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艺术类 第9页

历代国画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仇英笔下的爱情传奇

17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那个故事里,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 ,虽然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却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到了金代,董解元将其改编成《西厢记诸宫调》,这个版本在情节上有了很大丰富,比如增加了张生找来好友白马将军解围等情节,使得故事更加曲折。不过,此时的故事在形式上还比较单调,人物形象和情感也...
赞 (0)阅读(798)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图

4
此卷其中第三、第五、第十三、第十八等四图与波士顿美术馆所藏《文姬归汉图》残册的构图和人物形象几乎完全相同。 据考证,为南宋初年作品,此卷即为摹本。另外,日本奈良也藏有一卷完整的《胡笳十八拍图》,构图与人物形象也与此卷完全相同,可以推测出也是波士顿美术馆所藏册页的摹本。图卷的描绘方法以勾线为主,辅以墨染,设色淡雅,墨色相互掩映,相得益彰。卷前有清高宗乾隆帝题记...
赞 (0)阅读(545)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万寿山五百罗汉图.清王方岳绘图.清乾隆二十二年刻石初拓本

6
卷首序文一段简述乾隆皇帝在万寿山修建五百罗汉堂的始末,并陈述所塑五百罗汉像的特点并非成排列作,而是“斯乃置山林溪间,宫殿其中,俾步以入者先后左右与袈裟钵锡之侣相周旋,若夫行佳坐卧不拘一律,又非尽跏趺之死灰槁木已也。于诸境界各取梵经所载以标其名,而五百人者不复一,安名立字,可为不即不难如是如是而已”。 图中以只树园、狮子窟、须夜摩洞、阿伽桥、阿楼那崖、摩偷地、...
赞 (0)阅读(474)浏览/下载
历代书法

《游目帖》:王羲之草书的千年传奇,从蜀地之梦到广岛余烬的绝美重生

7
《游目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蜀地山水风光的向往。王羲之在信中写道:“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抚曾写信向王羲之描述蜀地的山川奇景,王羲之读后深感扬雄的《蜀都赋》和左思的《三都赋》未能详尽描绘蜀地的美景,因而心生游历之念。王羲之在信中进一...
赞 (0)阅读(487)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北宋道士杨世昌:苏轼的挚友、酿酒大师与《崆峒问道图》背后的故事

10
苏轼(苏东坡)的诗词、书法、绘画和人格魅力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在苏轼的光环背后,有一位鲜为人知却同样传奇的人物——杨世昌。他不仅是苏轼的挚友,还是一位道士、酿酒大师、画家和医学家。他的传世画作《崆峒问道图》被誉为国宝,而他与苏轼的交游轶事更是宋代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杨世昌的世界,揭开这位北宋道士的神秘面纱,探寻他与苏轼的深厚情谊,...
赞 (2)阅读(565)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秋庭戏婴图》:看看千年前北宋的孩童都玩什么游戏?

10
苏汉臣,北宋宫廷画家,在花鸟人物画方面造诣颇深,尤擅画婴孩,其作品神形兼备,妙趣横生。《秋庭戏婴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纵约 197.5 厘米,横约 101 厘米,尺幅适中,恰似一方精巧的江南庭院,于画笺上徐徐展开一幅生动画卷。 画面之上,右侧是几块高大奇石,错落有致,似在默默守护这片庭院天地。奇石姿态各异,纹理细腻,仿佛历经岁月洗礼,沉淀下古朴韵味。...
赞 (0)阅读(435)浏览/下载
佳作趣话

1300年前12岁唐朝小学生卜天寿5米长的家庭作业写了些啥?为何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3
大家知道吗?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啊,在新疆吐鲁番那儿,有个牧民正忙着打地基呢。哎呀妈呀,就在这时候,他居然挖到一座古墓啦!这可把他吓一跳,赶紧就给政府报告了。然后,经过一番考古发掘,就有好多有意思的事儿出现了。 他们发现这墓里有个男性墓主人,他的纸靴子上裱糊着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可不得了啊!经过人们精心地整理剥离,才发现这片文字长538厘米、宽27厘米呢。上面...
赞 (3)阅读(567)
佳作趣话

究竟是何等高手,才能担当文徵明的书法老师呢?看看他的书法作品够不够格

15
在明代书法之林中,文徵明的行楷独具一格,字体端庄秀丽中不失灵动之气,笔画间仿佛流淌着文人雅士的才情与气质。其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极高,每一幅皆是匠心独运,无论是行云流水的草书,还是端庄稳重的楷书,皆展现出非凡的韵味与神采。 文徵明的书法作品流传甚广,备受世人推崇。他的诸多书作,或于纸间展现山川之壮丽,或于笔墨中蕴含人生之哲理,成为后世书法学习者的典范。如此卓越...
赞 (1)阅读(438)
历代国画

元 顾安笔下的竹:墨韵中的清风雅韵

12
顾安其人:元代墨竹画的杰出代表 顾安生于1289年,籍贯为吴县(今江苏苏州),字号云林。顾安身处那个风云变幻、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顾安对墨竹画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痴迷与专注。在他眼中,竹子不仅仅是一种自然之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寄托。他常常沉醉于竹林之中,细细观察竹子的每一处姿态、每一丝变化。无论是晨曦初照下竹叶上的晶莹露珠,还是微风拂过时竹林发出的沙沙...
赞 (1)阅读(389)浏览/下载
佳作趣话

从古籍中考证哪吒的故乡

19
哪吒传说概述与争议起源 哪吒,这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神话人物,其形象丰富多样,事迹更是充满了奇幻色彩。传说中,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混天绫、乾坤圈等神兵利器,能降妖除魔,护佑苍生。他剔骨还父、割肉还母后,又凭借莲花化身得以重生,其英勇无畏、敢爱敢恨的性格深受民众喜爱。 然而,对于哪吒的故乡究竟在何处,却引发了诸多争议。四川宜宾、天津河西、河南西峡、四川...
赞 (4)阅读(417)
佳作趣话

从古籍探秘哪吒:从佛国护法到华夏少年的传奇蜕变

18
哪吒之名,缘何而来? “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句经典台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出自那个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小英雄哪吒之口。无论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叛逆又可爱的魔童形象,还是《哪吒闹海》里勇敢对抗恶势力的小英雄,哪吒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超级偶像。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哪吒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身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籍...
赞 (2)阅读(544)
佳作趣话

春晚舞台上,笔墨丹青绘就的文化华章

10
春晚:传统文化的时代舞台 每年除夕,春晚就像一场盛大的文化派对,准时在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拉开帷幕。这个陪伴国人走过四十余载的节目,早已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团圆的喜悦、新年的期许,更成为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元素,宛如一颗颗明珠,在现代科技与创新编排的映照下,散发出夺目光芒,串联起历史与当下,连接着传统与现...
赞 (2)阅读(444)
历代书法

虞世南草书《积时帖》笔墨圆润,刚柔并济,既有魏晋风度,又蕴含盛唐气象

6
虞世南,生于初唐时期。其出身不凡,出身于陈朝皇室后裔家族,自幼便在深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成长。陈朝灭亡后,虞世南随兄长虞世基入隋朝,自此踏上了他的仕途之路。在隋朝,虞世南以其才华和学识逐渐崭露头角,担任了秘书郎、起居舍人等重要的秘书工作职务。他与隋炀帝杨广有过交往,但对其荒淫无度心存不满,这种正直的品性在他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始终坚守。 隋末天下大乱,虞世南归附于...
赞 (1)阅读(539)浏览/下载
佳作趣话

电影《封神榜》中魔家四将造型灵感之源:《八十七神仙卷》的古风韵味

14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当魔家四将迈着那沉重又威严的大步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那超级宏大的战场时,那场面,可太震撼啦!瞬间就把观众们的热情都给点燃咯! 你瞧瞧他们,那身材高大得很呢,面容也特别奇异,还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这啊,让人一眼看过去,就忘不了。 这事儿啊,在社交媒体上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在讨论魔家四将的造型。有人就说了...
赞 (3)阅读(465)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北宋赵昌《写生蛱蝶图》赏析 “写生花鸟画的典范”

19
北宋画家赵昌其人 赵昌,生逢北宋初期,其人生轨迹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充满了艺术的传奇色彩。他自幼便对绘画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与浓厚的兴趣,仿佛与生俱来便被赋予了捕捉世间万物神韵的能力。在那个文化繁荣、艺术氛围浓郁的时代,赵昌犹如一块海绵,尽情地汲取着周围丰富的艺术养分。 他早年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名山大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川的壮丽秀美、花鸟的灵动鲜活,都...
赞 (1)阅读(654)浏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