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所有文章第6页

历代国画

文徵明《万壑争流图》

文徵明之《万壑争流图》,笔触间尽显匠心独运,细节之处,彰显大师非凡造诣!仿佛是大自然本身跃然纸上,万壑竞涌,溪流潺潺,非但水势磅礴,更兼细腻入微,每一道水纹皆是时间与耐心的雕琢。山川之雄伟,云雾之缭绕,皆在文公笔下化为生动灵魂,竞相诉说着千古不变的自然诗篇。 此画非仅是一幅山水,实乃心境之映照,情感之流泻。文徵明以墨为舟,以笔为桨,引领观者穿梭于这无垠的画卷...
赞 (0)阅读(5)
历代国画

陈淳《怪石秋葵图》

明代陈淳的《怪石秋葵图》犹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其尺寸恰到好处地定格于28.5×54厘米之间,微妙地平衡了视觉的广袤与细腻。陈淳,这位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世,自号白阳山人的长洲才子,自幼便沉浸在学问的瀚海之中,经史子集、诗词书画,无一不精,无一不通。 他的画艺,始于对元人水墨写意的深刻领悟,少年时的笔触,便已透露出超脱尘俗的气息。笔下的一花半叶,淡墨轻扫...
赞 (0)阅读(5)
历代国画

张穆《牧牛图册》

  张穆,这位源自东莞茶山的艺苑奇才,字尔启,雅号穆之,更以“铁桥”之名,横跨艺术之河,自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的晨曦中诞生,至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的暮色里陨落,其生命轨迹宛若一幅细腻悠长的画卷,铺展于历史的长廊。   他,以诗韵绘心,以墨香染世,于时代洪流中熠熠生辉,诗画双绝,名重一时。世人皆知张穆笔下之马,奔腾如龙,...
赞 (0)阅读(5)
历代国画

沈铨 《花鸟图册》

  清代大家沈铨的《花鸟图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镶嵌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璀璨殿堂之中,熠熠生辉。沈铨,字衡之,雅号南苹,祖籍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亦或云游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墨香之地,以画笔为舟,遨游于艺术的浩瀚海洋。   自幼家境清寒,沈铨却以纸花为伴,随父研习,匠心独运间,已初露艺术之天赋。及至弱冠之年,他毅然决...
赞 (0)阅读(6)
历代国画

张大千《宜富当贵》

张大千《宜富当贵》 镜心 设色纸本 96×46 cm 题 识:宜富当贵。六十九年庚申十月朔二日写颂,八十二叟爰。 钤 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己亥己巳戊寅辛酉、花长好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责任编辑:zgshw)
赞 (0)阅读(6)
历代国画

朱德润《林下鸣琴图》

  朱德润 元《林下鸣琴图》,纵121厘米,横58厘米,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以细腻绢帛为载体,敷以斑斓色彩,宛若晨曦初照,古木葱郁间,一抹清音悠然响起。 朱德润,字泽民,其名如清泉润心,其人则漫步于吴郡烟水之间,以翰墨丹青绘就一世风华。他曾得赵孟之慧眼识珠,荐入翰林,应奉天家,其才情可见一斑。传世之作《存复斋集》,字字珠玑,句句含情,与吴中才...
赞 (0)阅读(7)
历代国画

黄公望《水阁清幽图》

黄公望《水阁清幽图》 纸本 立轴 水墨 104.7×67 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款识: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画于云间客舍,时年八秩有一。 此画描绘深山隐居之景,景物以云气间隔,可分为远近两部分。近景描绘一山间溪流从远处密林中涓涓而来,溪流两岸,坡石层叠,树木成林,茂盛葱郁,山谷之间,云气弥漫;远景中一主峰耸立,两旁低峰回护,前伸的山顶平台,使远近之景相互...
赞 (0)阅读(6)
历代国画

黄宾虹《策杖访友》

黄宾虹《策杖访友》 立轴 设色纸本 101×43 cm 题 识:元气淋漓,古人墨法之妙,先在用笔。宾翁。 钤 印:黄宾虹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责任编辑:zgshw)
赞 (0)阅读(6)
历代国画

吴昌硕《竹堂寺观梅》

吴昌硕《竹堂寺观梅》 镜心 水墨绫本 163×41 cm 题 识:竹堂寺与李敬敷、杨启同观梅图。石田翁曾画之。兹临一过,并录其诗,曰:竹堂梅花一千树,香雪塞门无入处。秋官黄门两诗客,珂马西来为花驻。老翁携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满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吉祥牡丹清本久,定惠海棠亦幽未。只凭坡口讬繁华,似恐同花不同趣。酒酣涂纸作横斜,笔下珠光湿春露。只...
赞 (0)阅读(6)
历代国画

文徵明《三友圖》

文徵明《三友圖》 立軸 水墨紙本 59×31.5 cm 鈐印:徵明、悟言室印、停雲 題識:青蘭堪結佩,枯梅尚吹香。誰知殘雪後,空谷自春光。徵明。 鑒藏印:慶邸鑒賞書畫之章、竇桐庵鑒藏印、竇子武、顯烈珍藏 簽條:文徵明蘭竹圖。桐庵藏,仲玄題。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赞 (0)阅读(6)
历代国画

许道宁《枯木溪禽图》

  许道宁之《枯木溪禽图》,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北宋遗韵,悠然栖息于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璀璨殿堂之中。许道宁,这位跨越历史长河的艺术巨匠,其生卒年虽隐于尘埃,但其艺术光华却在北宋初至中期的画坛上熠熠生辉,犹如长安古城(今陕西西安,亦或传为河间沃土,今河北河间县)间一缕不羁的风,穿梭于时空的缝隙。   他以笔为舟,墨海为航,擅长驾驭林木之葱郁、...
赞 (0)阅读(6)
历代国画

黄慎《美人图》

黄慎《美人图》,清朝书画家黄慎真迹,纵长132厘米,横长64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 黄慎(1687—1768)字躬懋,号瘿瓢,福建宁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致,亦能诗。 此画为轴式,纸地,上绘着色写意美人图。美人低头收颚,神态安详,一手托物,一手似拿绢,双目注视手中器皿...
赞 (0)阅读(6)
历代国画

王时敏《山水画》

在中国浩瀚的艺术长河中,画家王时敏(1592-1680)以其卓越的山水画技艺,独步清初画坛,成为“四王”画派中的领军人物。他的山水画作不仅传承了宋元名家的精髓,更在摹古与创新之间找到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本文将深入探讨王时敏《山水画》的传统水墨画绘画技艺、画中的山峰表现、画作所蕴含的意境,以及其在历史上的收藏价值。 ### 一、传统水...
赞 (0)阅读(6)
历代国画

石涛《山水十二帧册》

石涛《山水十二帧册》共含十二幅小品,每幅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丰富的山水画卷。石涛以其独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之法,将心中丘壑化为纸上云烟,每一笔一划都透露出他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与敬畏。册页中的山水,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也有北国山川的雄浑壮阔,展现了石涛博大的艺术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石涛在《山水十二帧册》中,巧妙运用了干湿浓淡的墨色变化...
赞 (0)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