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你知道吗?一幅宋代画作里,藏着一位女子跨越三千里的血泪归途。她既是东汉大儒蔡邕的女儿,又是匈奴左贤王的王妃;她在胡地生儿育女,却终究选择抛夫弃子重返中原。这幅《文姬归汉图》,为何能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为她的抉择叹息? 现存的《文姬归汉图》为绢本设色,纵 29 厘米,横 129 厘米,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由宋代画家陈居中创作。画作没有直白的署名,却凭借其独特的...
10在五代十国那个风云变幻、割据纷争的年代,南唐虽偏安江南一隅,却在文化艺术领域绽放出了绚烂的光彩。而周文矩,这位南唐画院的杰出画家,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为后世留下了一幅意义深远的《重屏会棋图》。 《重屏会棋图》为绢本设色,纵 40.3 厘米,横 70.5 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作无作者款印,经鉴定为宋人摹本,但即便如此,它依然生动地展现出周文矩独特的...
13你知道吗?在清代画坛,有一位画家的山水册页,被后世称为 “看一眼就心生寒意” 的神作。他笔下的黄山,石骨嶙峋如刀削,松树孤傲似冰雕,明明是江南山水,却透着一股拒人千里的清冷 —— 这就是渐江的《山水册》,一幅藏着亡国之痛与孤臣之志的绝世珍品。 从儒生到僧人的剧变:乱世里的精神逃亡 渐江原名江韬,1610 年出生在安徽歙县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饱读儒家经典,...
13你能想象吗?一幅看似寥寥数笔的山水册页,竟藏着一个皇室后裔的血泪与狂癫。当清代画坛还在追捧精致工细的院体画时,一位剃度为僧的 “疯子” 用颤抖的笔墨,在《山水图册》里画下了满纸孤寂 —— 他就是朱耷,那个把亡国之痛揉进墨汁里的八大山人。 从宗室贵胄到疯癫画僧:命运的断崖式坠落 朱耷的人生,是被时代硬生生劈成两半的。1626 年,他出生在江西南昌的宁王府,...
8你能想象一幅被故宫珍藏的南宋《孔子像》,竟被学者质疑是庄子的「替身」吗?这幅看似庄严肃穆的绢本古画,背后藏着跨越八百年的艺术悬案,更折射出南宋画院的权力博弈与文人精神的隐秘密码。 一、迷雾中的「圣人」:《孔子像》的真伪罗生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纵 27.7 厘米、横 23.2 厘米的绢本淡设色画,画面中一位老者身着宽袍,拱手而立,前额宽阔如丘,目光深邃似...
7开头:一幅画引发的百年争论 你能想象吗?一幅看似普通的元代仕女图,竟让后世学者为其作者身份吵了整整三百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招凉仕女图》,绢本上朱衫女子回首顾盼的瞬间,不仅定格了 700 年前的夏日风情,更留下无数待解的谜题 —— 画中女子究竟是谁?右下角的 “赵氏子昂” 半印,真的出自元代书画宗师赵孟頫之手吗? 一、基本信息:被时光凝固的夏日 这幅纵 ...
9唐・李思训(传)《九成避暑图》是一幅承载多重历史与艺术密码的青绿山水画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清宫旧藏。画作绢本设色,纵 28.5 厘米,横 31.6 厘米,画面以界画技法描绘了层叠的琼楼玉宇、蜿蜒的溪流瀑布与往来的车马行人,色彩浓丽,金粉勾饰的屋脊与朱红廊柱在青绿山水间交相辉映,展现出典型的 “金碧山水” 风格。尽管落款传为唐代李思训,但经现代考据,其...
13范曾的生肖画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将传统生肖文化与历史人物、文学典故巧妙融合,形成了 “以诗为魂,以书为骨” 的鲜明特色。其生肖画创作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贯穿数十年艺术生涯,既有单幅作品,也有系列手卷,题材涵盖十二生肖,每幅作品均配有书法题跋,诗画相映,寓意深远。 范曾的生肖画创作时间跨度大,如 1996 年绘制的《十二生肖》手卷是...
9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震泽烟树图》,竟藏着明代第一才子唐伯虎临终前的最后呐喊。这幅创作于 1523 年的水墨长卷,不仅是他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幅精品,更在朦胧烟树间藏着三个颠覆世人认知的秘密 —— 他从未真正放下功名,晚年生活远比传说中窘迫,而画中那抹若隐若现的朱砂,竟是用血泪调和而成。 当专家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画卷中段时,发现了惊人细节:在太湖波光的墨晕中,藏...
9当那枚藏在积雪斗笠里的篆书题款被显微镜捕捉到时,整个书画界都沸腾了 —— 这行仅三毫米长的字迹,竟让一幅被误判为元代的古画 “认祖归宗”,重新归入北宋巨匠郭熙名下。这幅《雪山行旅图》里,究竟还藏着多少颠覆认知的秘密? 从 “元代赝品” 到 “宋画遗珍” 的逆袭 在 2010 年修复前,这幅画一直被学界打上 “元人仿郭熙” 的标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老研究员...
11你敢信吗?北宋宫廷画师笔下最火的 “流量担当”,竟然是个挑着杂货担走街串巷的货郎!这幅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货郎图》,不仅画出了 200 多件宋代 “网红商品”,更藏着画师李嵩从木匠逆袭成画院待诏的传奇人生。为何这位宫廷画师偏爱描绘市井百态?画中那些看似寻常的玩具、杂货,又藏着怎样的时代密码? 从木匠到画师的逆袭之路 李嵩的人生剧本比《货郎图》里的故事还...
9北宋汴梁的街头,一个卖画郎正支着画摊招揽生意,他不会想到,自己笔下的一幅山水,日后竟会被皇室珍藏,还让 “燕家景致” 四个字响彻整个画坛。这幅让宋太宗都忍不住点赞的神作,就是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溪山楼观图》。为何街头画师的作品能逆袭成宫廷爆款?画中藏着哪些连专家都惊叹的细节密码? 街头画师的逆袭剧本 燕文贵的人生堪称北宋版 “草根逆袭记”。这位祖籍吴兴...
6翻阅历代国画,不难发现戴本孝的《白龙潭图》就像位藏着故事的老者 —— 他用枯笔把黄山的险峭揉进墨里,让潭水的幽邃裹着白龙传说,连题跋里 “震慑尘俗” 的硬气都透着纸背。如今哪怕隔着数百年,只要点开古画下载,那幅画里的飞瀑依然像在哗哗作响,潭底仿佛还沉睡着呼风唤雨的秘密,让人一眼就看懂:为啥这幅画能在历代国画里,活出独一份的倔强与灵气。...
8夏永是元代著名的界画家,字明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代至正年间(1347 年左右)。他师法王振鹏,擅长以白描法绘制建筑楼阁,风格精密细致,作品多以册页、扇面形式呈现,如《岳阳楼图》《滕王阁图》《黄鹤楼图》等。 夏永的界画以精细入微著称,常以蝇头小楷在画面上题写相关诗文,如《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具有很高的工艺性和艺术价值。其作品可能...
11一、画史明珠:基本信息与艺术特质 《桃源仙境图》为明代画家仇英(1494—1561)晚年巅峰之作,绢本设色,纵 175 厘米、横 66.7 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作为 “明四家” 中唯一出身匠人阶层的画家,仇英早年以漆工为业,后得文徵明指点,融合职业画家的精湛技艺与文人雅趣,形成 “工而不匠,雅而不孤” 的独特风格。此图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蓝本,却突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