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所有文章第84页

历代国画

元 赵孟頫《鹊华秋色》笔法潇洒虚实相生 画境清旷恬淡 田园风味 元代文人画的先声

赵孟頫在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从济南路总管府事任上卸任后,回到吴兴老家为好友周密所画《鹊华秋色图》,以解周密思乡之苦。周密祖籍济南但从未回过故乡,赵孟頫凭借对济南的记忆描绘了济南北郊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秋景。 画面内容 《鹊华秋色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的传世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画的创作背景充满了浓厚的友情色彩。赵孟頫与周密相识,得知周密虽为济南人却从...
历代国画

五代 周文矩《文苑图卷》独创 “战笔” 描法 宁静雅致、琉璃堂聚会

周文矩的《文苑图卷》作为五代时期的绘画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卷尺寸为 37.4×58.5cm,以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 周文矩约活动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时期,后主时任翰林待诏。他工画佛道、人物、车马、屋木、山水,尤精于仕女,也是出色的肖像画家。《文苑图卷》虽无作者款印,但通过多方面考证,...
历代国画

元 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绢本 怀旧寻梦的寄托所在 “八仙” 之一张果老谒见唐明皇

此卷是元代画家任仁发人物故事画的代表作,绢本设色,纵 41.5cm,横 107.3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了传说中的 “八仙” 之一张果老及其弟子谒见唐明皇的故事。 画面内容 画面截取张果老施法术于明皇前的片断。右侧一老者坐绣墩上,身着青衣,双掌向上,面带微笑作言语状,身前一小童于布袋中放出鞍辔皆全的小驴,驴作奔跑状。这位老者便是张果老,他神态从容,仿佛...
古籍善本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秉持慈悲与智慧,去践行佛法、利益众生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在历史上共有三个较为常见且重要的译本。 其一为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玄奘法师奉诏进行翻译工作,其译本在流传过程中影响广泛,也是如今国内 “药师法门” 比较常用的经本。不过现今所流通的玄奘译本,比起原来的经文,增加了 “八大菩萨” 的名号、和 “药师灌顶真言” 等字句。 其二是隋天竺...
古籍善本

《张三丰道书全集》“道论”“丹诀”“道术” “穷理、尽性、了命”

《张三丰道书全集》作为元明时期丹道修炼领域极具代表性的集成之作,有着丰富且多元的内容。其聚焦于张三丰的丹道修习方法,这些方法蕴含着深刻的道家哲学思想与修炼理念,是对传统道家养生、修真等实践的系统总结,为后世探寻古代丹道奥秘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太极方面,张三丰对于太极的感悟与阐释也收录其中,众所周知,张三丰被尊为武当派的开创者,武当太极更是闻名遐迩,其关于太极...
古籍善本

新镌徐氏家藏《罗经顶门针》“风水八字说” 系统的诠释

《新镌徐氏家藏罗经顶门针》由明代的徐之镆所定式。徐之镆是明末时期在堪舆风水领域颇有学识的一位学者,他对前人所积累下来的诸多风水相关智慧有着深入的钻研与领悟,并且自身还积极投身于实地勘察工作之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风水学说已然经历了漫长时间的发展,从华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里萌芽开始,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包含审美观与价值观在内的理论体系。...
古籍善本

《舌苔图说》归纳总结舌苔分类及对应病症等内容

《舌苔图说》成书有着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关于其作者,目前虽存在诸多有待考证之处,但可以推测作者定是处于一个对中医望诊有着深厚研究氛围的环境之中,熟悉舌诊相关理论与实践,深知舌苔对于诊断疾病的重要意义,才精心编撰此书。 从当时的医学发展环境来看,中医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传承,望、闻、问、切四诊法已经相当成熟,舌诊作为望诊中的关键部分,一直备受关注,众多医家都在不断探...
古籍善本

周 鬼谷子《鬼谷子》 注釈劉向(漢)道家理论体系的巅峰之作 “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鬼谷子其人在战国时期极具传奇色彩,被尊为 “谋圣”。其著作《鬼谷子》和《本经阴符七术》被后世称为 “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明刊本《鬼谷子》由汉刘向注释、明李言恭校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古籍。其中,《鬼谷子》被列入中华经典名著系列,其思想主要是老子道家学说的理念。鬼谷子 “崇阴尚柔”,以 “阴” 道隐匿 “策略”。传为鬼谷先生的学生苏秦与张仪,通达六艺,经...
古籍善本

清代日本原玄璵《瘈狗伤考》治颠狗咬伤经验救急神效方、鼠咬猫咬神效方

《瘈狗伤考》为日本・原玄璵(子柔)所撰,刊于 1781 年。原玄璵在当时的日本医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对瘈狗咬伤这一病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最终著成此书。 该书的成书时间 1781 年处于日本的江户时代,这一时期日本的医学发展受到了中国医学的深刻影响。 本书是一部外科学著作。《瘈狗伤考》主要聚焦于瘈狗(即狂犬)咬伤的治疗方法,对外科领域中因瘈狗咬伤所...
古籍善本

明 丁継嗣《講武全書》中国古代兵书辑本 涵盖天文、地理、易学、阴阳、奇门、兵法

《讲武全书》是中国古代兵书辑本,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天文、地理、易学、阴阳、奇门、兵法等多个领域,充满了奥秘与智慧。它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为后人展现了古代军事思想与多种学科的融合。 《讲武全书》的具体创作时代不明,作者也不详。其创作意图和方法同样难以确定,充满了神秘色彩。目前仅能从其内容的广泛性推测,可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不同的人不断积累、整理而成。...
古籍善本

《居家必備》明刊本是一本什么书?讲了些什么?

古籍明刊本《居家必备》在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明代的一本类似于家用百科全书的精编本,涵盖了家仪、懿训、治生、奉养、趋避、饮馔、艺学、清课等八个类别,内容涉及礼仪、养生、农牧业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面貌。 明代社会中,市民阶层逐渐崛起,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居家必备》的编纂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满足市民阶层的这种需求。它为民众提供了日...
古籍善本

清 彭玉雯 《十三经集字摹本》涵盖十三部核心经书 “字学韵学,一以贯之”

《十三经集字摹本》作为清代的重要书法典籍和儒家经典文献载体,在历史、艺术和文化等方面均具有极高的价值。这部刊印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的著作,由彭玉雯纂刊、万青铨校正、张小浦鉴定。它涵盖了儒家的十三部核心经书,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全书共分为八卷,编排格式独...
古籍善本

清 李潢《九章算术细草图说》深入阐释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它内容丰富,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涵盖了田亩面积计算、谷物粮食折换、比例分配、边长和径长计算、土石工程体积计算、合理摊派赋税、双设法问题、一次方程组问题以及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等九大类实际应用的数学问题。 《九章算术》在数学上有诸多独到成就,最早提到分数问题,记录了...
古籍善本

隋唐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世代中医学家奉为圣典 形神合一的生命观

《黄帝内经太素》是一部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它由隋唐时期著名医家杨上善所撰注,对《黄帝内经》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诠释。这部著作不仅在古代医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黄帝内经太素》的历史背景与作者 (一)作者杨上善的生平 杨上善,隋唐时期的著名医家,其里贯、生卒年代,正史无载。明人李濂《医史》及徐春雨的《...
古籍善本

《西湖遊覽志》二十四卷 孤山三堤胜迹、南山胜迹、北山胜迹

《西湖游览志》是明代田汝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多纪湖山之胜,内容涵盖了西湖总叙、孤山三堤胜迹、南山胜迹、北山胜迹等多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它以记山川地理为主,对西湖及周边地区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描述。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涉及到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内容。例如,对西湖周边的名胜古迹,书中不仅记载了其地理位置和景观特色,还详述了其兴废沿革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掌故。 一...
古籍善本

《四書人物考訂補》四十卷【明】薛應旂 平生手录古人行迹编为纪传

《四书人物考订补》是明代薛应旂所著,全书共四十卷。分为纪(帝王)三卷、传(臣人)三十七卷。此书在古籍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四书人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薛应旂在董浙学政后罢归,避寇钟山期间,将平生手录古人行迹编为纪传,著成此书。当时,薛应旂深感明代儒生重视时文,而时文以《四书》为重,然而很多人对《四书》所载名氏大都不省其为何如人。他认为见定者可以法古...
古籍善本

《诸史提要》钱端礼编纂 张英补撰 关键词为标题 加训释

一、《诸史提要》概述 (一)书籍简介 《诸史提要》由南宋钱端礼编纂,清代张英奉敕补纂。全书共十五卷,内容涵盖《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五代史》等诸史之文可资辞藻者,按部采摘汇辑成编。各以一二字句关键词为标题,并加以训释。 钱端礼,字处和,临安人,吴越王俶六世孙,荣国公忱之子。少以恩荫入仕,累官至参知政事,兼权知...
古籍善本

《誠齋集》一二七卷【宋】楊萬里撰 明刊本 “诗也者,矫天下之具也”

一、《誠齋集》明刊本概述 (一)《誠齋集》作者及内容简介 1. 杨万里其人 杨万里出生于北宋末年,成长于动荡不安的年代。他自幼丧母,但在父亲的影响下,勤奋读书,广拜名师,积累了深厚的学识。23 岁科考失利后,他并未气馁,继续努力,终于在 27 岁考取进士,踏上仕途。 杨万里的一生历经高宗、孝宗、光宗三朝,他立朝多大节,敢于直言进谏。他曾为国家大事多次上奏,如...
古籍善本

《春秋繁露》【漢】董仲舒著 构建 “天人感应” 论的思想体系 “天命”“三纲”“五常” 学说

《春秋繁露》是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主要著作,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发挥 “《春秋》大一统” 之旨,通过对《春秋》的阐释,构建了庞大的哲学体系。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春秋》的笔法问题做了大量阐释与发挥,这是公羊传最为重视的特点,也是公羊学的特色之一。春秋笔法表达的大义不仅有多项,还涉及善与恶、罪与讨、诸侯权力关系等方面。《春秋...
古籍善本

《南唐書》十八卷 宋 陸遊撰 借古鉴今 唤醒装睡的南宋朝廷

一、陆游与《南唐书》的渊源 陆游的生平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其高祖陆轸为大中祥符年间进士,祖父陆佃为熙宁年间进士,父亲陆宰为两宋知名藏书家。陆游历经四朝,在朝为官 30 余年,虽仕途坎坷,但始终坚持主张兴兵收复北方。 编撰《南唐书》的背景 陆游曾参加国史、实录的编撰,积累了丰富的史学经验。他...
古籍善本

《四库书目庋藏表》记录收录书籍的存放情况

一、四库书目庋藏表的神秘面纱 (一)定义与来源 四库书目庋藏表,顾名思义,是对《四库全书》所收录书籍的存放情况进行记录的一种表格。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在编纂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存这部巨著,四库馆臣们制定了详细的庋藏方案,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便是四库书目庋藏表的由来。 在学术研究中,四库书目庋藏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古籍善本

历史史诗:《古今全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记录

一、古今全史之概述 《古今全史》作为一部珍贵的古籍善本,犹如一座历史的宝库,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据资料显示,这部古籍善本的编纂者对历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整理。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力求为读者呈现最真实、最全面的历史。 《古今全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记录功能,更在于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和解读。编纂者在书中对一...
历代国画

清 居廉 花卉奇石册 十二开 “不能形似哪能神似”

清 居廉 清代晚期书画家。字梅生,号梅巢,生于1811年,卒于1889年。他将所居称为“今夕庵”。 他是番禹(今广州)人,当时广州为接触西方文化最多的城市,他的绘画也受到些影响。他所绘山水、花卉多秀雅,草虫则活灵活现,书法师承恽寿平,工诗词。居巢年青时善游览名迹,饱览桂林山川,结交著名画家,对其艺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他善作花鸟,重视自然真情实景。提...
历代国画

元 赵孟頫 《人骑图》“此图不愧唐人”唐代遗风 文人之清雅

基本信息 《人骑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于 1296 年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在清代《石渠宝笈续编》《穰梨馆过眼续录》中有著录,其元代收藏情况不明。赵孟頫的弟弟赵孟吁在 1299 年的题跋中提到 “每一展卷,不能去手”,表明此卷可能曾由其收藏。 元末时,赵孟頫的孙子赵麟在 1366 年的题跋显示此卷藏于平江(今苏州)城内。入明后,有安国、...
历代国画

明 仇英《桃源图卷》纸本 明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传统青绿山水的富丽堂皇

一、仇英及《桃源图卷》概述 (一)仇英生平简介 仇英出身寒门,幼年失学,初为漆工,后改学绘画。他移居苏州后得识唐寅、文徵明等当代名家,并拜周臣为师。仇英博取众长,集前人之大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山水、花卉、界画、人物、仕女无所不能,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 其作品雅俗共赏,对传统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有重大的发展。时人把他...
历代国画

明 吕纪《桂菊山禽图》绢本 皇家艺术和审美旨趣,营造欢乐华美的意境

一、作品概述 (一)基本信息 《桂菊山禽图》是明代吕纪创作的绢本工笔重彩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画面内容 《桂菊山禽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画面中,高大茂盛的桂花树占据显著位置,树干苍健,绿叶茂密,桂花簇聚,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金桂的幽香阵阵。桂树上,几只八哥或对唱,或翘首远眺,灵动活泼。低一些的树枝上,一只蓝色绶带鸟朝着树下鸣叫,其黑白相间的...
历代国画

清末 于非闇《荷塘蜻蜓翠鸟图》色彩清爽淡雅 画面更具自然之趣

一、画作背景 (一)画家生平 于非闇生于光绪十五年,北京人,出身书香世家,祖籍山东蓬莱。他早年随王润暄学画,后攻摹宋画,写赵佶瘦金体书,成为北京地区工笔花鸟画领军人物。 (二)时代背景 清末时期,艺术风格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在绘画领域,既有对传统技法的继承,又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清朝艺术特色丰富多样,帝王对文化艺术的重视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清朝皇帝尊崇孔孟之道,...
历代国画

清 禹之鼎《王士祯放鸟图》《王士禛放鹇图》以景衬人、以景喻人

禹之鼎是中国清代画家,生于 1647 年,字尚吉,号慎斋。本籍扬州府兴化县人,后寄籍江都,自署 “广陵” 人。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和走兽,尤其擅长肖像画。禹之鼎在康熙年间任鸿胪寺序班,这是一个掌管百官班次、负责侍班等仪节的从九品官职,但他似乎专司绘肖像的工作。 《王士祯放鸟图》的作者禹之鼎以其逼真、生动的肖像画著称,他的作品有白描和设色两种风格,传世作品众...
历代国画

清 关槐 《上塞锦林图》乾隆皇帝命题描绘塞外锦绣风光

一、作品概述 (一)基本信息 简述《上塞锦林图》的尺寸、材质和收藏地点。 《上塞锦林图》为立轴,纸本设色,纵 142.6 厘米,横 64.6 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画家简介 关槐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关槐,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晋卿,一字晋轩,号雪岩,一号署笙,又号柱生,晚号青城山人,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传胪,官礼部侍郎。词...
历代国画

清 程璋 《双猫窥鱼图》用笔圆润,敷色典雅,形象生动,颇具神韵

一、作品概述 (一)基本信息 程璋,1869 至 1938 年,原名德璋,号瑶笙,原籍安徽新安,移居江苏泰兴,后寓上海。程璋生于清朝末年,早年为学徒,后师从汤润之学习绘画。曾执教江苏省立第二中学(草桥中学)、清华大学、苏州草桥中学及上海中国公学等。《双猫窥鱼图》创作于 1930 年,材质为纸本设色,纵 148cm、横 80.8cm,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历代国画

清 张若澄 《燕山八景图》北京故宫

清 张若澄 燕山八景(8开)绢本,设色,纵34.7cm,横40.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自题:“臣张若澄敬写。”下钤“臣若澄”、“笔露思雨”二方印。对幅均有清乾隆帝题诗。钤清乾隆内府诸收藏印。 此册以北京城著名的“燕京八景”为题而画。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曾御制《燕山八景 诗》,将八景定名为“琼岛春荫”、“太液秋风”、“玉泉趵突”、“西山晴雪”、“蓟...
历代国画

宋 《宋神宗后坐像》 皇后眉目清秀 神态端庄 高贵典雅 絹本設色77×60

宋神宗时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发展。宋神宗后向氏作为皇后,在当时的宫廷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幅坐像画可能是为了记录皇后的尊荣地位,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场合下创作而成。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宫廷礼仪和审美标准,也为我们了解宋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视觉资料。 宋神宗皇后端坐于装饰考究的凳上,脚踏长方形小凳,姿态端庄大方。画面以皇后为中心...
历代国画

元 胡廷晖《春山泛舟图轴》绢本 青绿山水 色彩绚丽 构图繁密 兼具高远、深远、平远之法

一、作品概述 (一)基本信息 《春山泛舟图》是元代画家胡廷晖的作品,绘于绢本之上,采用青绿设色,纵 143 厘米,横 55.5 厘米。本幅无作者款识,右侧有 “廷晖” 残印半方以及康有为、王季迁藏印。由于画工在元至明初的创作习惯中往往不署自己的名款,有的仅钤盖个人印章,且吴升《大观录》著录的胡廷晖《月洞仕女图》也未署款仅押 “廷晖印” 一方,所以此图中的 “...
古籍善本

《四書說約》二十卷【明】顧夢麟撰 明崇禎庚辰13年(西元1640年)

一、《四书说约》的诞生背景 在明清时期,文化环境独特,科举制度占据重要地位。当时的科举以四书五经为核心内容,这极大地推动了对四书五经的研究和阐释著作的发展。正如祝总斌在《四书》传播、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所提到的,随着唐宋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普及,门阀制度彻底消灭,统治人才的文化素质相差不大,官吏思想道德品质在巩固王朝统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主张 “明天理,灭...
古籍善本

《李鴻章倡辦海軍往來電稿》 清光緒年間鈔本(1889-1911)

一、李鸿章与近代海军建设之缘起 李鸿章在协助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时,就深刻认识到中国军事的落后,尤其是海军力量的薄弱。1862 年,李鸿章奉命驰援江苏,同太平军作战,乘坐英国轮船从安庆沿江抵达上海,并与英法军队协同作战,得到常胜军帮助。他对西方大炮、子弹及西式操练印象深刻,深感中国在军事能力方面远远逊于西方大国。 此后,李鸿章目睹外国兵舰的先进,认识到拥有一支...
古籍善本

《三合便览》满汉蒙三文合璧工具书

一、《三合便览》的历史地位 《三合便览》作为满汉蒙三文合璧的工具书,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首次按照音序编排,为学者和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清代,它成为了学习蒙、汉、满三种文字的重要工具书。 该书由清朝学者敬斋所辑,后经其子富俊补编,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刻版印行。全书以满文在先,汉文在次,蒙文最末,并注有蒙古文的满文读音。共收词近 1.9 ...
古籍善本

唐《初学记》类书典范,知识性非常高 “非止初学,可为终身记”

一、《初学记》的诞生背景与编纂历程 唐玄宗时期,在六朝文风的影响下,骈体文备受追捧,人们作文讲究选词用典。为了让皇子们在作文时能快速引用典故,显得事出有据、学力深厚,唐玄宗对宰相张说提出要求,命其与徐坚、韦述等学士撰集要事并要文,编成一部便于皇子学习的书籍。于是,《初学记》应运而生。 编纂过程中,徐坚等人广泛搜集群经诸子、历代诗赋文章,精心挑选要事要文,以类...
古籍善本

《宗玄先生文集》三卷【唐】吳筠 以诗赋和文论的形式阐述事物的玄理和修仙方法

一、《宗玄先生文集》的前世今生 (一)吴筠其人 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人。少通经史,善属文,性情高鲠,不耐沉浮于时。举进士不第后,十五岁便与同好隐于南阳倚帝山。他入道后,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唐玄宗多次征召他,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吴筠一生经历丰富,他曾南游金陵,访道茅山,后又东游天台,与名士相娱乐,文辞传...
古籍善本

道教经籍总集:《正统道藏》七部

一、道藏七部的起源与发展 道藏七部在南北朝时期出现并非偶然。当时,道家思想广泛传播,道教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三洞分别为洞真、洞玄和洞神,其 “洞” 字有 “通” 和 “同” 的涵义,意味着经典能引导人通向真理和仙境,且三部经典 “同一大乘”。四辅与三洞相互辅助,太清部辅洞神部,太平部辅洞玄部,太玄部辅洞真部,正一部遍陈三乘。三洞与四辅合称七部,构成了《道藏》的...
古籍善本

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汇集明代以前诸家之粹的综合性医书

一、赤水玄珠的前世今生 《赤水玄珠》作为明代孙一奎撰写的医书,在医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刊于万历十二年(1584),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存刻本有明副本、四库全书本、1914 年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198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等 10 多种。 全书共 37 卷,其中《赤水玄珠》30 卷,分 76 门,对内外妇儿各科病症进行了详细论述。每一门都条分缕...
古籍善本

《三教指归》:探寻日本佛儒道的文化瑰宝

一、三教指归的概述 《三教指归》作为日僧空海的著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本书以独特的文体和叙事方式,展现了儒道佛三教的魅力与差异。 书中通过龟毛先生、虚亡隐士、假名乞儿这三个虚构的人物,分别阐述了儒教、道教和佛教的要旨。龟毛先生代表儒教,可能会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秩序和人伦道德的重视。虚亡隐士则代表道教,或许会讲述道家的自然无为、顺应天道...
古籍善本

《武备志》卷94至卷149.明茅元仪辑.明天启元年 《军资乘》

一、武备志与《军资乘》总览 《武备志》作为中国古代部头最大的综合性兵书,在明朝特定历史背景下编纂而成,其中卷 94 至卷 149 主要为《军资乘》55 卷。《军资乘》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诸多军事方面的重要事项。它分为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下设 65 项细目。 在 “营” 类中,详细记载了行军设营的方法,包括营地的选择、布局以及防御设施的设置等。...
古籍善本

《歴代名臣奏議》楊士奇(明)/明張溥刪正 明崇禎08年東観閣刊本 历代名臣奏议

一、杨士奇其人 杨士奇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元末明初的乱世,一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带着他改嫁,继父罗性起初对他并不友好,但在看到杨士奇偷偷祭祀生父后,对他刮目相看,准许他恢复杨姓,并开始重点培养他。然而好景不长,继父被贬官流放,杨士奇母子再度陷入贫困。 尽管生活艰难,杨士奇却从未放弃学习。他一边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一边刻苦钻研学问。建文元年,建文帝召...
古籍善本

中医瑰宝的前世今生:《扁鹊心书》“三世扁鹊” 温养阳气、禁断寒凉

一、《扁鹊心书》的起源与作者 《扁鹊心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 年),作者为窦材。窦材是宋代河朔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具体生卒年月不详。他出生于一个四世业医之家,自幼便沉浸在医学的氛围中。 窦材早年于内舍学习医术,起初他学习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孙兆、初虞世、朱肱的思想,自以为已经学尽医理,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却屡屡碰壁,可得治的不出百分之二...
古籍善本

《祝由科》秘诀奇书:婚姻、家庭、医学、农业、政治、文化艺术 古代智慧宝库

一、祝由科秘诀奇书的神秘面纱 祝由科秘诀奇书,在古籍领域可谓独树一帜。它是一部海内外罕见的钞本,共分为五册,封面分为乾、元、亨、利、贞五册。原碑已入御库康熙十三年御纂十三科内,这足以证明此书成于清初之前,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祝由科秘诀奇书不仅在历史年代上引人瞩目,其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书中包含了丰富的古代优秀文化知识,古老的谚语、俗语、习惯和文化传统等在其中...
古籍善本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明嘉靖六年彩绘本 色彩鲜艳明快 人物形象生动 《雷霆玉枢宝经》《雷经》《玉枢经》

一、惊世瑰宝现世 明嘉靖六年彩绘本《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的意外发现,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璀璨烟花,瞬间吸引了各界的目光。这本古籍的出现,仿佛是从历史的长河中悄然浮出的神秘宝藏。 据记载,《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又名《雷霆玉枢宝经》《雷经》《玉枢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北宋末或南宋。而明嘉靖六年的彩绘本更是珍贵无比。全书共 137 页,总容量约...
古籍善本

八段锦册.清代绘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吕真人安乐法” 清代命名为“八段锦”

一、八段锦清代绘本的神秘面纱 八段锦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法,在清代有了独特的绘本呈现。这本清代绘本如今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八段锦在当时就有着广泛的流传度。它由八种功法集锦组成,内容涵盖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姿势分为站式和坐式两种。站式要求双脚与肩同宽,坐式则要求盘膝正坐,并且配合舌抵上颚、意守丹田等细节,每种动作需反复多次。 这本清...
历代书法

(唐)欧阳询《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北宋庆历年间惊现残碑,范雍为何痛心疾首?

历史迷雾中的身世之谜诞生背景唐朝初期,天下刚安定,佛教兴盛,各地有许多寺庙,且常出高僧大德。化度寺乃著名寺庙之一。僧邕禅师在该寺庙专心修行,一生努力深入研佛法,亦积极结纳善缘,故深受众人敬重。他离世后,化度寺为铭记其功绩与精神,决定立石碑纪念他。当时李百药在朝廷中是极有学问且擅写文章之人。因寺庙之请,他精心撰碑文。李百药出身名门大族,历经隋唐两朝,学识渊博。...
历代书法

仕途沉浮与书法巅峰:解读董其昌版《岳阳楼记》的独特魅力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董其昌55岁,这一年他书写了《岳阳楼记》。彼时他正处于补福州副使前4个月的赋闲时光。董其昌出身显赫,又身居高位,半生周旋于官场与书画艺术之间。这一阶段,他历经仕途起伏,既有春风得意之时,也难免遭遇官场暗流。在政务之余,书画成为他,(一个)寄托情思、抒发心境的出口。可能是由于暂时离开了那繁忙的官职,得到了一些空闲时间,这使他能安静...
历代书法

赵孟頫 行书《子昂大学》他在元朝时期如何保留汉族文化精髓,并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艺术与学术财富?

宋室之后,才情初绽赵孟頫在南宋理宗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他虽是皇族,但没完全享到荣华。在他年少之时,便展现出了卓越的天资,读书能够过目成诵,为文提笔即可立就,对于书画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自幼年起便勤奋研习,其才华在吴兴当地已然小有声名。 14岁时,他凭借家族的恩荫得以补官,担任真州司户参军,不过随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