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朝鲜的银字楷书,通篇闪闪发光,完美无瑕,令丑书者汗颜不已

古人抄写典籍,除了练习书法,还有祈福、发愿之用,譬如武则天时期,就挂起一阵“抄经”之风,当时为母祈福,武则天专门选出一批工匠,入宫抄写经书,由此“写经体”诞生,帝王喜好,朝野自然追捧,故而刮起一阵“抄经之风”,自此也算是真正打开,书法界的抄经风潮。

除了唐朝,元朝也流行抄写经书,虽然元朝乃是少数民族治朝,但是人们对于书法和经书的学习,颇为深入、痴迷,比如忽必烈曾珍藏着,一卷用朱砂抄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著名的“元书盟主”赵孟頫,也有诸多的经书传世,《小楷道德经》、《泥金孝经》等。

其中《泥金孝经卷》乃是用金粉掺入墨汁,从而写成,金光璀璨,据说夜里还会闪闪发光,十分华丽俊美,这一创作书法的风貌,不仅国内盛行,当年还传至朝鲜,亦用金银创作书法,忠烈王王昛在位期间,曾发愿写出一卷,银字的经书,这也是朝鲜仅存的“银字楷书”。

通篇闪闪发光,完美无暇,忠烈是元朝给他的谥号,因其娶了忽必烈的女儿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由此可见,无论是书法,还是其他文化、艺术,彼时均有交流和影响,因此元代朝廷,采用名贵的笔墨纸砚之风,亦是传到此处,被其采纳。

先看纸张,采用一种名贵的绀纸,即为瓷青纸,这是用靛蓝染色的纸,因为材料昂贵,往往都是王公显贵才用,多在发愿时,用以抄写经书,至于墨汁,加入银粉略带一点金粉,字字闪耀,这种奢华的用材,不仅把书法之美,衬托的更鲜明,同时也彰显君主的不凡气质,这是普通书法家,无法呈现的。

并且卷中书体,融合几分唐代“写经体”的气息,更显华美,笔锋提按精准,线条如“刀裁玉缕”,横画起笔藏锋含蓄,收笔顿挫如钟磬余音,竖画垂露饱满,悬针轻利,毫无程式化的匠气,端庄典雅,冲和流美,不夸张的说,这种水平和美感,足以匹敌赵孟頫。

如此标准、精美的楷书,不逊于明清,以及近代的书法家,尤其令自吹自擂的“丑书者”汗颜不已,与这幅作品,相似的法帖,还有一幅千秋太后皇甫氏,这是用金粉所写,统和二十四年(北宋景德三年),命“抄经生”崔成朔所写,《大宝积经》,现藏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您对朝鲜的“银字楷书”,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书画古籍爱好者可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此页面末尾下载。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看看朝鲜的银字楷书,通篇闪闪发光,完美无瑕,令丑书者汗颜不已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毕竟写作不易,网站运维花费不少,为了确保能够持续提供资料与文章,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