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三百年书坛巅峰,为何让两代大师倾倒?
在清代书坛的星空中,有一颗璀璨巨星,他的书法被赞为 “300 年第一”,不仅让齐白石早年痴迷临摹,更让启功先生崇拜一生。他,就是清代碑帖融合的集大成者 —— 何绍基。这位出身湖南道州的书法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被后人奉为圭臬。

二、书坛地位:力压群雄,奠定清代书法标杆
(一)“清代 300 年书坛第一人” 的实至名归
何绍基生活在碑学兴起的清代中叶,他兼收碑帖之长,开创了 “何体” 书法的独特风貌。在馆阁体盛行、书坛柔媚成风的时代,他以雄浑刚健的笔力、跌宕多姿的结体,打破了当时的审美僵局。无论是楷书的端庄严谨,还是行书的飘逸洒脱,亦或是隶书的古朴厚重,他都能驾轻就熟,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造诣。当时的书坛名家对他推崇备至,湘军将领左宗棠、地方大儒王闿运等都深受其书风影响,足以见其在清代书坛的霸主地位。

(二)超越时代的艺术视野
何绍基并非一味固守传统,而是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视野。他深入研究金石碑版,从汉魏碑刻中汲取雄浑之气,同时又不摒弃帖学的灵动秀逸,提出了 “碑帖融合” 的理念,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这种理念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成为清代书法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桥梁。

三、书法特色:笔底波澜,字字超神的艺术密码
(一)笔法:刚柔并济,变幻莫测
何绍基的笔法堪称一绝,他擅长使用长锋羊毫,通过独特的运笔技巧,使线条兼具刚劲与柔美。在书写时,他注重中锋用笔,力求笔力沉雄浑厚,如《黄庭坚题摹燕郭尚父图》轴,笔画粗细变化自然,刚处如铁骨铮铮,柔处似春风拂面,每一笔都蕴含着无穷的张力。同时,他又善于运用侧锋来增加线条的丰富性,使字体更具动感和节奏感。

(二)结体:疏密有致,跌宕生姿
他的结体打破了传统书法的整齐划一,追求一种自然天成的美感。字的结构或疏朗开阔,或紧密严谨,常常通过偏旁部首的巧妙搭配,营造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例如他的楷书 “鹏鹗龙鸾” 五言联,每个字的结体都独具匠心,有的上宽下窄,有的左紧右松,看似奇崛,却又不失平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章法:虚实相生,气象万千
在章法布局上,何绍基更是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他注重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和避让,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字形的大小对比,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跌宕起伏的艺术氛围。其作品《行书七绝》,整幅作品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同时又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书法艺术的殿堂。

四、启功的毕生膜拜:从临摹到传承的艺术情缘
(一)启功眼中的 “书坛巨擘”
启功先生对何绍基的书法可谓是崇拜至极,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何绍基的敬仰之情。在启功看来,何绍基的书法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底,更蕴含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创新精神。他认为何绍基是清代书法家中将碑帖融合得最为成功的一位,其作品堪称书法艺术的典范。

(二)从临摹到自成一家的启示
启功早年便开始临摹何绍基的书法,从何绍基的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他在临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理解和审美追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何绍基的笔法和结体对启功的影响深远,启功书法中那种刚劲秀逸、典雅端庄的气质,正是得益于对何绍基书法的深入研究和传承。

五、后世影响:开宗立派,泽被深远
(一)对齐白石的启蒙之恩
齐白石早年在湖南韶塘胡家读书时,看到恩师胡沁园和陈少蕃都写何绍基一体的字,便跟着他们学习,从此与何绍基的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齐白石临写 “何体” 直入化境,其早年的书法作品如《行书立轴》,明显带有何绍基的影子。何绍基的书法为齐白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影响了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即使在齐白石衰年变法后,其书法中仍能看到何绍基的精神内核。

(二)对湖湘书坛的引领作用
作为湖南人,何绍基的书法在湖湘大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湘军将领左宗棠、湖南旺族谭延闿、谭泽闿兄弟、地方大儒王闿运等,都受到何绍基书风的熏陶。他们以何绍基为榜样,致力于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湘书派。何绍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湖湘书坛的发展道路。

六、经典作品赏析:笔墨丹青,尽显大师风采
(一)楷书 “鹏鹗龙鸾” 五言联:端庄典雅,骨力洞达
此联为纸本墨笔,纵 120 厘米,横 28.6 厘米,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字体端庄大气,笔画刚劲有力,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鹏鹗” 二字写得雄浑豪迈,如大鹏展翅,鹗鸟冲天;“龙鸾” 二字则典雅秀丽,似游龙戏凤,鸾鸟和鸣。整幅作品结构严谨,章法整齐,展现了何绍基楷书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魅力。

(二)行书《黄庭坚题摹燕郭尚父图》轴:飘逸洒脱,韵味无穷
该轴为纸本墨笔,纵 156.2 厘米,横 81.7 厘米,同样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行书笔意流畅自然,线条灵动飘逸,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洒脱不羁的气质,同时又不失含蓄内敛之美。何绍基在书写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笔墨之中,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他创作时的激情与豪迈。

七、结语:三百年后,他的书法依然光芒万丈
何绍基作为 300 年前的 “书坛第一”,其书法艺术至今仍被后人所推崇和学习。他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奠定了自己在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启功对他的崇拜、齐白石对他的学习,都足以证明他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永不褪色。在当今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何绍基的书法依然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他的艺术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书法家,让他的笔墨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在何绍基留下的万千墨迹中,每一笔都浸润着墨韵书香的千年底蕴 —— 他临摹汉魏碑刻时,常对着书画古籍揣摩数月,连案头砚台都磨出深深凹痕。这其间更藏着不少文人趣闻:启功年少时为求何体真髓,竟将其拓本悬于窗前,晨起对着晨光临摹,连吃饭都捧着字帖琢磨;齐白石初学书法时,偷师恩师案头的何绍基手札,把废报纸写满了 “何体” 小字,还笑称 “笔尖沾着道州先生的墨香,字才站得住脚”。如今这些带着温度的字迹与传说,仍在古籍卷册中流转,让后人在墨香里读懂三代文人的精神共鸣。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300 年前书坛第一奇人:启功毕生膜拜,齐白石早年竟靠学他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