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图》采用了中国山水画典型的三段式结构:近景、中景、远景,层层递进,层层铺陈。范宽借此结构不仅营造了空间感,也建立起情绪的递进,从感知到理解再到领悟,仿佛观画本身就是一次心灵的登山。
最下方的巨岩给人一种压顶之势,其厚重与坚实是整幅画的根基。这些岩石非单一轮廓,而是多层线条交叠,通过短促笔法塑造出立体感和岁月感,仿佛是时间沉积的形象。这种手法体现了宋代画家对“形神兼备”的追求。
中景的旅队是动静之间的枢纽。旅者缓步前行,面对未知的山岭,他们没有回头,也无须多言。这种从容而坚定的姿态给观者带来一种宁静而持久的情绪感染力,也使画作从纯风景跃升为叙事空间。
远景主山几乎超出画幅,它的顶部仿佛隐藏在不可见的天穹中。这种“不可至而思之”的表达方式,是中国美学中重要的“意境”构建。范宽用笔墨搭建出超越现实的场景,引导观者沉入画境,从外部自然进入内在心灵。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岩石如铁云雾如纱构筑起层层递进的心灵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