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所有文章第18页

历代书法

文天祥《座右自警辞》

文天祥《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卷,纸本,草书,纵36.7厘米,横335.7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书于咸淳九年(一二七三年),时文氏三十八岁。作品草书七十一行,其中《座右自警辞》四十四行,三百一十五字,字体稍大。后文跋二十七行,二百八十一字,字体较小。 从卷的书法风格上看,文氏用笔多出于阁帖,而又接近于王献之、怀素,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行笔流动,以中锋为主,间施...
历代书法

宋徽宗赵佶《秾芳诗帖》

宋徽宗赵佶《秾芳诗帖》 瘦金体代表作 释文 秾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 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 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 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 宣和殿制。 请横屏欣赏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书法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世居慈溪北乡鸣鹤场。虞氏在慈溪为世家,祖、父、叔、兄俱有重名。叔父虞寄,为陈朝中书郎,因无子,以世南继后,故字曰“伯施”。 虞世南身体文弱,博闻强记。少年时与兄虞世基一起拜博学广识的顾野王为师。十余年勤学不倦,学到紧要处,累旬不盥栉。尤喜书法,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友善。智永精王羲之书法,虞世南在智永的精...
历代书法

文征明《点闸帖》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征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后来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他除了把学...
历代书法

沈尹默《祝寿十屏》

沈尹默楷书《祝寿十屏》欣赏 纸本楷书,1947年作 款识:前北平大学校校长、前监察委员吴兴沈尹默书 ▶ 沈尹默细笔楷书书法大作《南通朱铭山先生暨德配袁夫人七十寿序》,前大总统府秘书长章士钊撰,前北平大学校校长、前监察委员吴兴沈尹默书。 楷书赏析 沈尹默楷书《祝寿十屏》 沈尹默细笔楷书书法大作《南通朱铭山先生暨德配袁夫人七十寿序》,前大总统府秘书长章士钊撰,前...
历代书法

董其昌《疏树遥岑图》

90.7cm×35.5cm 金笺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款识:董北苑画,文太史云平生止见半幅,即吾家秋山行旅图也。今人妄谓学北苑,实未见北苑一点墨,安能仿佛前人?此道非所以无师智契同也。玄宰戏墨并题。 钤印:董其昌印(白) 太史氏(朱) 画禅(朱) 鉴藏印:修竹轩主(白) 蒋逸书心赏(白) 上虞车志义氏珍藏(朱) 了庵审定(朱)了庵藏过(朱) 当涂黄氏珍藏书画金...
历代书法

文征明《致陆师道》

文征明在明朝的时候名气是非常大的,在当时有着“文笔遍天下”的美誉,是吴门书派的领袖级人物,在文献《明史》中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文徵明的艺术成就,言:“徵明主风雅数十年”。 此帖为文征明行书《致陆师道二札》,23.5×16.3cm,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二札均写给其弟子陆师道。前者文氏约其弟子赴双梧赏梅之事,文征明自己受良师启迪甚多,所以凡有爱好诗书画的后生晚辈,...
历代书法

董其昌《千字文》

董其昌草书《千字文》 董其昌曾用小楷、行书、草书等不同书体多次书写千字,此篇为临欧阳询草书千字文。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书法

米芾《天马赋》

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天马赋》,堪称是行书中的珍品。 在米芾传世的众多作品中,《天马赋》被康熙誉赞为前无古人。但,对于《天马赋》一直存在特别大的争议。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称曾经见过四种刻本的《天马赋》。一为后题“平海大师书”;二为后有元代黄公望跋,称其“展视之时,有大量贯斗而堕,其声如雷”;三为被称“吴本”,其中多枯笔,“别是一种米书”。四为董其昌自己所刻,...
历代书法

董其昌《輞川诗册》

董其昌《輞川诗册》 册 纸本 书法 27×11.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册从外面看一片淡泊,其实善于藏锋,内含筋骨,或含蓄收敛,或灵动飞跃,力量的控制恰到好处,已是标准的董其昌行书。彼时董到荆溪看望辞官归里的吴正志——后者对于右丞之诗别有会心处,而董其昌此前也辞职归乡,且致力于寻访王维相关的画迹,自然对王维描写隐居的诗歌同样别具会心处,两相契合...
历代书法

傅山《贺毓青丈五十二得子诗卷》

傅山《贺毓青丈五十二得子诗卷》 绢本 25.4×336.8cm 康熙六年(1667丁未)王毓青得一子,傅山作诗以贺。贺诗前有序言,诗后有长跋及附记。草书酣畅淋漓,起伏揖让,被列为中华行草经典,手卷不仅书法优美,而且文调无俗套,内容更富哲理。 【释文】: 毓青丈五十二岁而举一六阴朝阳之儿,诒书属一言,以快万事之足;而书历叙十年来所遇之苦,不无芥蒂。即...
历代书法

林逋《自书诗卷》

林逋《自书诗卷》,纸本,手卷,纵32厘米,横302.6厘米。行书34行,6段接纸。 此卷是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共5首诗,除第2首是五言诗外,其余均为七言诗。 据诗后林逋自识:“時皇上登寶位歲夏五月”,可知此作品写于仁宗天圣元年癸亥(1023年),林逋时年57岁,其书体瘦劲,秀逸,笔法厚重,风致绰约,与时人李建中风骨俊整的书风极为接近。再后又有苏轼书七言古...
历代书法

白珽《陈君诗帖页》

白珽《陈君诗帖页》,纸本,行书,纵31.2cm,横68.2cm,此页行书七言古诗一首。书法学米芾,用笔苍劲老到,有豪迈气。款署“至治癸亥秋八月旦日书”,时白珽七十六岁,通观此篇,确有人书俱老之风。曾经清安岐收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陈君才名猎猎起,对客挥毫动盈纸。平生心事七弦知,赏音不独曰山水。自言家住庐山阳,乔木下有甲秀堂。安能郁郁久居此,万里一砚...
历代书法

方燮《跋李思训碑》

方燮(xiè),生卒年不详,字子和,号台山,江西南安人,侨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工诗古文,擅八法。行楷师法二王,姿致魄力俱胜。尤工迳丈大字。年七十后益臻老境。少曾习画,既弃去,间以篆隶法写墨竹,清挺洒落,得石室老人(文同)意。后又写米芾、高克恭墨戏,浑古简厚,尤非画家可及。晚年尝戏颜所居室曰:“第十四迁传舍。” 《墨林今话、清画家诗史》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