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下方下载。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1张

边寿民(1684年—1752年)

边寿民(1684至1752年),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江苏山阳人(今淮安区),晚号苇间老民、绰翁、绰绰老人,清代著名画家。曾考中秀才,善画花鸟、蔬果和山水,尤以画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其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极尽飞鸣、食宿、游泳之态。泼墨中微带淡赭,大笔挥洒,浑厚中饶有风骨。又善以淡墨干皴擦小品,更为佳妙。因他画芦雁,称其所居名”苇间书屋”。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2张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3张

边寿民于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了苇问书屋。此书屋位于淮安旧城东北隅梁陂桥附近,四面环水,芦苇丛生,人迹罕至,却有往来雁群停留栖息。尤以秋季为胜,秋水澄碧,芦花冷白,蓼花透红;有屋数楹,还有专供绘画的小亭,专设玻璃窗户,观察鸿雁飞鸣、食宿、游泳的情态。边寿民得造化神机,创用泼墨法绘画鸿雁,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鸿雁的千姿百态,以至人称“边芦雁”。

正如他自己曾说过的:“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达到了“雁我两忘”的境界。苇间书屋先后有6位画家为之绘制《苇间书屋图》,50位文士为之题咏。金农调侃地说:“三分水,一分屋。菰芦声,秋雨足。中有人,媚幽独。时高吟,沧浪曲。破毛禽,晚争浴。画出来,黛五斛。”郑板桥笑言:“边生结屋类蜗壳,忽开一窗洞寥廓”。郑板桥赞扬:“画雁分明见雁鸣,缣缃飒飒获芦声。笔头何限秋风冷,尽是关山别离情”。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4张

秦祖咏在《桐阴论画》三编卷上称其作品:“翎毛花卉,均有别趣。泼墨芦雁尤极著名。所见不下十余幅,笔意苍浑,飞、鸣、游泳之趣,一一融会毫端,极朴古奇逸之致。芦滩沙口,生动古劲,有大家风度。”又称“泼墨芦雁创前古所未有”。并把边寿民的作品列为神品。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5张

边氏芦雁图形象生动,造型极为准确,摆脱了前人繁细的表现手法,删繁就简,形神兼备。他认为“画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并根据纸墨的特点,大胆落墨,昂示了其绘画上的深厚功力。寿民用写竹法绘芦苇,浓淡、枯润、疏密兼而有之,多以赭墨绘滩头、芦苇,雅淡有致,深得“遗貌取神”的妙趣。后有擅长芦雁的画家,如薜怀、程璋等人,皆仿“苇问居士大意”,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

边寿民佳作欣赏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6张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7张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8张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9张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10张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11张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12张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13张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14张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历代国画 第15张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

评论

6+6=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毕竟写作不易,网站运维花费不少,为了确保能够持续提供资料与文章,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