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所有文章第15页

历代书法

何绍基小楷《册封琉球赋》

清 何绍基画像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书法,以行书和篆隶常见,苍浑古朴,拙气十足。由于其独创回腕法,更被人认为是“拙”之根源。 然而何绍基早年书法所书小楷,结合颜真卿《麻姑仙坛》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相当漂亮。 今天推荐其39岁所书《册封琉球赋》,甚至有人评价说,这字可以直接与颜真卿《麻姑坛》相抗衡。 何绍基小楷《册封琉球赋》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
历代书法

文徵明《岁暮天欲雪》

文徵明行书,五言律诗轴,191×72.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诗原名为:文徵明《张明远索画久而未成,岁暮阴寒雪霰将集,斋居无聊为写溪山欲雪图并赋短句》,本幅书风奔放,乃为人作《溪山欲雪图》所赋诗。 文征明兼善书画,书法各体皆备。中年以王羲之为主干,晚年行书大字则转向黄庭坚。 【释文】岁暮天欲雪,郊原风色饶。山寒增突兀,树暝入萧条。野水照茅屋,...
历代书法

乔行简《闰余帖》

宋·乔行简《闰余帖》又称《觀使郎中帖》,册页,行书纸本,纵32.1厘米,横42.5厘米,23行,240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鉴藏印钤“莲樵鉴赏”、“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莲樵成勋鉴赏书画之章”、“南韵斋印”、“梦禅室鉴”、“陈淮望之氏一字药州”。   此帖为《宋人手简册》之一,内容属应酬类,多为感恩之语,并言疾病缠身。此帖是南宋乔行...
历代书法

石涛《桃花海棠》卷

石涛《桃花海棠》卷,绘画:22.6 x 48.8厘米,书法:26.7 x 12厘米。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石涛题分咏《海棠》和《桃花》七言绝句各一首,诗云:“老于无事客他乡,今日吟诗到海棠。放浪不羁行迹外,把将邑酒奠红妆。红红白白景如攒,人面枝枝带笑看。却有花无好月夜,夜深犹自倚栏干。”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
历代书法

蔡襄行书《安道帖》

蔡襄行书尺牍《安道帖》 该帖创作于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 时年蔡襄约44岁 此帖行笔结体多有变化 笔圆韵满,沉着明润 气骨潇逸而不俗 达到了端庄而又飘逸的境地 这幅帖只有110余字 却透露出诸多的历史信息 包括作者在内,仁宗朝四大谏官 都出现在这封信里 蔡襄《安道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清大图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
历代书法

文徵明行书《秋声赋》

文徵明被列为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诗、书和画无一不精绝,而单凭书法就可以称霸整个中国书法界,他能够书写书法诸体,并且样样都是拿手好戏,最为精到的是小楷和行书,此帖是文徵明的行书作品《秋声赋》。 《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
历代书法

苏轼行书《覆盆子帖》

苏轼《覆盆子帖》纸本行书,27.7×4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覆盆子甚烦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轼白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书法

翁方纲 楷书《佛公祠记》

翁方纲为清代大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政治家、著名“帝师”。他的书法主要学习唐楷,初学颜真卿(及柳公权),后专学虞世南和欧阳询。翁方纲尤其用功于欧阳询的《化度寺碑》,对赵孟頫楷书也颇为认可。翁氏学书苛求传统功夫,强调笔笔有根有基。 【释文】《佛公祠记》 事有实至而名垂,历久而弥新者,非人力所为也。方纲幼时则闻吾先人说,长白佛公抚山东,吏民于今称之。今方纲来...
历代书法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

唐。虞世南书。行书。纸本。18行,222字。 纵25.9厘米,横38.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欣赏 《汝南公主墓志铭》为唐代书法家虞世南所书。全文18行,每行12字至15字不等,共222字。文稿末尾署有“贞观十年十一月丁亥朔十六日”字样。有弘文馆印。 释文:公主讳,字,陇西狄道人,皇帝之第三女也。天潢疏润,圆折浮夜光之采;若木分晖,秾...
历代书法

米芾《萧闲堂记》

米芾行书《萧闲堂记书册》欣赏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法家、鉴定家、画家、收藏家。米芾于真、行、草、篆、隶无不精通,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在书法上,他是“宋四家”(苏、米、黄、蔡)之一,而又首屈一指。 《萧闲堂记书册》,为米芾所书,纸本,行书,册页,并跋共26页,每页纵91.5厘米,横33.6厘米,...
历代国画

溥儒《暮烟归来图》

溥儒《暮烟归来图》 纸本,水墨,26.4×68.8cm 绘秋日山水之景,远处山高朦胧,一窄桥横跨二山之中,桥上人影绰绰,桥下水流湍急,近处树木枝曲叶稀,秋色浓烈。画家自题:野涧鸣秋水,危桥隔暮烟,饭牛歌硕鼠,归去邈白云。己卯八月,溥儒画并题。傅儒,字心畲,皇族后裔,诗画成就皆高。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
历代国画

华喦《写生册》

清 华嵒 自画像 华嵒(1682-1756):字德嵩,更字秋岳,号白沙道人、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蛟洋华佳(家)人(原白砂里人),后寓杭州。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写生册》应属华喦六十岁之后的晚期制作。各幅...
历代国画

张路《老子骑牛》

明·张路《老子骑牛》纸本,101.5×55.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大图」 此图不写背景,绘老子坐于青牛背上,手持《道德经》卷,正抬眼注视着一只飞蝠。在表现手法上,张路受昊伟的影响很大,笔势狂放而草率,但笔墨变得愈加雄奇,人物结构准确而又稳妥,基本合乎人体比例。对人物的面部刻画得非常传神,衣纹的穿插也灵活巧妙,整个人物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形象生...
历代国画

李成《寒鸦图》

李成(约919-967),字咸熙,乃唐宗室后裔,祖籍长安(今西安),后周时闭居营丘(今山东淄博),故又称李成为李营丘。常画雪景寒林,多为北方景色。勾勒不多,形极层叠;皴擦甚少,骨干自坚。山水画家常说北方之山多“骨”,所以李成画山“骨干”特显,而其挺拔坚实。《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评价李成的作品“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这也是李成山水画的特点。今有《读碑窠石图...
历代国画

江寒汀《孔雀图轴》

江寒汀(1903—1963),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原名荻、庚元,笔名江鸿,石溪,号寒汀居士。十六岁从同里陶松溪习花鸟画,二十八岁开始卖画为生。中年流寓上海,曾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曾任上海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1963年2月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60岁;传世作品有《百卉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