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知识 第6页

中国画如何去俗?

清 石涛 清湘杂画册 “俗”与“雅”相对立,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对审美范畴。在绘画审美中,“俗”被视为病。宋韩拙提出“唯俗病最大”,于是“俗”被归为否定属性,一直沿袭至今。历代画论中不乏论脱俗者,明钦抑《画解》、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清石涛《画语录》等均有专章,且论述较为系统。画如何脱俗?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习方式上,脱平庸匠气之俗 庸者,...

画家与承传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中国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而氏族制度绵延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自然便会有许多艺术流派是以家族的形式进行传承的,而“艺术世家”也便成了一个很高大上的词。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历史上有些大家确实有世家背景,如唐人李昭道,官至中书舍人,继承家学。其父李思训曾任右武卫大将军,画作极为超绝,独树一帜。李昭道能变父之体,有所创新,造诣精深,因...

行书章法变化五要素

行书的章法较楷书的章法复杂得多,行书可分为字字独立的行书,如《兰亭》、《韭花帖》等,典型的是《韭花帖》,由于字距行距较大,使人视觉易于集中到单字上来,这类行书追求单字内的完美,字的大小变化含蓄,字与字之间呼应含蓄,行轴线变化不大,这类行书有静气,更为灵空平淡;另一类是夹杂草书、字的大小变化比较大的行草书,如《祭侄稿》、《箧中帖》等。 这类行书字距小,行距大,...

书法妙语20条,条条走心!

(晋)王珣《伯远帖》 西方人善舞蹈,中国人精书法,中国的「书法」之道,是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段中,最彰显天才和功力的一种灵智行为。 ——木心《鱼丽之宴》 (晋)王羲之《得示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 (北宋)苏轼《太虚诗帖》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

内行人是怎么欣赏书法的?

在很多人看来,书法高深莫测,觉得是内行人的事,其实,书法是全中国人的事,你可以不写书法,但要会欣赏书法。书法欣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一概而论,但书法欣赏仍有其基本规律可循,亦非“玄学”之术。 笔者以为,欣赏书法是书法在人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因此,必先“识形”,次而“赏质”,再而“寄情”,三步逐行,渐入佳境。 第一境,识形 书法是线条形象的艺术,...

书法的基本功,到底是什么?

有很多人说:楷书就是书法的基本功。这个说法对吗? 想要说清楚书法的基本功是什么,先了解一下书法中的书体、要素和技法的关系。 首先,书法有五体:篆、隶、楷、行、草。另外,书法的要素有三个:点画、结字、章法。要良好的实现这个三个要素就要使用一系列的技法。 五体的各个体的创作中,三个要素的运用是不一样的,而且要实现这三个要素所使用的技法也不同。因此,确切地说,合理...

清丽淡雅,别具一格:评邹一桂的书画艺术

邹一桂(1686—1772年),字元褒,号小山,又号二知、让卿,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曾先后任职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后进京为官,任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及礼部侍郎。以书画闻名,而深受皇帝赏识,出入于宫廷,并经常奉旨作画。曾奉命作《洋菊谱》,绘宫内栽种的一百种洋菊品种,是一位有官职的宫廷画家。《清史稿》卷三O五有传。   ...

书法有3怕,克服了一步一个台阶!

一些朋友平时很喜欢书法,发奋坚持练字多年,平时把写好的书法作品发到群里让大家看,结果非但没有人表扬,结果还让人指出了不少缺点。 然后就是自我怀疑:难道我就是传说中的练字蠢材吗?难道真的没有进步吗?那么大家平时练字在没有明师指点的情况下如何自我修正呢?下面介绍三个办法。 1、怕隔月 自己写的字一时半会看不出好坏,这个是每个书法爱好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为什么呢?因...

王羲之的书法,应该怎么学?

提到王羲之,大家都会想到他的行书书法,以及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行书也在魏晋时期达到了顶峰,因为出了“书圣”王羲之,从此之后,后世学书法行书是必学王羲之的。 行书是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过渡字体,算是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魏晋时期,常用的书写体既不是楷书也不是草书,而是比较规整的隶书,而在隶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就是早期的行书。 王羲之是行书这...

把这些字法参透,书法一定精彩!

学习书法,绝对不是临了几年帖就觉得可以了,很多人写了很多年,字写得还是不怎么样,就连最基础的楷书,一旦脱帖,就像离了娘的孩子,感觉无所适从。其实,书法学习还是有规律、有诀窍可循的,理解了结构运用之法、整体布局之妙,写起来会更得心应用。以下解读书法16种字法,如能理解的话会对创作有很大帮助,若是悟透了并熟练运用,写字一定非常精彩! 一,空间 1、疏 笔画少的字...

山水画的几种构图方法

构图在中国山水画中尤其重要。只掌握熟练的笔墨技巧,没有成功的构图,是画不出好作品的,只能说是笔墨技法的演练,不能成为作品。什么是构图?就是传统中所讲究的章法。 要将繁琐而复杂的山川、树木、云水等自然景物,表现在小小的画面上,成为优美的绘画艺术作品,如不能反复琢磨、精心组织,没有取舍与提炼,就会形成杂乱无章的局面。为避免杂乱,作画之前,先将自己想要画的若干景物...

浅析中国画的雅与俗

欣赏中国画的时候,常听人说到“匠气”、“俗气”等语汇,这属于雅与俗的理论。在古画论里如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中,有“画忌六气”的说法。六气是哪六气呢? 一曰俗气如村女涂脂,着花衣花裤,见之令人作呕,也叫庸俗气。 二曰匠气也叫市井气,无笔法墨法,虽工细而无力无韵,如工艺品中的画面非常甜俗。 三曰火气也叫霸悍气,用笔剑拔弩张,似乎苍老,习气纵横,着色艳丽。 四曰...

运笔10问,绝对受用!

一、怎么运笔? 运笔必须用腕运。五指攥住笔管,使笔管直立不动,全用腕力使手活动,笔管随着手的话动方向来回运转,这就是“腕运”。 二、为什么不可以用指运笔? 用指力去拨动笔管,笔管就不能保持直立不动,笔管的活动范围也非常小,写小字还可勉强对付,写中楷、大楷以及再大的字,就无法运转了。而且,用指力运笔,笔不踏实,写出的字也是虚浮无力的。 三、以腕运笔,腕的姿势应...

千古不易的笔法规律!

神秘的笔法 1、神秘的笔法 唐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有一节《传授笔法人名》,这样记载:“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瑷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授于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

欧阳询的“短笔画”、“横对应”和“倚侧”

欧阳询留下了很多书法作品,欧体楷书中,论精到者,当推《九成宫醴泉铭》,在很多方面,会给学习楷书的人有很大启发。 一、“短笔画” 欧体楷书大特征是严谨,且有长大笔画向外伸展,由于出色的结构处理,又不失“灵动”。 灵动从何而来?小巧的短笔画起了很大的作用。 试作分析:     比如“雲”,上面四个小点和下面的撇提、点,写得极短;“蔽”除了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