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

历代国画

范曾《生肖画》欣赏

13
范曾的生肖画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将传统生肖文化与历史人物、文学典故巧妙融合,形成了 “以诗为魂,以书为骨” 的鲜明特色。其生肖画创作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贯穿数十年艺术生涯,既有单幅作品,也有系列手卷,题材涵盖十二生肖,每幅作品均配有书法题跋,诗画相映,寓意深远。 范曾的生肖画创作时间跨度大,如 1996 年绘制的《十二生肖》手卷是...
赞 (0)阅读(61)
历代国画

乾隆盖章认证的 “竹界顶流”:这棵 600 岁的竹子凭啥火?

8
柯九思的《清閟阁墨竹图》是元代文人画的典范之作,以 “书画同源” 理念贯穿创作,展现了竹石相生的高洁意境。以下为核心信息: 作品名称:《清閟阁墨竹图》 作者: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仙居人,元代诗书画三绝名家,曾任奎章阁鉴书博士,精于鉴赏与鉴定。 创作年代:至元四年(1338 年),柯九思 49 岁时为好友倪瓒所作。
赞 (1)阅读(124)
历代国画

元 雪界翁 张师夔(舜咨)《鹰桧图》《柏鹰图》欣赏

6
作品名称:《鹰桧图》,又名《柏鹰图》。 作者:雪界翁、张舜咨。雪界翁生平事迹不详,画史失载;张舜咨,字师夔,号栎山,又号辄醉翁,浙江杭州人,曾任宁国路儒学教授、休宁县主簿、漳州路龙溪及兴化路莆田县尹等职,善画山水、竹石,兼工书法,亦精诗文。 创作年代:元代。 作品材质与尺寸:绢本,设色,纵 147.3 厘米,横 96.8 厘米。 收藏地点:北京故宫博...
赞 (1)阅读(142)
历代国画

清 徐冈《三星图》清朝这幅画原来在偷偷送祝福

8
作品名称:《三星图》 创作年代:清乾隆时期(款识 “乙酉冬日评山徐冈摹”,乙酉年为乾隆三十年,即 1765 年)。 材质工艺:绢本设色,立轴装裱。 作品尺寸:66×38 厘米1。 画作主题:以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福、禄、寿三星为核心,传递幸福、富贵、长寿的美好寓意。 艺术风格:徐冈自言仿自清代画家华岩(号新罗山人),笔意深得其韵度,线条流畅,墨色浓淡相宜...
赞 (2)阅读(182)
历代国画

宋 赵佶《五色鹦鹉图》绢本 欣赏

9
作品名称:《五色鹦鹉图》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宋徽宗赵佶 作品材质:绢本设色 作品尺寸:纵 53.3 厘米,横 125.1 厘米 收藏地点: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作品形式:此图为横卷,既有图,又有题句和跋,为赵佶的三绝珍品。 款识钤印:画上钤有元文宗 “天历之宝” 印,清戴明说、宋荦藏印及清乾隆、嘉庆内府鉴藏印。
赞 (3)阅读(165)
历代国画

南宋小画里的「枇杷与鸟虫恩怨」:故宫藏画里藏着哪些趣事儿?

9
林椿作为南宋画院待诏,绘画师法赵昌,工于花卉、瓜果、翎毛等题材。他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以精湛的技艺将所见之物生动地描绘于纸上。在创作《枇杷山鸟图》时,他捕捉到了江南五月枇杷成熟时,绣眼鸟欲啄食枇杷却发现上面有蚂蚁的瞬间场景,将这一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定格下来,展现出大自然中动植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赞 (1)阅读(264)
历代国画

《赐莲图轴》皇帝送莲花,大臣画名画,后来他们都去编字典了?

8
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五月,热河行宫的荷池边,莲叶田田,粉白的莲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康熙皇帝负手立于亭中,望着满池莲花,心中忽有所感,遂传旨将莲花赏赐给随行的大臣们,蒋廷锡便是其中之一。​ 蒋廷锡跪在青石阶上,双手接过那盛满清水与莲花的白瓷盆时,指尖微微颤抖。他抬头瞥见皇帝袍角上金线绣就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又低头看着盆中莲花,花瓣纯净如雪,水珠在翠...
赞 (1)阅读(191)
历代国画

《竹石图》:从元末战火中闯出的丹青传奇

7
作品名称:《竹石图》 作者:谢庭芝,字仲和,号雪村,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元代画家,工诗善书画,尤其擅墨竹。 创作年代:至元五年(公元 1339 年)。 规格:立轴,绢本,水墨,纵 173.2 厘米,横 105.1 厘米。 收藏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内容:图绘坡草湖石,右下角有一块巨大湖石,上端分开,右边湖石顶部呈尖角,左侧湖石上端较为平缓...
赞 (1)阅读(212)
历代国画

画虎不画威?清画家高其佩另类操作:指尖怼脸画胖虎,丑萌出圈!

2
所谓「指画开山祖师」高其佩的《猛虎图轴》(纵141cm,横85cm,旅顺博物馆藏),不过是一场用指尖与世俗认知博弈的视觉游戏。这位自号「且园」的清代官员画家,以指代笔勾勒出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百兽之王——画面中那只毛色斑驳的东北虎,体态臃懒如圈养肥豕,四肢松垮垂地,连瞳孔里的凶光都被赭石色晕染得模糊不清。它蜷伏于嶙峋怪石与荒草之间,与其说是「猛虎」,不如说是被...
赞 (2)阅读(285)
历代国画

花鸟CP的春日限定:看郎世宁《锦春图》如何把“吉祥”画进绢布里

2
画作内容:描绘了海棠盛开时节,一对锦鸡栖息于水坡岸旁的湖石之上的场景。雄锦鸡头顶金冠,颈为橙黄色,背部金绿,腹部朱红,长尾淡褐;雌锦鸡毛色淡雅,与雄锦鸡相互映衬。两者悠然自得地漫步于繁花似锦、奇石林立的景致中,传递着春天的气息和吉祥的氛围。 - 艺术特色:设色浓艳鲜丽,充分体现郎世宁的绘画特色。锦鸡花卉得写实之真,而湖石坡草又表现中国画的笔墨趣味。
赞 (1)阅读(167)
历代国画

天下一人的绝笔:宋徽宗《桃鸠图》背后“逃咎”的隐喻与帝王悲歌

7
一、帝王与画师的双面人生 宋徽宗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自诩“天下一人”,以瘦金体题跋、生漆点睛的绝技,将北宋宫廷美学推向巅峰。然而,这位“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皇帝,却在《桃鸠图》中埋藏了怎样的隐秘? 《桃鸠图》创作于赵佶26岁(约1108年),正值他继位初年,意气风发。画中仅一枝桃花、一只鸠鸟,却暗含“桃鸠”谐音“逃咎”的隐喻。彼时北宋内忧外患...
赞 (3)阅读(265)
历代国画

雍正寿礼背后:郎世宁《嵩献英芝图》藏在清宫廷画卷里的吉祥密码与艺术融合

2
作品名称:《嵩献英芝图》 作者:郎世宁,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715 年抵达中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创作时间:雍正二年(1724 年)十月。 材质与尺寸:绢本,设色,纵 242.3 厘米,横 157.1 厘米。 收藏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内容:正中是一只兀立于石上的白鹰,右边是一棵弯曲盘绕...
赞 (3)阅读(206)
历代国画

赵佶御笔绘就:《腊梅山禽图》里的皇家审美

2
作者:赵佶,即宋徽宗,他不仅是北宋的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年代:创作于北宋时期。 画作规格:绢本,设色,纵 82.8 厘米,横 52.8 厘米。 画面内容:画面中,腊梅枝干横斜,花朵绽放,枝头栖息着两只白头翁,一只低头梳理羽毛,另一只则昂首望向远方。腊梅的枝干以劲挺的线条勾勒,花朵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色彩淡雅...
赞 (3)阅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