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尺素藏兵气,钓竿寄远心 —— 一幅古画里的湘军沉浮录 《枫溪垂钓图》

本站面向书画古籍爱好者,免费开放全站高清资源(历代书法、古画、古籍)转存/下载服务!
>>点击免费下载
<<
需要获取本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此页面下部下载。
  • 作品名称:《枫溪垂钓图》
  • 作者:仇英,明代 “吴门四家” 代表人物之一。
  • 画作类型:纸本设色山水画。
  • 尺寸:纵 127 厘米,横 38.5 厘米。
  • 款识印章:图下右边石缝内置有楷书 “仇英” 二小字款,下钤 “实父” 小长方形白文印与 “仇英之印” 方形白文印。
  • 收藏经历:清乾隆时期曾为宫廷珍藏,后由江阴人何栻收藏,清同治三年(1864 年)何栻将此画赠予曾国藩,曾国藩又转赠其弟曾国荃收藏,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 画面内容:展示了深秋辽阔的山川郊野的壮丽景色。远处楼阁隐现于山间的丛林和流动的云雾中;中景处层峦叠嶂,山间云雾缭绕,悬崖上的栈道栉比,亭阁依稀,衬以苍松古柏,茂林红枫;近景为红枫映掩的溪江上,身着素色朝服的士大夫在轻舟上静坐垂钓,神情默然专注,右后方放着一本翻动过的书,舱内一书童正为之理书备茶。
  • 艺术风格:画工细而见气势,笔墨健劲纯熟,设色古朴,采取传统的皴、擦、点、染相结合,使画幅气势雄阔,景致迷人,体现了仇英山水画善于驾驭层次丰富、结构复杂画面的典型风格,较多取法于南宋的赵伯驹。

同治三年暮春,江阴城细雨如丝。何栻立于书房窗前,望着檐角滴落的水珠,思绪飘向二十年前。那时他刚中进士,意气风发,却因直言弹劾权臣遭贬,辗转官场十余载,终成闲云野鹤。案头铺开的《枫溪垂钓图》,正是他以仇英笔意所作,画面中高士独坐扁舟,钓竿垂入碧波,身后书童正整理案几上的《庄子》—— 那是他刻意添上的细节。

“老爷,湘军信使到了。” 老仆的通报打断沉思。何栻望着案头曾国藩前日送来的书信,信中提及湘军已合围天京,言辞间既有必胜之信念,亦有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的隐忧。他提起狼毫,在画卷空白处题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钤上 “廉眆” 印鉴。这方印是曾国藩去年所赠,取 “廉洁清正,眆然自守” 之意。

三个月后,天京城头火光冲天。曾国荃站在太平门废墟上,脚下踩着太平军将士的尸体,手中还握着染血的佩刀。他望着城内浓烟滚滚,耳边回荡着士兵们 “破城发财” 的呐喊,心中却并无喜悦。吉字营的兄弟们跟着他从吉安打到金陵,如今十不存三,而朝廷的猜忌、湘军的暮气,都像巨石般压在心头。

“九帅,安庆大营急报!” 亲兵的呼喊惊醒沉思。曾国荃拆开兄长的信,信中除了嘉奖,还附来一幅画卷。展开《枫溪垂钓图》,只见乾隆御题的 “思莼风味在,静与日相谋” 赫然在目,左下裱边曾国藩的题署清晰可辨:”同治三年江阴何栻以此桢见诒,十月初付沅甫弟珍藏。”

曾国荃凝视着画面中垂钓的高士,忽然想起咸丰九年在景德镇,兄长曾对他说:”沅甫,你可知为何古人总爱画渔隐图?非是真要归隐,而是提醒自己勿忘本心。” 他摩挲着画卷边缘,发现夹层中藏着一张便笺,上有兄长手书:”近日朝议汹汹,湘军已裁撤三万。沅甫,功成身退,方为智者。”

深夜,曾国荃独坐中军帐。案头《枫溪垂钓图》旁,摆着朝廷刚发来的上谕,着他 “速剿余匪,不得懈怠”。他轻抚画卷,忽然发现画中高士的衣纹竟暗含玄机 —— 那流畅的线条竟与《孙子兵法》中的八卦阵图暗合。何栻此举,怕是在提醒他:兵法与人生,皆需刚柔并济。

“大帅,李中丞(李鸿章)派人送来贺礼。” 亲兵的禀报打断思绪。曾国荃打开礼盒,竟是一套精美的渔具,附信写道:”闻兄得仇英真迹,弟无以为贺,特赠渔竿一副,愿兄早归江湖。” 他苦笑着将渔具置于画旁,忽闻帐外传来士兵的歌声:”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次日清晨,曾国荃命人将《枫溪垂钓图》高悬于书房。他对着画卷沉思良久,提笔在画幅背面写下:”十年征战血沾衣,今日方知垂钓乐。” 写完掷笔于地,墨汁溅在案头的《曾文正公家书》上,晕开一片墨痕,恰似长江水滔滔东去。

此后数月,曾国荃一面整军剿匪,一面暗中支持兄长裁军。每当处理军务疲惫时,他便对着画卷冥想,渐渐悟出画中深意:垂钓者看似闲适,实则静观水流,伺机而动 —— 这与曾国藩 “结硬寨,打呆仗” 的用兵之道,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光绪三年,山西大旱。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在赈灾途中,偶见百姓在汾河边垂钓。他驻足良久,忽有所悟,当即命人将《枫溪垂钓图》送回湖南老家,附信给兄长:”当年未解画中意,今日方知垂钓心。弟已捐出俸禄,在汾河两岸种柳千株,待来年绿柳成荫,当与兄共钓寒江。”

曾国藩收到画作时,正值湘军裁撤完毕。他抚摸着画幅上弟弟新题的 “绿柳成荫时,共钓寒江雪”,眼中泛起泪光。窗外,安庆城的柳树已抽出新芽,在春风中摇曳,宛如画中那片枫林,岁岁年年,诉说着功名利禄后的淡泊与从容。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尺素藏兵气,钓竿寄远心 —— 一幅古画里的湘军沉浮录 《枫溪垂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