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24小时更新:4篇     一周更新:14篇最新发布

名人名家

蔡邕是如何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书法风格?

7
东汉熹平三年深秋,洛阳南宫的银杏叶在风中簌簌飘落。蔡邕握着竹简的手突然僵住,目光死死盯着不远处正在修缮宫墙的工匠。那匠人随意挥着扫帚,蘸着石灰水在斑驳的墙面上涂抹,本该浓重的笔画间,竟透出丝丝缕缕的白色,宛如游丝缠绕,又似云雾飘散。​ “先生?” 书童小乙怯生生的呼唤,将蔡邕从怔忡中唤醒。他却像被施了定身咒般,一步一步朝工匠走去。那匠人正哼着俚俗小调,扫帚在...
赞 (0)阅读(3)
古籍善本

《百孝图》:百位孝子的图卷传奇与千年孝道密码

10
《百孝图》是一部以孝道为核心的图文典籍,现存多个版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俞葆真编纂、俞泰绘图的《百孝图》。以下是其核心信息: 创作年代:清同治十年(1871 年),由河间俞氏刊刻成书。 内容形式:全书分元、亨、利、贞四卷,收录上古至明代 100 位孝子的事迹,每卷 25 人,右图左史,图文并茂。画面以工笔白描刻画人物,文字则详述孝行细节,兼具教化与艺...
赞 (0)阅读(3)
历代国画

宋 赵光辅 《番王礼佛图》绢本 28.6×103.5 欣赏

8
画作名称:《番王礼佛图》,又名《蛮王礼佛图》。 创作年代:宋代。 作者:赵光辅,活动于 960 至 975 年左右,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宋太祖朝为图画院学生。 尺寸:纵 28.6 厘米,横 103.5 厘米。 材质与形式:卷绢本,设色。 收藏地点:现藏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画作内容:此图画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长、番王朝拜佛祖的形象。佛祖高坐莲...
赞 (0)阅读(8)
名人名家

是谁让初唐大家坐守荒碑三昼夜?

8
武德九年秋,欧阳询奉高祖之命出使凉州。时值大漠风急,官道两旁的胡杨金叶簌簌飘落,马蹄踏碎薄霜,惊起几羽寒鸦。他裹紧狐裘,正欲扬鞭策马,忽闻驼铃声声,一队西域商队迤逦而来,为首者高鼻深目,腰间弯刀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信本公且看!” 随从苏勖指着道旁沙丘惊呼。欧阳询勒住缰绳,见沙棘丛中半掩着一块石碑,碑身覆着青藓,字迹斑驳难辨。他翻身下...
赞 (0)阅读(11)
名人名家

嘉靖帝口中的 “书圣”:那个让陆家嘴得名的男人

8
江畔神童 明成化十三年(1477 年),黄浦江东岸的洋泾镇,陆家宅邸的梧桐树上喜鹊喳喳作响。陆深的母亲瞿氏临产时,恍惚看见一位白须老者持笔凌空书写 “俨山” 二字,墨迹未干便化作一道金光没入襁褓。这个传奇般的出生故事,仿佛预示着陆家即将诞生一位搅动文坛的风云人物。 陆家世代书香,祖父陆璿精于金石鉴赏,父亲陆平尤擅书法。陆深三岁能辨四声...
赞 (0)阅读(10)
历代国画

一幅画,两个怪和尚的笑,藏着啥门道?《寒山拾得图》

7
天台山的晨雾像被揉碎的月光,缠绕在国清寺的飞檐上。丰干禅师背着竹篓往深山走去,草鞋踏碎满地霜花时,忽闻一阵清越的歌声。循声拨开荆棘,只见溪边坐着个蓬头青年,正用木炭在青石上画着古怪的符号,嘴里哼着谁也听不懂的调子。​ “小友,可愿随我回寺?” 丰干禅师的声音惊飞了枝头寒鸦。青年转过头,眼睛亮得像藏着两汪清泉,忽然咧嘴笑了,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寺里有比石头更...
赞 (0)阅读(17)
历代国画

《竹石图》:从元末战火中闯出的丹青传奇

7
作品名称:《竹石图》 作者:谢庭芝,字仲和,号雪村,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元代画家,工诗善书画,尤其擅墨竹。 创作年代:至元五年(公元 1339 年)。 规格:立轴,绢本,水墨,纵 173.2 厘米,横 105.1 厘米。 收藏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内容:图绘坡草湖石,右下角有一块巨大湖石,上端分开,右边湖石顶部呈尖角,左侧湖石上端较为平缓...
赞 (0)阅读(12)
佳作趣话

藏在《兰亭集序》里的成语宝藏,你知道几个?

17
书圣王羲之:不止是书法大师,还是成语发明家​ 提到王羲之,大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他 “书圣” 的名号,以及那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的《兰亭集序》。这幅书法作品,用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来形容毫不为过,其字体的飘逸、笔法的精妙,让古往今来无数书法爱好者为之痴迷。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集序》爱得深沉,甚至下令将其陪葬昭陵,足见其在书法界的崇高地位 。​ 但你...
赞 (1)阅读(13)
名人名家

颜真卿:忠义千秋祭侄魂

9
平原烽火 天宝十四年冬,凛冽的寒风裹着鹅毛大雪掠过平原郡城头。颜真卿裹紧狐裘,站在箭楼上远眺,护城河结了冰,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三个月前,他以 “霖雨为患” 为由,暗中征调民夫加固城墙、囤积粮草,此刻望着森严壁垒,心中稍安。 “大人,安禄山的使者来了!” 亲兵气喘吁吁跑来。颜真卿转身时,狐裘下摆扫过腰间佩剑,发出清脆的龙吟。他整理朝服,缓缓走下城楼。 驿馆...
赞 (1)阅读(13)
历代书法

未封口的 “治” 字:圣教序拓本谜案

8
《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拓本,简称《圣教序》,是中国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集字碑刻,兼具宗教、历史与艺术三重价值。 历史背景 唐太宗与玄奘的精神纽带 此碑为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为玄奘法师译经所作的序文,太子李治(唐高宗)作记,附玄奘译《心经》,全文 1900 余字,表彰玄奘西行取经的功绩。唐太宗以帝王之尊为僧人撰序,体现了唐代 ...
赞 (1)阅读(19)
佳作趣话

画眼传神:顾恺之点睛记

7
东晋永和九年,建康城烟雨朦胧。瓦棺寺新建的大雄宝殿内,檀香袅袅,二十岁的顾恺之站在三丈高的壁画前,手中狼毫饱蘸松烟墨,却迟迟未落。 画中是维摩诘居士,宽袍大袖,斜倚胡床,形貌清癯,唯独双目处留白。这已是他闭关的第三十五日,寺僧慧远数次催促点睛,他却总说:“火候未到。” 雏凤初鸣 七年前,顾恺之随父迁居建康。某日,他在后院临摹《列女图》,忽听东邻老妪叹息:“这...
赞 (1)阅读(10)
佳作趣话

皇帝出怪题,画师被逼疯,一幅挑水画竟成千古绝唱

2
北宋艺术圈最顶流的 “出题狂魔” 非宋徽宗赵佶莫属。这位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隔三岔五就给宫廷画师们甩难题,活生生把绘画考试玩成了艺术界的 “最强大脑”。而他出的 “深山藏古寺” 这道题,堪称千年艺术圈的 “死亡考题”,直接让一群宫廷画师集体翻车。​ 当宋徽宗宣布考题时,在场画师怕是心里都在骂街:这既要画深山,又要藏古寺,玩的就是文字游戏!结果交上来的作业,...
赞 (1)阅读(17)
历代国画

画虎不画威?清画家高其佩另类操作:指尖怼脸画胖虎,丑萌出圈!

2
所谓「指画开山祖师」高其佩的《猛虎图轴》(纵141cm,横85cm,旅顺博物馆藏),不过是一场用指尖与世俗认知博弈的视觉游戏。这位自号「且园」的清代官员画家,以指代笔勾勒出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百兽之王——画面中那只毛色斑驳的东北虎,体态臃懒如圈养肥豕,四肢松垮垂地,连瞳孔里的凶光都被赭石色晕染得模糊不清。它蜷伏于嶙峋怪石与荒草之间,与其说是「猛虎」,不如说是被...
赞 (1)阅读(12)
历代国画

花鸟CP的春日限定:看郎世宁《锦春图》如何把“吉祥”画进绢布里

2
画作内容:描绘了海棠盛开时节,一对锦鸡栖息于水坡岸旁的湖石之上的场景。雄锦鸡头顶金冠,颈为橙黄色,背部金绿,腹部朱红,长尾淡褐;雌锦鸡毛色淡雅,与雄锦鸡相互映衬。两者悠然自得地漫步于繁花似锦、奇石林立的景致中,传递着春天的气息和吉祥的氛围。 - 艺术特色:设色浓艳鲜丽,充分体现郎世宁的绘画特色。锦鸡花卉得写实之真,而湖石坡草又表现中国画的笔墨趣味。
赞 (1)阅读(10)
历代书法

看文征明如何用毛笔,在君山写下 “叛逆宣言”

5
作品名称:《行书登君山》,又名《李令君登君山二首》,是文征明为《登君山图》所作的跋文。 创作年代:明嘉靖三十年(1551 年)。 作者: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 “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
赞 (1)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