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国画 第10页

清 刘彦冲 《听阮图》纸本 听阮琴悠扬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6
一、《听阮图》的整体风貌 《听阮图》如一幅静谧的诗意画卷缓缓展开。画中,身着高冕宽服的文人抱膝而坐,神态悠然,沉浸在阮琴的美妙旋律之中。他身旁的歌女专注地弹奏着阮琴,那悠扬的琴声仿佛能穿透画面,萦绕在观者耳畔。周围芳草如茵,以大面积花青渲染的草地,如同涌动的云雾,重色细笔根根绘出的草叶,间以浓淡变化,营造出一种雾动云涌的奇幻之感。 梧桐枝叶繁茂,近乎淡墨白描...
赞 (1)阅读(495)

南宋 扬无咎 《四梅图卷》“静观万象,简淡空灵” 的美学追求

24
一、画家与作品简介 南宋画家扬无咎,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他以墨梅著称于世,绘画常使诗(词)书画相互配合,共为一堂,著有《逃禅词集》传世。其绘画风格独特,既工致逼真又富文人豪放的写意情趣。 《四梅图卷》是扬无咎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卷作于画家 69 岁,应友人范端伯之请而画。全卷共分四段,分别描绘了梅花未...
赞 (1)阅读(378)

南宋 梁楷 耕织图卷 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农耕文化

20
一、梁楷与《耕织图卷》的初印象 梁楷,南宋人,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他曾为画院待诏,却因厌恶画院规矩,将皇帝赐予的金带悬壁,离职而去,号称“梁疯子”。梁楷善画山水、佛道、鬼神等题材,其作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准确抓取事物本质特征,把写意画推上了新高度。 《耕织图卷》以绢本呈现,尺寸为 25x210cm,现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此图卷描绘了南...
赞 (1)阅读(617)

南宋 李唐 晋文公复国图绢本 采用连环绘图形式生动地展现晋文公的复国故事

24
一、李唐与《晋文公复国图》的背景 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精于山水画和人物画。约在北宋宣和年间入宫廷宣和画院供职。1127 年金兵陷汴梁后,李唐颠沛流离,南渡流落临安,以近八十的高龄入绍兴画院,并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 北宋末年,时局动荡,金兵南下,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李唐在战乱中历经艰难险阻,一路南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
赞 (1)阅读(501)

清|唐岱、丁观鹏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冊》古代中国社会风貌

25
一、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册概述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册是清代画院中唐岱、丁观鹏等多位画家合作的杰作。此图册以一年十二个月为时间线索,细腻地描绘出民间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季节的流转变化。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成为了珍贵的艺术瑰宝。 这幅图册以绢本绘制,原作长 175cm,宽 97cm。画家们运用焦点透视法绘制庭园景致,将画面空间分割出不同区域,再填入当月的代表活动。从正...
赞 (3)阅读(503)

清 汪士慎 花卉山水图册页 “画梅圣手之誉”

9
一、汪士慎与花卉山水图册页 (一)汪士慎的人生轨迹 汪士慎出生于安徽休宁,37 岁时携家带口来到扬州。他投奔老乡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受到厚待,被安排住在 “七峰亭”,后将其命名为 “七峰草堂”,自名 “七峰居士”。汪士慎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但当时社会风行师古之风,他的画作有浓厚文人画气息,不受拘束,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导致销路不佳,如他自己所说 “自笑成孤调。...
赞 (1)阅读(323)

清 朱耷 花鸟山水册八开 “八大画以简略胜”

10
一、朱耷其人其艺 朱耷,生于1626年,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他出生在封建贵族家庭,祖父朱多炡善诗词、精书画,父亲朱谋觐擅工书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朱耷自幼聪慧,8岁能作诗,11岁能画青山绿水,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1644年,明亡后,朱耷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折。他先后在进贤、新建、奉新山中隐居,为躲避清军追杀,奉母带弟出家为僧,法名传綮。后又改信道教,成...
赞 (1)阅读(420)

明 钱贡 《兰亭诗序图卷》 兰亭雅集场景的再现

22
一、钱贡其人其画 (一)钱贡的艺术生涯 钱贡,字禹方,号沧洲,江苏苏州人。作为文征明弟子,他在绘画领域展现出独特的才华。在山水方面,虽不甚高雅,却位置可观。其山水出入于文征明,继承了文征明绘画中的一些特点,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在人物绘画上,钱贡更是成绩斐然。他擅长人物画,继承南宋刘、李一派及唐寅、文征明画法,仿唐寅人物大幅几能乱真。传世作品众多,如《坐春...
赞 (1)阅读(408)

明 吕纪 四季花鸟图-春 明代花鸟画第一家

18
一、吕纪与《四季花鸟图 – 春》的背景 吕纪,生于明代,字廷振,号乐愚,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他以花鸟画著称于世,初师边景昭,又学林良,并广泛师法唐宋诸家。其花鸟画风呈两种面貌,一为工笔重彩,精工富丽,多绘凤鹤、孔雀、鸳鸯之类,辅以树木坡石、滩渚流泉背景,既具法度,又富生气;另一为水墨写意画,粗笔挥洒,简练奔放,接近林良的风格。 作为宫廷画家,吕...
赞 (1)阅读(331)

明 仇英 《人物故事图》10张 历史故事、寓言传说、文人轶事和诗文寓意

12
一、仇英与《人物故事图册》 (一)仇英的艺术人生 仇英并非科班出身,早年是个漆工,后来以画为生。他不善诗文,也不精于书法,却凭借对绘画的执着与热爱,在画坛闯出了一片天地。仇英虽出身低微,但他凭借着精湛的画技,与唐伯虎、沈周、文征明并列 “明四家”。他的画作题材广泛,风格工整秀丽,深受当时地主富商的喜爱。仇英的人物画最为精妙,尤其是仕女图,已成为当时仕女美的典...
赞 (1)阅读(374)

清 李鱓 花鸟十二开 纸本 李复堂

13
一、李鱓其人其画 李鱓出生于江苏兴化的书香官宦之家,其家族背景赋予了他良好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启蒙。康熙五十年,25 岁的李鱓中举,三年后以画技成为宫廷画师。他本学山水,却被康熙指令跟 “正宗” 派花鸟画家蒋廷锡学习花卉。然而,李鱓并不满足于此,他先后向高其佩学习,又受石涛笔意启发,绘画风格发生了巨大转变。 李鱓早期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这一时期的作品展现出扎...
赞 (1)阅读(354)

清初画僧髡残的山水册:苍浑之美,意境幽深 15开

16
一、髡残其人 残,原名刘介丘,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他出生于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与石涛合称 “二石”,又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 “清初四画僧”。 髡残自幼爱好绘画,20 岁削发为僧,从此云游名山。30 余岁时明朝灭亡,他参加了南明何腾蛟的反清队伍,抗清失败后避难常德桃花源。这段艰险的丛林生活虽让他吃尽苦头...
赞 (2)阅读(299)

遗民画家的悲愤与抗争 清 朱耷 猫石图 纸本 34×218

14
一、朱耷与《猫石图》的初见印象 朱耷作为明宗室宁献王朱权后裔,历经坎坷,其作品多寄托对明王朝的眷恋与对清王朝的复杂情感。《猫石图》绘于1696年,景致简洁,白猫与山石浑然一体,展现独特意境。 朱耷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从明朝的宗室贵族到清朝的遗民,他的身份转变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挣扎。这种复杂的情感在《猫石图》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画面中,白猫蹲于石巅,拱...
赞 (1)阅读(368)

元 盛昌年 《柳燕图》纸本75.9×25.5 元代花鸟画典范之作

14
一、盛昌年与《柳燕图》的初印象 昌年,这位元代晚期画家,仿佛一颗隐匿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星辰。关于他的生平,至今不为世人所知,只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然而,故宫收藏的他所作水墨《柳燕图》,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柳燕图》被视为元代花鸟画典范之作,见载于许多重要的画史著作当中。此图轴为纸本,墨笔,纵 75.9 厘米,横 25.5 厘米,现收...
赞 (1)阅读(396)

元|赵雍《挟弹游骑图》元代贵族的生活风貌

15
一、画作概述 《挟弹游骑图》是元代书画家赵雍的杰作,这幅纸本墨笔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中,一位身着红色长袍、头戴幞头的士人骑在黑色骏马上,手持弹弓,神色悠然。整幅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能将观者带入那个古老的时代。 画中的士人形象鲜明,他的红色长袍在画面中格外醒目,与黑色骏马形成鲜明对比。幞头的样式展现了当时的服饰特色,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士人一...
赞 (0)阅读(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