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艺术类 第13页

古籍善本

《祝由科》秘诀奇书:婚姻、家庭、医学、农业、政治、文化艺术 古代智慧宝库

16
一、祝由科秘诀奇书的神秘面纱 祝由科秘诀奇书,在古籍领域可谓独树一帜。它是一部海内外罕见的钞本,共分为五册,封面分为乾、元、亨、利、贞五册。原碑已入御库康熙十三年御纂十三科内,这足以证明此书成于清初之前,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祝由科秘诀奇书不仅在历史年代上引人瞩目,其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书中包含了丰富的古代优秀文化知识,古老的谚语、俗语、习惯和文化传统等在其中...
古籍善本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明嘉靖六年彩绘本 色彩鲜艳明快 人物形象生动 《雷霆玉枢宝经》《雷经》《玉枢经》

17
一、惊世瑰宝现世 明嘉靖六年彩绘本《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的意外发现,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璀璨烟花,瞬间吸引了各界的目光。这本古籍的出现,仿佛是从历史的长河中悄然浮出的神秘宝藏。 据记载,《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又名《雷霆玉枢宝经》《雷经》《玉枢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北宋末或南宋。而明嘉靖六年的彩绘本更是珍贵无比。全书共 137 页,总容量约...
历代书法

(唐)欧阳询《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北宋庆历年间惊现残碑,范雍为何痛心疾首?

18
历史迷雾中的身世之谜诞生背景唐朝初期,天下刚安定,佛教兴盛,各地有许多寺庙,且常出高僧大德。化度寺乃著名寺庙之一。僧邕禅师在该寺庙专心修行,一生努力深入研佛法,亦积极结纳善缘,故深受众人敬重。他离世后,化度寺为铭记其功绩与精神,决定立石碑纪念他。当时李百药在朝廷中是极有学问且擅写文章之人。因寺庙之请,他精心撰碑文。李百药出身名门大族,历经隋唐两朝,学识渊博。...
赞 (0)阅读(421)浏览/下载
历代书法

赵孟頫 行书《子昂大学》他在元朝时期如何保留汉族文化精髓,并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艺术与学术财富?

18
宋室之后,才情初绽赵孟頫在南宋理宗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他虽是皇族,但没完全享到荣华。在他年少之时,便展现出了卓越的天资,读书能够过目成诵,为文提笔即可立就,对于书画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自幼年起便勤奋研习,其才华在吴兴当地已然小有声名。 14岁时,他凭借家族的恩荫得以补官,担任真州司户参军,不过随着南...
赞 (1)阅读(439)浏览/下载
历代书法

唐 褚遂良 楷书《伊阙佛龛碑》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更见证了初唐宫廷最激烈的权力角逐

20
在河南洛阳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伊水东西两岸的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古称“伊阙”隋唐后习称龙门。龙门石窟西山宾阳中洞和宾阳南洞之间的崖壁上,矗立着一块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的唐代碑刻,这便是被誉为初唐书法代表、中国石窟寺中最大摩崖碑刻的伊阙佛龛碑。 这块碑文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写了,谏议大夫褚遂良承担书写任务了。碑上的文字分为三十二行了,每行包含五十一...
赞 (0)阅读(478)浏览/下载
历代书法

(东晋)王羲之 小楷《佛遗教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含蓄收敛、稳健平和

9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以精湛的技巧、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更在书法艺术的审美和哲学深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世尊称为 “书圣”。他的代表作《兰亭序》,以流畅自然的笔触、均衡和谐的布局以及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展现了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佛遗教经》,全称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由姚秦时期的鸠...
赞 (0)阅读(412)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近代 陈少梅 《仿刘松年松泉图》清逸淡雅、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

24
一、作品概述 陈少梅生于 1909 年,福建漳州人,是天津美术学校校长,同时任天津美协主席。他的绘画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作品充满古意。 在涯中,《仿刘松年松泉图》具有重要地位。陈少梅年少成名,十七岁成为画坛骨干,二十出头已是天津画坛领袖。他的作品被大量收藏,尤其传统山水画和人物画备受青睐。此幅作品展现了陈少梅精湛的绘画技艺,对树的描绘细致入微,结构、层次、前后...
赞 (0)阅读(433)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北宋 张先 《十咏图》传世孤品 吴兴南园美景 人物儒雅风流 气氛轻松愉快 太平盛世

26
《十咏图》作为北宋画家张先的唯一传世画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十咏图》创作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 年),当时张先已 82 岁高龄。 张先出于对父亲的怀念,翻阅父亲生前诗作,其中一首七律《吴兴太守马大卿会六老于南园人各赋诗》的最后两句 “它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 触动了他,成为他创作《十咏图》的引子。 在这样的创作契机下,张先开...
赞 (0)阅读(407)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卷》典雅、富丽、精致的全景青绿山水画杰作 绢本

26
一、作品概述 (一)基本信息 《江山秋色图》是南宋画家赵伯驹创作的绢本设色长卷,纵 56.6 厘米,横 323.2 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历史地位 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复兴,《江山秋色图》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是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青绿山水的国宝级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点、创作思想和艺术风尚。 赵伯驹,中国...
赞 (0)阅读(337)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明 唐寅《溪山鱼隐图》全卷绢本30.0×610 画风苍古 设色明艳 笔墨清雅 揉合南北二宗

25
《溪山鱼隐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水墨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卷纵约 30 厘米,横约 610 厘米,堪称唐寅传世作品中技法精湛的一幅。描绘了隐居山水之间的场景,有松树、枫树,瀑布泉水相互掩映,溪岸的石间错落着茅舍水榭。 《溪山鱼隐图》从透过一处松枫间的湖水展开,江水荡漾,山石耸立,树木成荫。江干岩岸,杂林疏朗,渔舍水榭坐落于丹枫之中。 画...
赞 (0)阅读(407)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北宋 赵佶 《瑞鹤图》极尽自然俊丽之美 “中式美学” 巅峰境界 绢本 51X138

24
北宋政和二年(公元 1112 年),元宵节刚过,汴京的热闹氛围尚未消散。此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一群仙鹤,它们在皇宫宣德楼上空盘旋,久久不散。宋徽宗目睹此景,认为是祥瑞之兆,于是欣然命笔,绘下了这幅《瑞鹤图》。 《瑞鹤图》采用平视的视角展现,画面中共有 20 只形态各异的仙鹤。其中两只站在宣德楼的左右两边,犹如护卫一般,剩下 18 只和谐地排布在空中,翅膀大多展...
赞 (1)阅读(453)浏览/下载
历代国画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22
一、画作传奇之始 董源生平及艺术成就 董源(约 923~962 年),又名董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曾任南唐北苑副使,故又称 “董北苑”。他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 “披麻皴”。董源的绘画影响深远,为 “南宗” 山水画重要代表,与李成、范...
赞 (0)阅读(378)浏览/下载
古籍善本

《芥子园画传》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部奇书 图文并茂、技艺结合,雅俗共赏,纳尽生活情趣和美学

17
一、芥子园画传:中国画的奇书 《芥子园画传》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部奇书,其影响力贯穿了几个世纪。它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图像宝典,实至名归。 自清初出版以来,《芥子园画传》成为了无数绘画爱好者步入画坛的启蒙之书。它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丰富的内容,以图谱为主、文字为辅,为初学者提供了系统而完整的学习方法。全书从用笔方法到构图造型,从创作示范到章法布局,细致入微,...
赞 (0)阅读(465)浏览/下载
历代书法

(宋)米芾 行草《德忱帖》“八面出锋” 的独特笔法

6
《德忱帖》是米芾著名的《草书九帖》之一,作于元符二年(1100 年)五月四日,时米芾 50 岁,在涟水军任上。此帖为致葛德忱书札,尺寸纵 25.4 厘米,横 78.6 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是米芾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犹如一颗书法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气韵与节奏 《德忱帖》自始至终,气韵十分流畅,下笔如飞,痛快淋漓,毫无顾忌,点...
赞 (0)阅读(447)浏览/下载
历代书法

(明)文征明 行书《咏花诗》超脱世俗、孤高自守的心境

7
文征明的《咏花诗》创作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年),此时他已达 86 岁的高龄。从时代的大背景来看,明代中期文化氛围呈现出多元且繁荣的态势。在思想领域,心学逐渐兴起,对传统的程朱理学产生了一定冲击,人们的思想更加注重内心的感悟与个性的抒发,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了文学艺术创作,使得作品在表意抒情上更为细腻且多元。 社会环境方面,江南地区作为当时的经济重心,工商...
赞 (0)阅读(479)浏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