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所有文章第17页

历代国画

蓝瑛《溪山瑞色圖》

明末清初蓝瑛《溪山瑞色圖》 明末清初蓝瑛《溪山瑞色圖》立軸,绢本设色。款识:溪山瑞色。法王右丞之画于米山堂。丁酉夏日,蓝瑛。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国画

傅抱石 《大涤草堂图》

傅抱石(1904-1965) 大涤草堂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2年作 傅抱石绘本幅:84.5×58.5 cm 徐悲鸿题诗堂:23×58.5 cm 题识:大涤草堂图。石涛上人晚岁构草堂于广陵,致书南昌八大山人,求画大涤堂图。有云:平坡之上,樗散数株,阁中一老叟,此即大涤子大涤草堂也。又云:请勿书和尚,济有发有冠之人也。闻原札藏临川李氏,后展(辗)转...
历代国画

蓝瑛《红友图》

明代蓝瑛《红友图》 明代蓝瑛《红友图》,呈二十度角向右下方略微倾斜的一面土坡上,亭亭玉立着一块石头,也许是晚霞或者朝阳的映照,让它透出些许粉红色的光泽。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太湖石仅仅扮演着松、竹、兰、梅、菊等等备受画家宠爱主角的背景,它有时也出现在仕女们嬉戏的庭院中,有时也出现在皇家的花苑里,或者,儒雅文人书窗前的某个角落中。但蓝瑛,却给了它一个大大的特写...
历代国画

蓝瑛《残雪山居图》

明末清初蓝瑛《残雪山居图》 明末清初蓝瑛《残雪山居图》绢本设色,183.0×68.1cm,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藏。款识:霜坚残雪尚飞花,万壑冰凝玉树斜。煨烬柴根谭未已,山楼日暮听悲笳。己丑重九复二日,法王右丞画,蝶叟蓝瑛,田叔。 明末清初蓝瑛《残雪山居图》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国画

八大山人《深山幽居图》

  八大山人《深山隐居图》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统荃是江西宁献王朱权后裔。崇桢1644年明亡,第二年清兵占领江西,山人逃逸奉新山中隐居3年23岁时看破红尘剃度为僧。 八大山人自幼小至少年时代家境优渥,祖传历代书画名迹无数,收藏甚丰,故能饱览名作沉熏于书香墨韵之中受益匪浅。山人远师董,黄,倪,近师董期昌,山人虽师各家山水笔法,但其作画...
历代国画

赵伯骕《松斋迟客图》

赵伯骕《松斋迟客图》 绢本 册页 设色 26.3×26.7cm 台北 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溪岸松阴下书斋,童仆扫地迎客,溪水中有隐士垂纶。此幅用笔敷色与故宫博物院藏赵伯骕《万松金阙图》有相通之处,可接受为赵伯骕流派的作品。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
历代国画

蓝瑛《秋壑飞虹图》

明代蓝瑛《秋壑飞虹图》 明代蓝瑛 《秋壑飞虹图》, 绢本设色,尺寸 196×66.6cm,创作年代 1658年。《明画录》说蓝瑛“画山水初年秀润,摹唐宋元诸家,笔笔入古,而于子久究心尤力”。由此可见,高超的摹仿能力和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是蓝瑛形成其独特个人画风的基本原因。 蓝瑛四季山水图是其兼容文人画风与浙派风格之长创作的作品,体现出的艺术风格,并非是对吴门山...
历代国画

蓝瑛《渔父图》

明代蓝瑛《渔父图》 明代蓝瑛《渔父图》水墨绢本,尺寸 227×98cm,创作年代:1640年作。 蓝瑛虽被后世冠以“浙派殿军”之名,却与戴进、吴伟的画风有着很大差异。事实上,蓝瑛的画风不仅独一无二,且是明末清初那个特殊时代的真实反映,同时也对江浙一带的画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大名鼎鼎的陈洪绶早年就曾向蓝瑛请教过画法,清初供奉内府的禹之鼎在其幼年学习山水画时...
历代国画

杨晋《岁朝图》

杨晋《岁朝图》 纸本 立轴 设色 88.3x43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幅为康熙七年戊申(1668)元旦所作。绘瓶插松、天竹、梅岁寒三友,又配柿子、如意竹枝,取意“平安如意”“长寿如意”“事事如意”“富贵平安”等。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历代国画

戴进《春耕图》

戴进《春耕图》 绢本 立轴 浅设色 61x37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图绘春季农家耕田的忙碌景像。山头披绿,柳条垂下,桃花盛开,燕子归来;田地里老农赶着耕牛拉梨翻地,准备春耕;另一边柳树下,一农夫正绑紧草鞋带,一头牛卧地休息,孩童手提竹篮盯着河面,衣着单薄,好一派春日暖阳繁荣景像!此幅上部或被裁去,故画面不完整,右下角山石安排非常突兀,且与李在画山石法神似,不...
历代书法

陈眉公《小窗幽记》册页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的随笔集,全书分为十二卷,分别为卷一·集醒、卷二·集情、卷三·集峭、卷四·集灵、卷五·集素、卷六·集景、卷七·集韵、卷八·集奇、卷九·集绮、卷十·集豪、卷十一·集法和卷十二·集倩。读来只觉语句清新,道人之所未道,掩卷颇有可思之处,更有进益之功。 陈眉公书《小窗幽记》册页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书法

王羲之《宅图帖》

一个书法家所创作的书法风格与书家的性情有着内在联系,书者,表其意而达其情,契于情性,合于己意。唐宋诸家,学“二王”者众,但展现出来的书法面貌却截然不同,这里面所包含的因素,也与书家性情迥异有关。一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言:“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 书者,性情也。王羲之的性情,也受当时的社会思想的因素所影响。魏晋时期,玄学大兴,以儒、...
历代书法

徐祯卿《买驴疏》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晚岁取《集王书圣教序》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一家。 明代徐祯卿小楷《为朱君募买驴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释文: 为朱君募买驴疏 税骖赠友,昔者闻之。有马借...
历代书法

文徵明《草堂十志》

文徵明,明代著名书法家,字征明,号衡山居士,苏州人。 文徵明在书法艺术上博采众长,各体皆能,尤精小楷,诚如明代名家王世贞所云:『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这件小楷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此件册页纵23.2厘米,横28.4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宪。 文徵明《草堂十志》是文式小楷典范,她用笔温润清...
历代书法

米芾《清和帖》

北宋米芾书法《清和帖》,写的潇洒超逸,不激不励,用笔比较含蓄。此帖为行书,共八行,纵28.3厘米,横38.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相当精彩!曾经项子京、笪重光等人收藏。 《清和帖》是米芾手札精品之一,与其它帖比较,温和了许多,但笔划的轻重时有对比,字的造型欹侧变化,又使此帖平添了几分俊迈之气。一起来欣赏下: 米芾《清和帖》,亦称《致窦先生尺牍》 释文:芾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