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所有文章第19页

历代书法

张雨 《独游龙井方圆庵卷》

张雨 行书《独游龙井方圆庵卷》 30.5cm×77.5cm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茅山派道士。旧名张泽之,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钱塘(浙江杭州)人。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曾从虞集受学,诗才清丽。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道名嗣真,道号贞...
历代书法

俞和《临乐毅论》

俞和《临乐毅论》 纸本 长卷 墨书24.7×68.5cm 此卷临王羲之《乐毅论》,变质古为方折,参以欧、褚风规,为俞和五十四岁书。经项元汴、耿嘉祚、清内府递藏,后为美国约翰·B·艾略特(John B. Elliott)收藏,今藏大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俞和(公元1307-1382),字子中,号紫芝,桐江(今浙江桐庐)人,性格冲淡安恬,隐居不仕。...
历代书法

郑望之《向过帖》

郑望之《向过帖》,行书.纸本,纵34 3厘米横4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郑望之的书法,坦言之,在历史上寂寂无名。这里赏鉴的郑望之《向过帖》,纸本,行书,纵34.3厘米,横4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尽管郑望之书史无名,但这件作品的技巧水准还是非常高的,行笔劲秀,流畅,锋芒时现,不失为一件佳作。 宋朝书法家郑望之的《婺源帖》又称《向过婺源帖》,是郑望之写...
历代书法

吴琚《七言绝句诗轴》

此幅七言绝句书自蔡襄诗,绢本,是少见的宋代挂轴书迹。现藏于台北故宫。 吴字挺拔俊秀,结体和姿态都宗米芾,但是和北宋书家笔笔送到的工夫相较,吴琚的运笔快速强劲、行笔不时出现飞白,显示南宋书家对上下呼应与整体气势追求,甚于每一字的精工与锤鍊。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书法

米芾《箧中帖》

米芾行草《箧中帖》欣赏 米芾《箧中帖》,又名《致景文隰公阁下尺牍》、《天机笔妙帖》,为 行草书。纸本书帖,纵为28.4厘米,横为39.5厘米。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书法

米芾《甘露帖》

米芾行书《甘露帖》 又称《弊居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甘露帖》 高清大图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书法

徐渭行书《墨花图卷》

兰梅两种东风促,开向园林真不俗。 老夫砚水亦先春,画得兰花又如玉。 墨中游戏老婆禅,长被参人打一拳。 涕下胭脂不解染,真无学画牡丹缘。 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 蝴蝶正愁飞不去,鸳鸯拍水自双双。 小几临轩扑面花,偶涂篱菊湿淋鸦。 凭谁卷向陶潜问,可是登州蜃气耶。 醉抹醒涂都是春,百花枝上掇精神。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墨染鸡冠难媚人,却从...
历代国画

王鉴《仿叔明长松仙馆图》

王鉴《仿叔明长松仙馆图》 纸本 立轴 设色 138.2×5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幽径蜿蜒于松林之中通向山中馆舍,山馆四周碧树环绕,其后丘壑万千,青峰壁立,苍郁秀润,另有茅屋布于山腰处。整幅图画描绘出郁郁葱葱的青山峻岭,清幽静谧的山居茅舍,传达了绝意仕途的士大夫情系山水之间悠然自得的意趣,此图实为作...
历代国画

曾熙《眉寿无疆图》

曾熙《眉寿无疆图》 绢本 立轴 水墨 110.4×80.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曾熙行书款: 眉寿无疆(篆书)三代彝器。凡言眉寿文皆作眉。上象两眉之形。下即页头部也。自宋以来至阮。吴诸家无异义。刘氏心源释作贵。不知眉寿三代吉贵语。贵寿汉人吉语。且从页从贝。尤易辨也。因写梅为宗姑张老夫人寿并注此。丁卯(西元一九二七年)十一月曾熙。 —版权声明...
历代国画

蓝瑛《林壑泉声》

蓝瑛《林壑泉声》,款识:林壑泉声,一峰道人画法,石人坞樵父,蓝瑛摹。此画创作于蓝瑛六十五岁左右 。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国画

钱松《梅花册》

传宋 刘松年 补衲图轴 141.9×59.8 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松年 (约1131-1218),号清波,南宋画家,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宅口人。刘松年与刘龟年兄弟随父亲宦居钱塘清波门,以住地自号刘清波,因清波门又称南“暗门”,故外号宋“暗门刘”。 刘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画风笔精墨妙,变雄健为典雅,水墨青绿兼工,着色...
历代国画

吴元瑜《红叶小鸟图》

  宋 吴元瑜 红叶小鸟图 私人收藏 42×25cm 绢本,设色 小鸟 此幅《红叶小鸟图》是现今所知的唯一署款之作,“元瑜”二字书写古拙,笔法柔中带刚。画的设色极高古,小鸟羽毛描绘精细,指爪紧握树枝,眼神灵活,舌尖颤动如发清音,状物写情生动传神,定为宋画应无疑问。 红叶 而且画幅上藏印累累,包括黔宁王沐昂,著名的收藏家宋荦,近代鉴藏家吴湖帆、钱镜塘...
历代国画

唐寅《林峦幽隐图》

  唐寅《林峦幽隐图》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1470年-1524年,江苏吴县人(今苏州),为明吴门画坛四大家之一。但唐寅画风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不相同,各有千秋。纵观他的绘画风格可分三个阶段,早中期时完成的作品不暑年份较多,其晚年作品常带有年份记历,早年书法接近颜体,中晚年后款识接近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字体更显俊逸挺秀,洒脱圆润。 唐寅师承周臣...
历代国画

赵伯驹临摹李昭道 :《海天旭日图卷》

  《海天旭日图卷》明 赵伯驹摹李昭道的佳作,所绘海天旭日原为明清时期的“沪城八景”之一,笔致秀丽,为金碧山水。笔法纤细,直如牛毛,极细丽巧整的风致。在海滨观赏日出,别有一番情趣。每当晴朗的黎明,旭日初升,朱霞灿烂,固然使人赏心悦目;阴霾的早晨,曙光透过重重乌云。使人从沉闷的气氛中豁然开朗,这时江面上往往会出现变幻多姿,隐隐约约的雾气,更使人叹为奇...
历代国画

古雅端午画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来看看大师名家笔下的端午风情。 《端午》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局部) 清 任伯年 《端午图》 款识:端午图。偶见冬心墨迹。山阴任颐画于海上寓斋。 任伯年的《端午图》则素朴清雅,寥寥几笔,韵味十足,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