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所有文章第13页

古籍善本

《班馬異同》【宋】倪思撰 劉辰翁評 明刻本

15
一、《班马异同》的前世今生 《班马异同》作为一部对《史记》与《汉书》作对比研究的著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丰富的版本流传。其中,明永乐刊本和万历刊本尤为著名。 明永乐刊本的出现,为这部著作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下,它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其印刷质量和装帧设计,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出版水平。 万历刊本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个版本可能在内容上进...
赞 (0)阅读(31)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晋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兰亭八柱第三

22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三月初三,正值上巳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当时人们到水边洗濯、清除污垢、祓除不祥的日子。时任会稽内史的右军将军、大书法家王羲之,召集了筑室东土的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共 42 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诗词会,也就是著名的 “兰亭雅集”。 当时参与兰亭雅集的人物众多,皆是一时之俊彦,像谢安、孙绰、郗昙、王凝之等都在...
赞 (0)阅读(26)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宋)黄庭坚 草书《公以道安帖》翩翩欲飞而意气虚和,非若寻常务以欹侧取势者也

5
《公以道安帖》约元祐初(1086 年)作于京师开封。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黄山谷。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 “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 “苏黄”。 黄庭坚生于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1105 年),江西省修水县双井村人。他自小聪颖,五岁读《五经》且能背诵如流,七岁能赋诗。少年时随舅父李常赴淮南游学,...
赞 (0)阅读(28)评论(0)下载
历代书法

(明)文征明《兰亭序》真迹 魏晋神韵 中庸虚和之道 “神似” 境界

8
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生于成化六年(公元 1470 年)十一月六日。文征明的父亲文林曾做过永嘉知县,后升任温州太守,文征明三岁便随家去了温州。他开蒙极晚,七岁才能站立,十一岁方能清晰开口说话,此后就读私塾。文征明学文于吴宽,学画于沈周,书法学李应祯,在诗文、绘画、书法等领域皆取得很高成就。在诗文上...
赞 (0)阅读(32)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明 商喜 《关羽擒将图》 刚劲流畅,顿挫有力,色彩红绿金粉,鲜艳夺目。

20
一、传世之作初印象 《关羽擒将图》是明代商喜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以三国时期关羽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故事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画中人物高大,气势雄壮。关羽长须美髯,气宇轩昂,身穿铠甲,斜披绿袍,手抱单膝坐于青松之下,神态从容自得。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侍立一旁,关平拔剑威慑。而庞德衣衫尽褪被两裨将绑在木桩之上,兀自...
赞 (0)阅读(40)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中国古代国画经典之一:明 李在 《山庄高逸图》“其人物笔致苍古,八面生动,开闽派之先”

23
一、画作概述 《山庄高逸图》是明朝宣德年间宫廷画师李在所绘的一幅绢本设色画,尺寸为 188.8cm×109.1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以其全景式构图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古代国画的经典之一。 李在作为明朝宣德时期画院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与戴进、石锐并称为当时画坛的三大家。他深受北宋画家郭熙画风的影响,在《山庄高逸图》中,无论是题材选择、构图布局还是技法...
赞 (0)阅读(28)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清 郎世宁 《乾隆嫔妃肖像》中西绘画风格的融合 真实画像

17
一、郎世宁:传奇宫廷画师 郎世宁的艺术成就 郎世宁在宫廷绘画中展现出了卓越的艺术成就。他擅长绘骏马、人物肖像、花卉走兽等,作品以精细逼真著称。例如《百骏图》,画面中的骏马形态各异,通过西方绘画的明暗对比和光影效果,使得每一匹马都栩栩如生,同时又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乾隆大阅图》则描绘了乾隆皇帝阅兵的盛况,人物形象刻画入微,采用全...
赞 (0)阅读(29)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南宋 马远《春雨富士图卷》打破传统山水构图方式 “马一角”

17
一、马远与《春雨富士图卷》的初见 马远,南宋绘画大师,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 马远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 “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
赞 (0)阅读(48)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元 佚名《商山四皓图轴》

17
一、画作概述 元佚名《商山四皓图轴》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绢本设色画纵 155.3 厘米,横 77.2 厘米。它生动地描绘了汉初 “商山四皓” 故事中使臣迎请四皓的场景。 画面构图严谨,充实饱满。左下角有一队人马,为首者正与童子对话,山间小路崎岖,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画幅偏右,二老者对弈,一老者拄杖观棋,二童子左右陪侍,上方一老者正拄杖下行,身后一童子...
赞 (0)阅读(27)评论(0)下载
历代国画

明 仇英 《梧竹书堂图》心灵的宁静与沉思

18
一、仇英与《梧竹书堂图》 仇英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 年),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他出身寒门,幼年失学,曾习漆工,后改学绘画。仇英的绘画生涯丰富多彩,他曾与文徵明合作,也受到众多富商和收藏家的邀请至家中作画,得以观摩和临摹古代名迹,画艺大进。 《梧竹书堂图》轴,纵 148.8 厘米,横 57.2 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图是仇英的一副青绿山水人物...
赞 (0)阅读(20)评论(0)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