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第4页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草书的一个完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有这样一件草书神作,此作被后世奉为草书“神作”,韩偓曾经评价这幅字说:字字如龙!可谓1000年来无出其右者! 怀素《论书帖》草书长卷 我们首先来看这幅字正文的内容: 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
谭延闿 楷书《桥月沼水联》 纸本 未知 水墨 227×44厘米X2 延闿幼承家学,天资聪颖,少年临池,颇有笔力,翁同龢见而爱之,尝语谭父曰:“三令郎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 上款人“秋圃”或为吴穀祥。吴穀祥(1848-1903)字秋农,号秋圃,室名瓶山草堂,浙江嘉兴人,曾寓居天津。晚客沪上卖画。吴穀祥长于山水,兼绘人物、花卉。其山水画多师法明吴门四...
永瑆行书临赵孟頫书卷,纸本, 纵35.2厘米,横248.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永瑆 (1752—1823),字镜泉,号少庵、诒晋斋主人。清乾隆皇帝第十一子,封成亲王。其书法初师赵孟頫、欧阳询,又多观内府所藏,深得古人笔意。善真、行二体,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乾隆四家”。 永瑆书法于赵孟頫临习至勤,得益颇深。此书临赵孟頫之作,录中峰明本《(观音...
沈尹默 行书扇面《宋之问诗》 尺寸:24×50厘米 沈尹默,名君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匏瓜、鬼谷子。近现代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同办《新青年》,后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1932年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赴重庆任监察院委...
陈鸿寿 行书《文有书如联》 材质:水墨团龙纹色笺 尺寸:126X29cmX2 释文:文有子瞻华藏海,书如宝晋上皇山。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责任编辑:zgshw)
褚遂良《枯树赋》为630年所书,原迹不存,仅有刻本传世,《听雨楼帖》所刻尤精。董其昌刻《戏鸿堂帖》亦收。此卷用洒金笺临,书于1626年,董氏72岁。虽为临书,但自家笔意时有流露,结体疏朗,气脉贯畅。开始笔势柔缓,温雅自如,进而渐趋迅疾,连绵相属。褚书劲挺腴润、摇曳多姿,美如瑶台婵娟,对董氏书风影响颇大。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
宋濂(1310-1381),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秦始皇驾崩后与宦官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因其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
溥儒 行书《好静卓然七言联》 纸本 墨书 108.7×25.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溥心畲(1896-1963),名儒,字心畲,别号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之孙。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 溥心畬先生早年的大楷主要取法颜柳欧三家,后于裴休《圭峰碑》用力颇多。而《圭峰碑》的笔法结构出自于柳欧。楷法道媚,极尽清尽方整之至。此碑略似柳公权,较...
明代娄坚书五言古诗卷,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纯中道兄方有子妇之戚。戏以奕解之。物情见成毁。意思何由闲。如奕本嬉戏。所争方罫间。何论金瓦注。决赌尊酒前。已耦一为二。遂分触与蛮。守即营壁垒。战即据孱颜。收匳竟何有。得路辄自贤。种此我相根。枝蔓谁复删。愚者滞前境。翻嗤坠空顽。黠者解非实。未了仍拘牵。信唯修行人。涉有长翛然。白黑彼...
拂旦梅花发一枝,融融春气到茅茨。 有花有酒有吟咏,便是书生富贵时。 ——祝允明 明代奇才祝允明(祝枝山),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并由于与唐伯虎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擅长诗文和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草书古诗帖》便是祝允明晚年竭平生感悟所书,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
颜真卿《文殊帖》未署书写年月,刻帖,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8行,计37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此帖行草夹杂,书近二王,又有自我宽博大气风格。不可多得的行草学习范本。 颜真卿《文殊帖》一版 【1】近作一《文殊师利菩萨碑》,但欲 【2】发扬主上圣意,盖不近文律耳。 【3】今奉呈,充盖酱之用可乎?真卿白。 颜真卿《文殊帖》二版 ...
《春泉洗药图》是清代画家禹之鼎创作的一幅作品,现收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画中人物为史申义,他因多病而常与药石为伴。禹之鼎以“春泉洗药”为题,描绘了史申义在春泉边洗药的场景。这幅画卷创作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卷后还有王士禛、陈廷敬、王鸿绪、宋荦、刘岩、曹寅、汪士鋐、王式丹、陈时夏等人题跋和题诗。 平台上安坐者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的史申义(一字蕉饮)。周围是盛开...
《列女仁智图卷》是一部描绘汉代刘向《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中人物故事的画作。据传,该作品由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这部残本包含了十段共二十八个人物,每段上都有人名和颂辞。值得一提的是,卷后还有元代新安汪注、明代叶隆礼等四家题记,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如今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卷描绘了汉代的衣冠制度,展示了当时的风俗时尚。男子头戴进贤冠,身着曲线大袖袍,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