡重洋流落到美国,其字迹依旧熠熠生辉,每一划都像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见过的人无不为...
赞 (2)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