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第8页
13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它以独特的笔墨语言、丰富的表现形式,记录着时代的风貌与艺术家的情思。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一口气读完这篇中国画极简史。 一、起源:混沌初开,艺术萌芽 中国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是其最初的形态。那些刻凿或绘制在岩石、陶器上的简单图形,虽然质朴,却充满了原始人类对...
9成书年代:《后西游记》成书年代尚无定论,有明末清初等多种说法。此刊本刻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
作者:不题撰人,署 “天花才子评点”,作者有吴承恩、梅子和等说法,但都缺乏确凿证据。
版本特点:苏州书业堂刊本,属于金阊书业堂系统。可能有绣像插图,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且带有批评文字,有助于读者深入领会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故事梗概:该书为《西...
5创作者: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他在书法领域造诣深厚,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并称 “晚明四家”,其书法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品形式:诗札通常是董其昌书写的诗词作品,以书信、手札等形式呈现。行楷是其常见的书写字体,兼具行书的流畅与楷书的规整,笔画圆润秀逸,结构疏密得当,体现出一种高雅的艺术气质。
...
3作品名称:《万壑松风图》 创作者:李唐,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是两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画家。 创作年代:北宋宣和六年(1124 年)。 作品材质:绢本水墨淡设色。 作品尺寸:纵 188.7 厘米、横 139.8 厘米。 作品构图:全景式构图,画面主峰劲峭壮丽,布置于画幅中央,左右伴随着高低错落的云峰,山腰间烟云缭绕;...
2作品名称:《嵩献英芝图》 作者:郎世宁,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715 年抵达中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创作时间:雍正二年(1724 年)十月。 材质与尺寸:绢本,设色,纵 242.3 厘米,横 157.1 厘米。 收藏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内容:正中是一只兀立于石上的白鹰,右边是一棵弯曲盘绕...
2作者:曹知白,字又玄,一字贞素,号云西,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工诗文,善画山水。 创作时间:泰定乙丑年(1325 年),曹氏时年 54 岁,为其中年之作。 画作规格:绢本,水墨,纵 27.3 厘米,横 26.2 厘米。 画面内容:绘坡石寒林,枯林一行于坡石之间,树干劲挺,疏落有致,枯枝苍劲挺拔,上仰似鹿角,下抑如蟹爪,坡石杂树穿插错落,一派荒寒萧瑟之...
2作者:赵佶,即宋徽宗,他不仅是北宋的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年代:创作于北宋时期。 画作规格:绢本,设色,纵 82.8 厘米,横 52.8 厘米。 画面内容:画面中,腊梅枝干横斜,花朵绽放,枝头栖息着两只白头翁,一只低头梳理羽毛,另一只则昂首望向远方。腊梅的枝干以劲挺的线条勾勒,花朵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色彩淡雅...
16“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千百年来,科举考试是无数读书人改变命运的独木桥。而“金榜题名”中的“金榜”究竟长什么样?近日,一份乾隆元年的金榜文物在展览中亮相,揭开了古代科举最高荣誉的神秘面纱! 在古代,有人生四大喜事的说法,即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四件事,每一件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 “金榜题名”,更是无...
17揭开神秘面纱:《渊海子平》究竟是何书?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神秘殿堂中,命理学一直占据着独特的位置,而《渊海子平》更是其中熠熠生辉的经典之作。它由宋代徐大升精心编著,依据东海徐子平先师的论命成果汇聚而成,是八字命理学领域的开山鼻祖和必读经典 ,在命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拥有着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徐子平,这位北宋时期的神秘人物,虽生平事迹大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8作品名称:《牛口庄题名卷》,又名《明瓒诗后题卷》《青衣江题名卷》。创作时间:北宋元符三年(1100 年)。 作者:黄庭坚,“宋四家” 之一,其行楷书取法颜真卿、柳公权,受苏轼影响,还自创 “荡桨笔法”。尺寸及形制:由三纸连接而成,纵 24.7 厘米,横分别为 184.9 厘米、251.4 厘米、384 厘米,加上题跋总长度达到 784 厘米,全卷横 1003...
14基本信息画作形制:册页,纨扇,绢本设色,纵 25 厘米,横 24.5 厘米。收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苏汉臣,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师刘宗古,工画释道人物,尤善婴儿,绍兴年间复官,孝宗隆兴初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画面内容:以细腻笔法刻画百名儿童在庭院中嬉戏场景。亭台之下儿童动态十足,有的舞狮追逐,狮子由两个披着狮皮的小孩扮成,张嘴摆尾,旁边孩子观看戏...
7创作时间: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 年)材质与尺寸:绢本设色,纵 23.7 厘米,横 24.6 厘米作者:李迪,南宋宫廷画家,活跃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工花鸟走兽,画风严谨写实。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款识与鉴藏印:款识 “庆元丁巳岁李迪画”,钤宋代 “张则印”,明代项元汴 “墨林秘玩” 等印,裱边有清乾隆 “太上皇帝之宝”“八征耄念之宝” 玺印。 ...
11文物等级:部分版本如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所藏的明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为国家一级文物。 作品形制:有册页和长卷等形式。如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为长卷,尺寸为 28.7×464.9 厘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所藏为册页,纵 32.2 厘米,横 28.6 厘米 ×8。 创作时间:文征明一生多次书写《赤壁赋》,如嘉靖十一年(1532 年)10 月、嘉靖丙辰(1556 年...
13李士行,字遵道,蓟丘(今北京市)人,其父李衎为元代画竹名家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李士行自幼便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耳濡目染之下,早早展现出了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与天赋。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画竹石的技艺,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绘画领域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枯木竹石图》是元代李士行的画作,多方面展现独特艺术魅力。其材质为绢本,绢本质地细腻光滑,承载颜料效果...
12画作基本信息 风格:具有典型的 “金碧山水” 风格,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为主要色彩,浓墨重彩地营造出华丽、庄重的视觉效果。 构图:构图丰富多样,层次分明。画面主体为楼阁雪景,崇山峻岭,峰峦叠嶂,松柏挺拔,落满雪花,山腰间亭台楼阁随处可见,树木葱绿,点缀其间。前景山下有河流、画桥游舫、亭廊舫榭、木质牌坊等,河岸上有高大建筑,琼楼玉宇,飞阁耸翠,展现出宏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