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网友说:“抽着中华烟、喝着茅台酒,神仙看了不羡慕”,相比中华烟,茅台酒的价格要贵得多,不少人把它作为身份的象征,甚至把空酒瓶、空盒子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但一直以来我们似乎忽略了很明显的一件事,那就是“贵州茅台酒”这五个字的到底是谁写的。

毕竟这可是被誉为“中国最贵书法”,它的作者是一位知名度并不高的书法家——麦华三。麦华三,1907年生于广州番禺一户书香家庭,他幼年时便在父亲指点下学习书法,进入私塾后,又得到了更为专业的教导。麦华三早期的字受刘墉、何绍基影响较大。

1938年,他从广州大学文学院毕业,立即投入书法研究工作,编写《中国书法艺术》一书。日军侵占广州时,麦华三来到香港,主编《书法》研究月刊。后又回到广州大学任教,写成《书法源流》。抗日战争胜利后,麦华三兼任中华文化学院副教授。
1949年麦华三被聘为华南联合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为中山大学鉴定历代碑帖,编纂了《王羲之年谱》。1961年调任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中书协成立后,他还担任过理事和广东分会的“二把手”。

1985年,贵州茅台酒在多方考虑下,决定请麦华三先生为本厂书写商标名,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应允下来,于是,便有了几乎家喻户晓的这五个字。有人将麦华三的“贵州茅台酒”、陈烟桥的“中华”香烟、郑孝胥的“交通银行”和郭沫若的“中国银行”并称“中国近代以来最经典的四大商标”。
“贵州茅台酒”五个字以行楷写就,灵巧且不失庄重,比一些榜书题字更具美感,同时也顾及到了识读,雅俗共赏,艺术性与实用性做到了和谐统一。笔法精劲中见温润,多取法《灵飞经》和赵孟頫、董其昌用笔,起笔藏露结合,笔锋触纸即转中锋,比刻意追求“古拙”的书家多份精准。

转折处方折带圆,结字呈方正匀称,中宫紧凑,四周笔画舒展,空间控制力强。弱化欹正变化,避免过度夸张,确保识别清晰,以晋唐小楷的笔法确保艺术品格,用标准化结字适应商业标识的传播需求,笔画清晰无缠绕,结构稳定见精谨。
麦华三五体皆能,他的小楷、行书用笔工致严谨,笔笔有来处,商承祚曾评其“书风精严,得古人正脉,又能应世需而不变其本”,恰说明其在坚守传统笔法、结字规范的同时,又能让书法走出书斋,服务于大众生活。

书画古籍爱好者可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此页面末尾下载。 |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贵州茅台酒的商标题字,原来是由他所写,被誉为“最值钱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