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咏凌霄花 贾昌朝 〔宋代〕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2025-10-20
陈洪绶《吟梅图》南京博物院藏 北京画院《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示了3件陈洪绶的作品,《听琴图》《策仗图》《吟梅图》,其中《吟梅图》藏于南京博物院,作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为其典型的晚年佳作。 陈洪绶(1598——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悔迟,诸暨人(今浙江人)。早年受业于著名学者刘宗周、黄道周门下。明灭后,为躲避清兵,一度在绍兴...
2025-10-20
赵佶《鸲鹆图》轴,北宋,纸本,墨笔,88.2cm×52cm,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鸲鹆图》写古木奇松之姿,鸲鹆相斗之趣。鸲鹆就是民间说的“八哥”,性好斗。这幅画是用墨笔在纸上作画,与绢本工细画风迥异。构图新颖,造型典雅,格调清逸,气象不凡。款题:“天下第一人”。 宋代是中国绘画在写实技巧上全面成熟,并由成熟向精微细致发展的阶段,也是花鸟画发展的全盛时期。宋徽...
2025-10-20
王翚《草堂碧泉图》,纸本,设色,纵89cm,横49cm。现藏于天津博物馆。题诗:雨过飞泉下碧湍,长松落翠草堂寒。何人解识高人意,溪上青山独自看。 王翚(1632—1717),清初著名画家,字石谷,号耕烟,又号乌目山人,晚称清晖主人。《草堂碧泉图》画境幽美,确为王石谷山水之精构。说其“幽”,除却意境,更指题诗中体现出的“幽情”与雅意。 大凡古代的文人雅士,纵然...
2025-10-20
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长安雪后》描写了当时长安的雪景:“秦陵汉苑参差雪,北阙南山次第春。车马满城原上去,岂知惆怅有闲人。”唐代画家李思训的《京畿瑞雪图》纨扇则更加直观、形象地描绘了长安的瑰丽雪景。纨扇,又称团扇、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在宫中多用而得名。即这幅画是画在纨扇上的。在唐朝,将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赤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
2025-10-20
陈枚,(公元十八世纪)〔清〕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上海松江)人,陈桐(字石生,号筠亭)弟,生卒年不详。曾与兄北上同寓京师,终日临摹宋、元名迹,画院待诏小陈相公见其画,遂成莫逆之交,并荐于朝。 雍正四年(1726)供奉内廷,赏内务府掌仪司员外郎衔。其画传统功力较深,受宫廷画派影响并参用西法,能于寸纸尺缣图群山万壑,所作以放大镜照之,峰峦林木、屋宇...
2025-10-20
居廉(1828-1904) 二十四番花信 册页(二十四开) 设色绢本 丁亥(1887 年)作 出版:《居廉居巢书画集》,第55-78 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18 年版。 Ju Lian Album of Flowers Album of twenty-four leaves; ink and colour on silk 23.5×29 cm 约0.6平尺...
2025-10-20
费丹旭 (1802年-1850年) 字子苕,号晓楼、偶翁 环渚生、三碑乡人、长房后裔 晚号偶翁 乌程县三碑乡(今浙江湖州)人 父亲费珏,擅画山水 丹旭深得家传,于坡石、流水 杂草等无不得精到,尤擅绘仕女 《风月秋声》为清代画家费丹旭的作品。全册共含十二幅,描绘的主题是元杂剧《西厢记》的故事。 这本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风月秋声》画册,以《西厢记》中较为重要...
2025-10-20
恽向《雪景山水册页》,纵24.8厘米,横33厘米。2015年朱莉娅和约翰·柯蒂斯的礼物捐赠。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恽向(1586-1656)讳本初,字道生,号香山老人,年二十一补常州府学附生,以例贡国子监,居京师三十年不遇。崇祯十七年举贤良方正,除内阁中书,弃官归,之后更名恽向。恽氏后人恽敬《大云山房文稿》提及“恽氏作画自香山先生始”,...
2025-10-20
明代蓝瑛《秋林觅句图》立轴 明代蓝瑛《秋林觅句图》立轴局部 明代蓝瑛《秋林觅句图》立轴 局部 明代蓝瑛《秋林觅句图》立轴局部 明代蓝瑛《秋林觅句图》立轴 局部 明代蓝瑛《秋林觅句图》立轴,绢本 ,设色 ,纵169.7厘米 横45.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版权说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2025-10-20
赵佶《溪山晚钓图页》(传),绢本,设色,26.8×26.4厘米,对幅: 26.8×26.4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绘溪山密芦中,一隐士垂纶渔隐,浓重的苔点,三角形的红叶,简易的楼阁,无不表明此画是明、清时的山水小品。 著录书籍: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217; 石渠宝笈三编(圆明园清晖阁),第八册,页3650; 故宫书画图录...
2025-10-20
【名称】宋马远华灯待宴图 【年代】宋代 【简介】绢本,111.9厘米×53.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 在灯火通明的宫殿里,隐约可见几位官员屈身随侍皇帝饮宴。宫殿外头,乐舞的宫女摇曳着身姿;而一旁的树林,似乎也随着音乐起舞,枝桠栖斜,显得姿态横生。这些树林,由近而远,渐渐隐没于雾色之中,只见宫殿后矗立着几棵松树,和远处数抹青山。 然而,画家虽然没有让饮宴的...
2025-10-20
来源:美术报 南宋 马远 山径春行图 27.4×43.1cm 绢本 册页 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文化的各种征象中,艺术创作的形态最为丰富。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认为:作家之所为“有道理之家,有义理之家,有事理之家,有情理之家。四家说见刘劭人物志,文之本领,只此四者尽之”。意大利艺术史学者廖内洛·文杜里,概括艺术创作是对自然的“智性再现”,“在任何艺...
2025-10-20
《菊石图》为立轴。纵127厘米,横33厘米。纸本、水墨。此画以孤峭的山石和几丛凌寒盛开的墨菊为主题。左上角有诗云:“黄花照眼又经秋,山自清清江自流;多谢龙头鳌禁客,年年把酒对江楼”。黄花即菊花,因古代菊花品种单一,只有一种开着黄花的小菊。《淮南子·时则训》有“菊有黄华(花)”句。此画是板桥与具有权势的画坛好友在江楼赏菊和观看长江江景时所画。署“...
2025-10-20
[明] 徐渭 梅花蕉叶图 纸本墨笔 133.7×30.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天池。”钤“墨三昧”印。鉴藏印有清乾隆、嘉庆内府诸印。此图采用半边式构图,将所绘梅花、芭蕉集中在画幅左侧,仅以小块湖石点缀画心底部,求得欹侧中见平衡。全画用淡墨染地,表现暮色沉厚的雪景,蕉叶、梅花皆以舒缓的细笔淡墨勾画、点写,不求形似,略具大意...
2025-10-20
一周热门排行
阅读 (19)
1金农《陶秀寔清异录》轴阅读 (19)
2高凤翰《弄孙八珠》阅读 (19)
3王铎《黄公王屋青阳卷》阅读 (18)
4吴镇《双松图》阅读 (17)
5孙过庭《书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