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第3页
8柯九思的《清閟阁墨竹图》是元代文人画的典范之作,以 “书画同源” 理念贯穿创作,展现了竹石相生的高洁意境。以下为核心信息: 作品名称:《清閟阁墨竹图》 作者: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仙居人,元代诗书画三绝名家,曾任奎章阁鉴书博士,精于鉴赏与鉴定。 创作年代:至元四年(1338 年),柯九思 49 岁时为好友倪瓒所作。
6作品名称:《鹰桧图》,又名《柏鹰图》。 作者:雪界翁、张舜咨。雪界翁生平事迹不详,画史失载;张舜咨,字师夔,号栎山,又号辄醉翁,浙江杭州人,曾任宁国路儒学教授、休宁县主簿、漳州路龙溪及兴化路莆田县尹等职,善画山水、竹石,兼工书法,亦精诗文。 创作年代:元代。 作品材质与尺寸:绢本,设色,纵 147.3 厘米,横 96.8 厘米。 收藏地点:北京故宫博...
8作品名称:《三星图》
创作年代:清乾隆时期(款识 “乙酉冬日评山徐冈摹”,乙酉年为乾隆三十年,即 1765 年)。 材质工艺:绢本设色,立轴装裱。 作品尺寸:66×38 厘米1。 画作主题:以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福、禄、寿三星为核心,传递幸福、富贵、长寿的美好寓意。 艺术风格:徐冈自言仿自清代画家华岩(号新罗山人),笔意深得其韵度,线条流畅,墨色浓淡相宜...
10《道光十一年遵依宪书》虽为一册普通历书,却承载着清代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多重密码:它既是皇权 “敬天授时” 的象征,也是民间信仰与国家政令的交织产物;既记录了传统历法的科学智慧,也见证了中西文化碰撞的早期痕迹。尽管其具体编纂细节与民间传说已难考,但它作为清代社会运转的 “时间齿轮”,仍在今日的民俗传统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正如宪书中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的循...
9名称:《行书刘禹锡经伏波神祠诗卷》 年代:北宋(约 1100 年前后) 作者: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 材质形制:纸本,行书卷 尺寸:纵 33.6 厘米,横 820.6 厘米 收藏:现藏于日本东京永青文库(原为清宫旧藏,清末流出宫外)
7作品名称:《鹦鹉戏蝶图》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胡湄,字飞涛,号晚山,又号秋雪,浙江平湖人,是项元汴外孙,诸生。他年幼时就受到古代绘画艺术的熏陶,为人耿直,富人以金帛求画多被他拒绝。 材质形制:绢本设色,立轴 尺寸:纵 98.2 厘米,横 50.3 厘米
5作品名称:《太白行吟图》
创作者:梁楷,南宋画家,原山东东平人,后流寓钱塘。宁宗嘉泰年间为宫廷画院待诏,是参禅的宫廷画家,人称 “梁疯子”。
创作年代:南宋
作品材质:纸本水墨画
作品尺寸:长 81.2 厘米,宽 30.4 厘米
现藏地点: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作品风格: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豪放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绘人物,突出人物的神韵和气质。
8时代背景:东晋永和年间(约公元 345—356 年),道教思想盛行,王羲之本人信奉五斗米道,《黄庭经》为道教经典,内容涉及养生修炼,与王氏家族宗教信仰及生活志趣高度契合。字体形制:小楷,书于素绢之上,原为长篇经卷,后世摹刻本多为碑帖形式,传为王羲之晚年(约 50 岁后)书风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字数与分卷:全文约 1200 字,分《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
10《合著名家评订管子》是明代天启年间刊行的一部重要古籍,属《管子》评注本中的经典版本。 版本概况该版本全称为《合诸名家评订管子》,共 24 卷,由明代花斋刻本影印传世。其评注体系融合了多位历史名家的学术成果,包括: 房玄龄注释:唐代名相房玄龄(579-648)对《管子》原文进行基础注疏,侧重从治国实践角度解析文本。 刘续增注:明代学者刘续在房注基础上补充考据,...
8材质尺寸:纸本水墨,画心纵 25 厘米,横 59.8 厘米。画面内容:描绘了一奚官弯腰曲臂,双手提着满装饮水的木桶,吃力地向前移步,对面木柱上系着一马,昂首抬腿,急不可待的场景,构图简练,生动形象。 艺术特色:勾线细劲圆润,略加晕染,人物着装、神态以及马匹结构、动态都十分严谨、简洁,透出唐代鞍马画的优雅气息。收藏情况: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师法古人:赵孟頫主...
9作品名称:《五色鹦鹉图》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宋徽宗赵佶 作品材质:绢本设色 作品尺寸:纵 53.3 厘米,横 125.1 厘米 收藏地点: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作品形式:此图为横卷,既有图,又有题句和跋,为赵佶的三绝珍品。 款识钤印:画上钤有元文宗 “天历之宝” 印,清戴明说、宋荦藏印及清乾隆、嘉庆内府鉴藏印。
9每至六月,阳光似乎都格外灿烂,空气中弥漫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因为六一儿童节到了!现代的六一,孩子们身着新衣,或是在游乐园里畅玩,或是在学校的庆祝活动中载歌载舞,琳琅满目的玩具、香甜可口的美食,都成为这个节日的美好注脚 。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古代,没有迪士尼乐园,没有精致的儿童节礼物,那时的孩子们又是如何度过专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呢?古代虽没有 “六一儿童节...
8战国 VS 孔雀王朝:青铜剑与战象群的世纪初遇 公元前 3 世纪的东亚与南亚,两位 “创业大佬” 正在各自赛道疯狂内卷。当秦始皇在咸阳宫用青铜戈刻下 “书同文” 诏令时,印度的月护王正用战象踏平亚历山大留下的希腊城邦。这两位 “基建狂魔” 同时大兴水利 —— 秦国修都江堰,孔雀王朝挖恒河运河,但中国农民用铁犁耕地时,印度同行还在使唤木耜,毕竟《政事论》里写着...
8当《诗经》遇见加班夜:在 “蒹葭苍苍” 里打捞失落的月光 深夜三点的办公楼像艘搁浅的船,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小王揉红的眼睛。他盯着 PPT 上跳动的图表,突然想起上周母亲电话里那句 “注意身体”,喉间忽然涌上一阵酸涩。这样的时刻,我们多像《诗经》里那个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的追梦者,在钢...
9林椿作为南宋画院待诏,绘画师法赵昌,工于花卉、瓜果、翎毛等题材。他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以精湛的技艺将所见之物生动地描绘于纸上。在创作《枇杷山鸟图》时,他捕捉到了江南五月枇杷成熟时,绣眼鸟欲啄食枇杷却发现上面有蚂蚁的瞬间场景,将这一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定格下来,展现出大自然中动植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和生机盎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