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

历代书法

抒情书法的五大高峰

5
抒情书法, 有书家名字的书法作品, 以《兰亭集序》为第一。 因为它洞察了生命的短暂, 顺应规律而得到解脱的人生智慧。 山川秀丽,百姓疾苦,个人悲欢, 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第二个高峰是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因为作者下笔时忘记了技巧, 直抒胸臆,不知自己在写字。 动乱、哀病,生死无常都同时喷射了出来, 形成高度修养与即兴灵感的完美结合。 第三个高峰是 杨凝式...
赞 (0)阅读(2)
历代书法

大寒,谁人壶上写春诗?

16
唐代 长沙窑“春水”诗词壶 也是这样的 大寒之夜 梦回大唐 白居易问刘十九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而那时的李白 醉不认醉一壶壶豪饮 大喊主人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围炉同饮者不知何人 面热耳酣醉眼惺忪之际 竟误以为春暖将至 提笔在壶上写下这样的春诗 春水春池满 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 春鸟啼春声 …… 唐代 青釉谚语壶 唐代 长沙窑...
赞 (0)阅读(2)
历代书法

欧阳询小楷《佛说尊胜陁罗尼咒》

8
欧阳询 唐张怀瓘《书断》中说: “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 朱长文《续书断》卷上《妙品》云: “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庭浄之风。” 宋苏轼《东坡集•论唐六家》云: “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揩。” 欧阳询小楷刻本 《佛说尊胜陁罗尼咒》 欧阳询《佛说尊胜陁罗尼咒》 全图
赞 (0)阅读(3)
书画知识

古代钱币上的书法艺术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货币体系中出现了石贝、贝币、铁贝、铜币、银币、金币、纸币等。收藏和鉴赏钱币,不仅会使人惊叹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更会被钱币上多姿多彩的书法所折服。而通过品析古钱上的书法,既可加深对中国货币文化的了解,又有益于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钱币的特征,从而提高对钱币的鉴赏水平和识别能力。 开元通宝 篆隶(唐代)欧阳询手书   纵览...
赞 (2)阅读(77)
历代书法

从金农到赵之谦 楹联里的清代书法

22
  楹联为何在清代异军突起并成为众多书家表现的媒介?楹联的兴起对当时书坛具有什么影响?   金农 隶书七言联《殷勤但酌杯中酒 豁达长推海内贤》   扬州八怪   无论学识还是书画创作之境,金农(1687—1763)理当尊居“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早年问学于何焯,他的成就主要来自于苦读不辍,以致业精于勤而识见不凡。在书法创作上,金农更是迥立高标、独树一帜。...
赞 (2)阅读(174)
历代书法

启功草书写经,不多见!

40
启功草书《临黄庭内景经》 临帖是中国人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启功作为书法大家,对前贤法书的临习,自童蒙至垂暮,凡八十余载从未间断。有些碑帖先后通临达数十遍。所临品类之众,数量之多,真可谓前无古人。此《临黄庭内景经》作为启功先生的临帖佳作之一,被收录于《启功临帖册》中。
赞 (0)阅读(70)
历代书法

不写一手好字 还真不敢做民国大军阀

18
  民国,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是一个人物鹊起的大变革时期。而一提到民国军阀,我们总是联想到粗野土匪、混沌枭雄,而事实如何,难以评说。不过我们所知道的是,他们大多写得一手好书法。   阎锡山   阎锡山,是一位的倍受争议大军阀,热心书法。阎氏书法俊逸,有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的影子。先看看其代表作品   阎锡山是在吸收了何之笔法,结字等技巧后又有自己的追求及风范...
赞 (0)阅读(78)
历代书法

董其昌作品赏析 董其昌书法欣赏

4
  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纸本。纵27.2公分,横1072公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于明万历46年所书,时董其昌年64岁。其书艺已臻于成熟,故笔法流畅,气韵古淡潇洒,在董氏传世的书法中可为上品。   董其昌《杜甫醉歌行诗》,行书,绢本。横301厘米,昆山昆仑堂美术馆藏   《草书扇面》董其昌书。纵15.5公分,横47.7公分。荣宝斋藏。此帧扇面书法写...
赞 (0)阅读(66)
历代国画

下雪时古人在做什么?寒江钓雪图(画雪景、雪景山水图)

23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是冬日里的第二个节气。古人所说的“大雪”节气是指天气更冷了,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过了大雪,雪往往下得更大、范围也更广,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在中国画中,雪景图是最受画家喜爱的题材之一。雪后的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雕饰的痕迹,千姿百态,随物赋形,令人心...
赞 (0)阅读(85)
历代国画

秋分之美:壁画里的山水与稻田 已悄然入秋(敦煌)

10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今天是秋分,“秋分”与“春分”一样,是我国古代先民最早确定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主要的“四时八节”之一。从这一天起,秋之高远明净登场,木樨清露,别有微凉。古代艺术里的秋分,无论是敦煌壁画,还是赵孟頫的《鹊华秋色》,都有着一种动人的诗意、悠远。    秋...
赞 (0)阅读(95)
历代国画

历代名迹里的大暑清凉(水墨名画)

31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节气。“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古人在这一节气前后,不仅民间有饮伏茶、烧伏香等消暑良方,在历代书画中的高士、文人也不乏消暑之法。他们或长夏掩关、澄怀静坐,或槐荫高卧,或取前贤法书名画、碑帖尺牍,时一展观,怡然终日而不知倦。   值此庚子消夏之季,“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故宫六百年鉴赏”系列本期特别呈现两岸故宫所藏...
赞 (0)阅读(95)
历代国画

赵之谦——菊之“植”觉

4
清 赵之谦程守谦 合作 菊花博古图轴 97.6×47.2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赵之谦的菊花“植”觉。“海上画派”先驱人物赵之谦,会稽人(今绍兴),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以书、印入画,创“金石画风”,具南田写生之意、李鱓筋骨之趣,更有石涛无法之法,每画植物都带有极强的植物质感,故为“植”觉。上海博物馆藏《赵之谦程守谦...
赞 (0)阅读(77)
历代国画

余省《种秋花图》秋时种菊之奇

3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有“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之说。唐代王维的花卉就有四时不分同时齐放的表现。南宋陈郁认为:“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惟难”。这些学说,很早就为后人辨析中国画的奥秘提供了途径。 然而,在面对具体作品分析时却会遇到障碍,因为观众习惯于从常理、从一般生活经验去认识对象。清代画家余省的《种秋花图》,就有待我们赏析时从另一扇“窗户”...
赞 (0)阅读(74)
历代国画

宫廷里的 解暑地摊——明佚名《夏季货郎图》

7
明 佚名 夏景货郎图 186.4×104.2cm 绢本 立轴 设色 故宫博物院   4月上旬,笔者参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在一个不起眼的拐角,场景复原了李嵩《市担婴戏》图里的货架,各色物件凌乱摆放在一货架之上,玩具脂粉、日用品、雕版书籍经卷,甚至还有小动物玩偶,生活气息浓郁。笔者联想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着多件《货郎图》,历元明清,四季皆有,映射着...
赞 (0)阅读(68)
历代书法

一个颠覆认知的发现 —— 书法神帖里的 “错字”,真不是古人写错了?

7
您敢相信吗?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的王羲之《兰亭序》、褚遂良临终绝笔《阴符经》这些传世神帖,竟被发现藏着 “错别字”?有人说这是古人提笔失误,也有人称是书法创作的 “特殊密码”,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华 5000 年文明孕育出的书法艺术,从篆隶到行楷草,每种书体都承载着时代印记。可近期书法爱好者圈里炸开了锅:有人逐字比对经典碑帖时发现,不少家喻户晓的作品...
赞 (0)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