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国画 第9页

王翚《草堂碧泉图》

王翚《草堂碧泉图》,纸本,设色,纵89cm,横49cm。现藏于天津博物馆。题诗:雨过飞泉下碧湍,长松落翠草堂寒。何人解识高人意,溪上青山独自看。 王翚(1632—1717),清初著名画家,字石谷,号耕烟,又号乌目山人,晚称清晖主人。《草堂碧泉图》画境幽美,确为王石谷山水之精构。说其“幽”,除却意境,更指题诗中体现出的“幽情”与雅意。 大凡古代的文人雅士,纵然...

赵佶《鸲鹆图》轴

赵佶《鸲鹆图》轴,北宋,纸本,墨笔,88.2cm×52cm,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鸲鹆图》写古木奇松之姿,鸲鹆相斗之趣。鸲鹆就是民间说的“八哥”,性好斗。这幅画是用墨笔在纸上作画,与绢本工细画风迥异。构图新颖,造型典雅,格调清逸,气象不凡。款题:“天下第一人”。 宋代是中国绘画在写实技巧上全面成熟,并由成熟向精微细致发展的阶段,也是花鸟画发展的全盛时期。宋徽...

陈洪绶《吟梅图》

陈洪绶《吟梅图》南京博物院藏 北京画院《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示了3件陈洪绶的作品,《听琴图》《策仗图》《吟梅图》,其中《吟梅图》藏于南京博物院,作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为其典型的晚年佳作。 陈洪绶(1598——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悔迟,诸暨人(今浙江人)。早年受业于著名学者刘宗周、黄道周门下。明灭后,为躲避清兵,一度在绍兴...

齐白石《凌霄花》

咏凌霄花 贾昌朝 〔宋代〕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董源《溪岸图》

董源(生卒年不详),字叔达,江西进贤人,在南唐朝担任北苑副使的官职,他擅长山水画,常用披麻皴和点苔法,用平远法,绘画江南一喧的山色风光,他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与另一位画家巨然和尚并称“董巨”。 又与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溪岸图》,传为五代董源所作,绢本设色,纵220.3厘米,横109.2厘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入编《宋画全集》第六卷。 在中国...

张大千《夏山图》

张大千《夏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97×48 cm 题 识:巨然苍苍茫茫大而能秀,仲圭山樵各得其一体,遂以名世。戊子十月拟夏山图,似光润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张爰。 作此《夏山图》时,张大千年50岁,其以古法入画已臻纯熟老辣之境,博采各家之长,具宋元风范又自出新意。大千一生交游甚广,此画上款“光润仁兄”即为卢郁文,卢氏曾任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秘书长,而经常往来上海...

蓝瑛《竹石图》

蓝瑛《竹石图》水墨纸本 立轴 1625年作 款识:乙丑秋八月,画于云门之石桥西畔。钤印:蓝瑛之印(朱) 蓝氏田叔(白) 蓝瑛《竹石图》水墨纸本 立轴 1625年作 款识:乙丑秋八月,画于云门之石桥西畔。钤印:蓝瑛之印(朱) 蓝氏田叔(白) 鉴藏印:黄之蔚字文伯号郁岩。 (责任编辑:zgshw)

蓝瑛《临大痴山水图》卷

明代蓝瑛《临大痴山水图》卷 明代蓝瑛《临大痴山水图》卷,纸本设色,58.58×962.98cm,美国芝加哥艺术陈列馆藏。 蓝瑛绘画特点是用笔有顿挫,以疏秀苍劲取胜。善写秋景。在题款中,常署仿某家之作,如“仿张僧繇”、“法荆浩”、“仿李成”、“用云法”等,实则所画都是自己面目。 明代蓝瑛《临大痴山水图》卷 《临大痴山水图》卷,山峰连绵不绝,山体峻秀,树木葱笼;...

蓝瑛《古木文禽图》轴

明代蓝瑛《古木文禽图》轴 明代蓝瑛《古木文禽图》轴、纸本,设色,纵147cm,横48.5cm。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自题:断岩古树老霜华,挺羽文禽错认花,啼到烟消声寂寂,残霞相映日初斜。甲戌秋八月蓝瑛。钤印:蓝瑛之印(朱)田叔(白)。“甲戌”即1634年,时年蓝瑛49岁。绘霜叶秋禽,一红树自左下出枝,曲劲而上,配以竹枝疏叶,一禽栖于枝上,挺羽啼叫。 明代蓝瑛...

蓝瑛《北垞霜林图》

明代蓝瑛《北垞霜林图》 明代蓝瑛《北垞霜林图》,设色绢本,立轴,105.5×34.5cm。 款识:北垞霜林。定九辞兄属余画辋川图,因吴绢之窄,画法李成,只作辋川其一以应之。蓝瑛。 钤印:瑛(白),田叔(朱)。 签条:蓝田叔辋川庄图神品。徐青霞鉴藏,顾鹤庆题签。 鉴藏印:宗元鼎印(白) 说明:宗元鼎上款,顾鹤庆题签。 明代蓝瑛《北垞霜林图》 《北垞霜林图》从风...

石涛《山水清音图》

石涛《山水清音图》,立轴,水墨纸本,102.5×42.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石涛,明末清初僧人画家。工于诗文,擅绘山水、兰竹、花草及人物。其笔情纵恣凝炼,独具创新,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极大。与清初画坛朱耷、髡残、弘仁合称“清四僧”,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等。 款识:山水清音,石涛济。题跋:真州元贡夫收,丹徒王文治鉴。作者印:膏肓子济、搜...

杨叔谦《荷亭消暑图》

元 杨叔谦 荷亭消暑图 作品鉴赏 杨叔谦,善画,与赵孟頫同时。延佑五年(1318)作农桑图,赵孟頫题诗以献,称旨。 著录:《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卷十六”。 裱边签南有居士即缪日藻(1682-1761),字文子,号南肖居士。召陵(今河南郾城)人。康熙进士,官至洗马,善鉴别书画,著寓意录。 题跋:元杨叔谦荷亭消暑图真迹吴湖帆题。元人杨叔谦擅人物山水画,惟传世者...

蓝瑛《秋山观瀑图》轴

明代蓝瑛《秋山观瀑图》轴 明代蓝瑛《秋山观瀑图》轴,153.4×43.2cm ,绢本设色,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藏 款识:法李咸熙画于写云居,蝶叟蓝瑛。 钤印:蓝瑛之印(朱),田叔氏(白)。 此画用北宋画家李成(919—967)之法,绘山林秋景,红树苍松。山中瀑布高悬直下,水流飞溅,两逸士相背坐于松下岩边观瀑听泉。画面明净,含蓄隽雅,虽无具属年款,但从笔墨判断,...

蓝瑛《桃花渔隐图》轴

明代蓝瑛《桃花渔隐图》轴 明代蓝瑛《桃花渔隐图》轴,绢本设色,189.6×67.8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自题:“桃花渔隐。法赵松雪画,拟似顾公翁兄长立粲。乙未二月朔。蓝瑛。”钤“蓝瑛之印”白文印、“田叔父”朱文印。“乙未”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作者时年71岁。 明代蓝瑛《桃花渔隐图》轴局部 明代蓝瑛《桃花渔隐图》轴局部 明代蓝瑛《桃花...

石涛《忆金陵》册页

石涛(1642—1707年)为明宗室,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出家后法号元济、原济等。在中国书画史上,石涛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影响巨大。 禅宗高僧“苦瓜和尚”石涛提出的“一画论”,确立了自己的艺术观。“万法归一”、“一生万法”、“一真法界”与道家“道生一”相契合。“一画”是万物之本根,是对天地万物最高的抽象与提炼。“一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