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简介
《幽篁戴胜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纸本设色画4厘米横362厘米这幅画描绘的内容十分简洁却极具韵味,图中绘有幽篁细枝,一只戴胜鸟停栖其上,正回首张望着,仿佛下一秒就要展翅欲飞,那姿态极为生动。
从笔法方面来看,此画做工规整且细致,在多个地方都运用了勾勒这样的技法,其画风既严谨又细腻,与此同时还留存着南宋院体花鸟画法所蕴含的韵味。
设色方面也是颇为讲究,整体清雅和谐,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再加上简洁明快的构图,使其成为赵孟頫花鸟画中的精妙之作。画中的戴胜鸟采用工笔手法绘制,勾染结合,局部运用丝毛法,颜色以淡墨色为主,背部罩以淡赭黄,局部重色的翎毛染以花青,让整只鸟看起来羽毛丰满,神采奕奕。而鸟后的竹枝及竹叶均以双钩画成,用笔密而不乱,工中带写,笔法精致且富有变化,尽显画家功力,竹枝挺拔秀逸,繁密却笔笔有力,富有弹性。
创作背景
赵孟頫处于宋元交替的那个特殊时代,在这个时期,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等好多方面,都给她的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文化层面,当时文人画正处在一个发展变化的关键阶段,此前的文人画运动大多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而元以后文人画凭借成功的实践逐渐成为画坛主流,赵孟頫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他本身有着深厚的学养和功力,不仅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主张还把它和“不求形似”的士大夫画相结合,再融入“师法自然”的理念就此奠定了元代文人画的理论基础。
从社会环境来讲,赵孟頫作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经历了亡国之痛,原本有着大好前程的他,面对南宋的覆灭,心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他隐匿在平民当中,过着普通的日子,就好像那只停留在幽深竹林里的戴胜鸟一样,跟画里呈现的情形一模一样。但他内心始终,忘不了故国山河,所以常常借书画来寄托自己的愁思。“幽篁”一词本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文人画中竹子又是传统题材,象征着虚中、正直等中国文人的精神品格,而屈原也曾写过“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这样寓意身处幽深竹林、报国无门的幽愤之诗,赵孟頫的经历与之有相似之处《幽篁戴胜图》或许也寄托了他类似的情感,且从风格等方面推测应为其早年之作。
笔法画风
《幽篁戴胜图》在笔法画风方面极具特色,此画整体呈现出工整细致的特点,画家多处运用勾勒之法来塑造画面形象。例如画中的戴胜鸟,便是以工笔手法精心绘成,采用勾染结合的方式,局部还运用丝毛法,将鸟的形态刻画得细致入微。其颜色以淡墨色为主,背部罩以淡赭黄,局部重色的翎毛染以花青,使得整只鸟看起来羽毛丰满,神采奕奕,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画面中振翅飞出一般,足见画家深厚的绘画功力。
再看鸟后的竹枝及竹叶,均是以双钩画成。画家在绘制时用笔密而不乱,工中带写,笔法精致且富有变化,竹枝挺拔秀逸,繁密却笔笔有力,富有弹性,尽显画家在笔法运用上的高超技艺。整个画面的画风严谨细腻,还保留着南宋院体花鸟画法的遗意,既有着传统绘画技法的韵味,又融入了赵孟頫自身的艺术风格,工而不艳,细而不拘,既没有南宋花鸟画那种浓艳的弊端,又摒弃了北宋以来士大夫画逸笔墨戏的随意之态,在强调文人画重神情的同时,又兼顾了对形象的精准塑造,充分展示出赵孟頫独特的艺术追求。
设色构图
在设色这方面,《幽篁戴胜图》呈现出了清雅又和谐的格调。画面整个的色彩搭配得很合适,既没有特别鲜艳浓烈的,也没有乱七八糟一大堆颜色堆积着,主要是以淡雅的色调为主,营造出一种清新、超凡脱俗,宁静高雅的氛围,让人看了,好像能体会到那幽篁里面的安静与悠闲。
从构图来看,此画简洁明快,画家仅选取了幽篁细枝与一只戴胜鸟作为描绘对象,却通过巧妙的布局,让画面极具张力与意境。戴胜鸟停栖在竹枝之上,回首张望着,其所处位置与姿态同竹枝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简单的构图方式,很清楚地将主体凸显出来了,与此同时还给观赏者留下了足够多的想象空间,这样一来,就使得整幅画的韵味变得更为长久了。大家在欣赏这幅作品之时,可以沉浸在这个看似简单但却充满韵味的画面当中,接着便能够领略到赵孟頫花鸟画的那种独特魅力。通过这样的布局,视觉焦点得以强化,与此同时也给画面增添了深度与层次的感觉。观众在观赏的过程里,能够完全体会到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精髓,感受到画家那精妙的构思与表达。
外形描绘
在《幽篁戴胜图》中戴胜鸟的绘制堪称精妙。画家运用工笔手法对其进行绘制,将勾染相结合的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此处可适当停顿)局部还巧妙地运用丝毛法,使得戴胜鸟的每一根羽毛仿佛都有着独特的生命力。
从颜色运用上来看,其主体以淡墨色为主色调,背部淡淡地罩上一层淡赭黄,就如同给它披上了一件古朴而雅致的外衣,而局部那些重色的翎毛,则染以花青之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原本略显素雅的色调有了鲜明的层次感。通过这样细腻的设色与精巧的笔法,整只戴胜鸟看起来羽毛丰满,仿佛每一根羽毛都饱含着灵动的气息,神采奕奕,好似下一秒就要从那竹枝上振翅高飞,尽显生机与灵动,让人不禁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所折服。
与竹枝搭配
再看鸟后面的竹枝和竹叶,它们都是用双钩画出来的。画家在描绘的时候,用笔很细腻,但是一点也不乱糟糟的,在规整严谨的氛围里还隐隐透出写意的味道。那笔法特别精致,而且变化多样,把深厚的功力展现得特别充分。竹枝直直地挺立着,很秀丽飘逸,就算从表面看很繁杂,但每一笔都很有力,好像蕴含着无尽的力量,特别有弹性,就像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一样,不过又像是坚强不屈的卫士,一直稳稳地站着。
而这竹枝与戴胜鸟搭配起来,更是相得益彰。戴胜鸟的灵动鲜活与竹枝的挺拔坚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动一静,一柔一刚,共同构建出了一种和谐且充满美感的画面,让整个画作既有工笔的细腻严谨,又不失写意的自然洒脱,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展现出赵孟頫在花鸟画创作中对画面整体把控的深厚功底。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从宋元交替看文人画变革:赵孟頫《幽篁戴胜图》中竹子与戴胜鸟的完美结合竟有如此深意,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