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文徵明《自书诗帖》册页 纸本 十二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釋文】僊□雍容洵清美。奕奕三吳舊才子。不獨家庭踐世科。亦復胸中富文史。方照青築讀秘書。忽佐黃堂出 司理 。青衫瘦馬意蕭然。浮沉江海經幾年。置身藂棘不可奈。滿眼風波更堪駭。邇來沿牒向南都。且得領蹟辭江湖。銓司分曹匪清要。稍去章程事衡藻。聖世方當拔異才。如君豈合淹常調。秋風南下浮官舸。去去必馳大江左。人情...
5晁端彦《草书尺牍》 纸本 26.7×41.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前日诏使欲往二洞。必谓可得拜见。阻雨不行。但增慨望。惠诗极佳。值诏使将过江。大忙未及奉和。候过常州。专令人纳去。次沈嫂更与郎娘计安乐各好。将息将息。亲老以下并留在吴门。小□数人不安。闷心闷心。余俟后信。此不具。端彦再拜。邕州知州苏针一家三十六口。殁于王事。已赠奉国军节度使。有...
9赵孟頫的《佛说阿弥陀经》不仅是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更是艺术与信仰交织的灵魂史诗。这件作品诞生于其生命的最后阶段,既是对个人艺术生涯的终极凝练,也是对佛教精神的虔诚礼赞。 从创作背景来看,赵孟頫晚年虽享誉盛名,却深感世事无常。面对生死,他选择以抄经这种方式完成精神超脱。据史料记载,他在临终前数月仍坚持书写,笔锋中透出的不仅是技艺的炉火纯青,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
16王宠《游包山集》纸本 22.16*323.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最近要学一学这个帖子。 释文 游包山集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三首 一 瀛壖委菹薮,地险隘山川。 浑沌自太古,泱漭开吴天。 仰饮咸池津,俯灌东南偏。 龙宫嵑瑰丽,鲛室閟幽玄。 孕化晨阳吐,涵虚霄象悬。 洪流既漰沛,列嶂亦回延。 云标海上阙,石秀镜中莲。 开冬眷肃气,落木浩无边。 黄鹄有奇翼,八表恣周...
44王寵書白雀帖 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 1883年出版 癸巳四月廿日,雅宜山人王宠书于白雀行窝。 太原王楫题识 俞允文题跋 汝南周光记,长洲沈恒刻。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6赵孟頫行草书《俗尘帖》(每蒙尊者帖),纸本,凡十九行,每行字数不一,计187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峰和尚老师侍者。弟子赵孟頫再拜谨封。 孟頫和南再拜 中峰和上老师侍者: 孟頫汨汨俗尘中,每蒙尊者不弃,时时赐问,顾惟何者,乃辱过爱如此,当亦是前世有缘故耶。近一病两月,几至不起,得鲍君方调理,方赐小差,然眠食未复常,气力惙惙忧之深,至于死生之说,师所谓委顺者...
15董其昌楷书《自诰身帖》卷,绢本,横414.3cm,纵26.8cm 书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董其昌自书告身》是董其昌亲笔书写的明朝万历皇帝对其父母、妻子封赏的诏书,卷首有乾隆御笔题跋, 原收入清宫《石渠宝笈》,清亡后归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董其昌楷书《自诰身帖》卷,高丽笺纸乌丝栏格楷书告身二通,装裱成一卷。前段为追封其父董汉儒、母沈氏...
5佚名(无款)行书《陆游诗》 纸本 册页 墨书 35.1×45.2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饮村店夜归二首。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沧桑。草烟牛迹西山口。又卧旗亭送夕阳。□□村醪君勿辞。橙椒香美白鹅□。□中忘却身今在。□逐□光踏雨归。雨夜感怀。点滴空阶雨送凉。香灯对影独凄伤。身如病木惊秋早。心似鳏鱼怯夜长。铸得黄金犹有术。扫空白发定无方。萧然...
13刘墉 行楷《梅花诗》 绢本 141×54.5 厘米 题识:嘉庆初元,岁次丙辰秋有九月重阳后四日,录梅花数首于丹林诗兴之轩。东武石庵刘墉书。 钤印:刘墉、石庵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日观峰道人等号,山东高密人,祖籍江苏徐州。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工书,尤长小楷、行书。谥文清。...
4倪元璐 草书《忆母诗》 178.5cmx50.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清大图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24文征明行草书作品欣赏《雪诗卷》1536年作,时年66岁。 此卷书法随意挥洒,笔精墨妙,愈写愈流畅放旷,这时颜、黄模样已经脱去,盎然一派自家风神。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3石涛的楷书取法于魏晋书风,同时融入六朝造像记的笔意,并参以隶法,形成别具一格的个人风格。他取法褚遂良、倪瓒等人,线条提按节奏和笔画粗细上的变化丰富,笔墨丰润,天真烂漫。 石涛的楷书字形大小参差,正欹错落,不拘泥于成法。他善于根据画面的整体风格来选择和变化书法风格,使得书画相得益彰。他的小楷作品往往舍弃技法的极致呈现,用笔、结字都暗藏一个“拙”字,给人一种“无...
19孟頫(1254 年10 月20 日-1322 年7 月30 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
3俞和,字子中,号紫芝生,晚称紫芝老人,元末钱塘(今杭州)人。俞和能诗,喜书翰,早年得见赵孟頫运笔之法,后返临晋、唐名家碑帖。行、草书,秀雅挺劲,酷肖孟頫。楷书高古风雅,颇有晋人风度。 俞和《云锦帖》,至正四年(公元1344)题李唐《关山行旅图》,故宫博物院藏有其二十年(公元1360)于黄冈之康园所临定武兰亭。该帖俊秀飘逸、工稳端丽,明桑悦云:“紫芝所书,深得...
4文征明作为一代书法大家,留下的作品很多,但其84岁时所作行书《陋室铭》还是第一次见到,用笔沉稳含蓄,殊为珍贵。《陋室铭》自刘禹锡写成后,就受到高度追捧,自古以此文为题材的名家墨迹也数不胜数,它与文征明的书法结合更堪称珠联璧合。喜欢文书的书友,可以点击图片放大欣赏,用心揣摩,认真临习,相信会有很大收获。(所书内容与原文略有出入,当是文征明默写致误)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