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所有文章第7页

历代书法

赵孟頫楷书《淮云院记》

《昆山州淮云院记》为赵孟頫代表作之一。此帖是赵书成熟时期的大楷书代表作。书法风格以“唐楷”为主,同时也吸收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某些成分。变大德时期的扁阔厚重为清朗疏宕,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更为圆润精致,富有弹性。中国的楷书艺术,在唐代达到鼎盛后,逐渐失去在书坛的主流位置,直到赵孟頫出现后,楷书才得以复兴和延续。这是赵氏在书学史上的重要贡献。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
赞 (0)阅读(7)
历代书法

文徵明《自书诗帖卷》

文徵明《自书诗帖卷》 纸本 54.2×678.5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观驾幸文华殿。朝下銮舆幸讲堂。徐看天仗转东厢。翠旗拂柳宫墙绕。清跸穿云阁道长。千载明良真际会。九朝文物旧彛章。小臣澷厕夔龙后。仿佛还瞻日月光。 恭候大驾还自南邦。圣主回銮肃百灵。紫云团盖翼苍精。属车剑履星辰丽。先驾旗常日月明。十里春风传警跸。万方和气协韶韺。白头欣覩朝...
赞 (0)阅读(7)
历代书法

黄庭坚《惟清道人帖》

  黄庭坚《惟清道人帖》 纸本行书 29.3×31.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行间若幽谷之宽,字间似密林之紧,笔画横逸,如江河奔流,结体则欹侧生姿,左低右昂,峭拔之势跃然纸上,尽显山谷道人小行书之独特韵味,堪称其艺术生涯中一颗璀璨明珠。   《惟清道人帖》,诞生于绍圣元年(1094),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序章。其上,钤印累累,“缉熙殿...
赞 (0)阅读(8)
历代书法

胡小石 行书《陆游诗》

胡小石 行书《陆游诗》 镜心 水墨纸本 29.5×20.5 cmx5 释 文: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晓日曈昽雪未残,三峰杰立插云间。老夫合是征西将,胸次先收一华山。委命仇雠事可知,章华荆棘国人悲。恨公无寿如金石,不见秦婴系颈时。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
赞 (0)阅读(8)
历代书法

司马光《书跋语》

司马光《书跋语》 纸本 册页 墨书 33.2×63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丰二年(1079)司马光官西京御史台,闲居在洛阳,友人陈师道以祖父陈洎五十年前所书诗稿相示,书此跋。书法瘦劲方正,似其忠直端谨的个性。 释文: 天圣中。先太尉与故相国庞公。同为群牧判官。故省副陈公与庞公善。光以孺子得拜陈公于榻下。元丰二年。八月乙丑晦。陈公之孙法曹过洛。以...
赞 (0)阅读(6)
历代书法

米芾《致景文隰公尺牍》

南宫天机笔妙(鲜于枢书) 宋四家真蹟冊《宋米芾致景文隰公尺牍》,尺寸为 42.1×71.3 厘米。此米芾行草信札又名《箧中帖》《天机笔妙帖》,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乃是米芾写给友人刘季孙(字景文)的信札。 信中,米芾陈述欲以砚山等几件收藏品交换刘氏所藏王献之《送梨帖》。刘季孙得知苏轼喜爱米芾的砚山,欲借此机会将其送给苏轼,便应允了米芾。然而,后...
赞 (0)阅读(5)
历代书法

文徵明行书《金陵中秋》

文徵明行书七律轴《金陵中秋》,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纵 141.8cm,横 68.8cm。 在书法史上,文徵明以兼善多种书体而闻名,其中行书与小楷更是他的擅长领域。 这幅作品是其行书书写的自作诗,内容为《金陵中秋》七律一首。由于是书写自己创作的诗歌,文徵明书写时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在书写过程中,字体的形态以及布局毫无刻意雕琢之感,完全是随心所欲地进行书写。...
赞 (0)阅读(5)
历代书法

文徵明小楷《琴赋》

此幅为吴中琴师杨季静所作。画幅布局别致,书与画兼备,画仅占三分之一,画的是杨季静其人端坐抚琴,姿态悠然,背后湖石与芭蕉相映成趣,剩下的篇幅以乌丝栏为框格,以小楷书晋代嵇康的《琴赋》,足有两千余字,字字圆润舒和,雅致精妙。 文徵明跋《唐阎立本画萧翼赚兰亭图》 文徵明《盘谷叙》 文徵明《金刚经》 文徵明《莲社图记》 文徵明《老子列传》 文徵明《千字文》 文徵明《...
赞 (0)阅读(5)
历代书法

曾国藩小楷《曾白珩先生墓表》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湖南人。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他对书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说。从乾道——阳刚美——着力——雄奇——大气,从坤道——阴柔美——不着力...
赞 (0)阅读(4)
历代书法

张芝草书《冠军帖》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汉族,瓜州县(今属甘肃酒泉市)人。东汉书法家。凉州三明之一大司农张奂之子。出身官宦家庭。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狂草大师怀...
赞 (0)阅读(4)
历代书法

郑珍 篆书《妙诗令德联》

郑珍 篆书《妙诗令德联》 纸本 立轴 29×122 cmx2 释文:妙诗申笃好,令德倡高言。 题签:1.郑子尹墨迹,妙诗申笃好; 2.郑子尹墨迹,令德倡高言。 题识:为人作书,如余出无奴仆者,定须自为磨墨。此其苦累,不独阎立本誓不作画也。是二纸之来时,贼度轻水江,掠及巴香,唐鄂生督团众往击之。余煨粗墨书数十旗识,即以余作此,计持与人,人必不喜,而余又靳以与人...
赞 (0)阅读(3)
历代书法

张大千 行书《清时乱世联》

张大千 行书《清时乱世联》 水墨纸本 立轴 129.5×34 cmx2 释 文:清时有警唐天宝,乱世多才汉建安。 题 识:己未嘉平月,书嘉鱼刘幼丹先生句。大千居士爰。 钤 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出 版: 1.《张大千书画集》第二集,图编41,历史博物馆(台北),1980年版。 2.《张大千书法》,第5页,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3.《张大千书画集》...
赞 (0)阅读(5)
历代书法

怀素《醉僧帖》

    释文:人人送酒不曾沾 终日松间挂一壶 草圣欲成狂便发 真堪画作醉僧图 怀素的《醉僧帖》,犹如一坛陈年佳酿,历经岁月沉淀,墨香四溢,醉人心扉。这幅书法瑰宝,仿佛是怀素大师在月华如练的夜晚,以笔为舟,墨海泛舟,醉意盎然间,挥洒自如的杰作。每一笔,都似醉僧踉跄步伐中的不经意挥洒,却又蕴含着千钧之力,力透纸背,尽显狂草之魂。 字里行间,跃...
赞 (0)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