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
中国绘画之美,约可分为两派,一派气势雄壮,用笔老辣;一派笔精墨润,云烟飘渺,予人以恬淡、纯净、清逸、温和之感,极富深远意趣。 选堂先生,当代师表,学养深醇,神游四部,著作等身。退居而后,益游心于艺事,以诗人之情感,抒发清新之格调,画以文释,文以画扬,作品雅淡,卓尔不群,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前所少见,真学者之笔也。 先生作画,首重运笔,尝谓:“画理笔法,其...
陆俨少先生说:“黄宾虹作画从大到小,我是从小到大。此法易于出奇制胜,然亦不易收拾。从大到小,容易受程式约束;从小到大易于绝处逢生,不雷同;从大到小,宜从淡到浓,可以改动;从小到大,不易改动,每一笔都可生发出新章法。所谓胸无成竹,信手画来,再长的长卷都可以画下去。” 陆俨少先生这段关于绘画章法的精辟论述,犹如在艺术创作的迷宫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他以黄宾虹先生...
顾鹤庆,字子馀,号弢庵,乃清代书画界一颗璀璨明珠。其人狂放不羁,却甘守清贫,唯以诗酒为伴,笔墨为乐。他遍览宋元名迹,深得古人遗韵,笔下山水清劲秀丽,尤擅绘柳,四时风姿皆跃然纸上,故有“顾驿柳”之美誉。 “你是不是一直在寻找这样一款 [正版 山水画青绿画法 中国画名家画法解读 李旭飞编绘 山水画国画] 的商品? 现在机会来了,商品卡中的 [] 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当人们被黄宾虹那令人无限遐想的山水画卷所吸引时,我们更愿意在间隙之际“一嗅”黄宾虹的花卉之香,而这大抵也是黄宾虹“偶作花卉”的心情。 “偶作花卉”的研究方法 “从山水到花鸟,其实并不是说我们看到他在晚年之后才开始创作的,是一直贯穿在黄宾虹绘画创作中的研究和实验的过程,或许可以说是一种感觉,他的花鸟画很自由的,挺好玩的是画完一株植物之后,上面还停着一只很大的虫...
康乐玄晖诗句联 当代 沈尹默 释文: 始奏延露曲,继以阑夕语。 已有池上酌,复此风中琴。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有人说,这是一位连蓄着的大胡子都充满色彩的画家。 刘旦宅(1931~2011),擅长中国古典著作人物画。又名小粟,后改名旦宅,别名海云生,浙江温州人。刘旦宅以迂回的方式绍述传统,并且努力吸收传统文人画闲情逸致的精心之作。其优雅的造型,婉约的笔墨,闲适清新的意致,绮丽温文的情趣,从传统的规矩,迈出创新的步子。 刘旦宅作品唐人诗意局部图 刘旦宅的舅父,就是一位民...
闵贞(1730—1788),字正斋,有孝行,称“闵孝子”,或呼闵騃子(闵騃子一作闵骏子),江西南昌人,侨寓汉口,一作汉阳人,或作武昌人。善书画、篆刻,尤善肖像人物画,除画肖像,亦擅仕女和山水。其肖像画在当地和京师都很有名。近代陈师曾在《中国绘画史》中将闵贞列入“扬州八怪”之列,成为当下定列的“八怪十五人”之一。 闵贞的绘画先从工笔入手,发展为大笔写意,基础坚...
金农的小品人物画,宛如一卷悠然的生活长卷。册页之间,高人逸士或漫步竹林,或倚坐溪畔,蕉荫掩映,桥畔闲谈,一派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态。他的画从不涉足宏大叙事,只专注于文人雅士的日常点滴,笔墨间流淌着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情眷恋。 这些人物,或执卷沉吟,或对弈谈笑,神态自若,仿佛时间在他们身边悄然静止。金农以拙朴的笔触勾勒出他们的神韵,不事...
余彤甫(1897—1973),新金陵画派的重要代表,当代山水画领域的巨匠。他的艺术生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既有细腻的工笔,又有磅礴的写意。早年,他临摹文徵明的山水,笔触精微,几可乱真,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他的早期作品偏爱小笔勾勒,线条细密如丝,层层递进,构图沉稳而内敛,依稀可见其师风骨。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将传统水墨的皴法与西洋水彩的晕染巧妙融合,使得...
朱耷(1626年—约1705年),原名朱统,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遗民。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早年书法取法黄庭坚。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 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
《峨嵋诗意》,黄宾虹,103cm×40.5cm,1942年,纸本设色,北京画院藏 黄宾虹笔下的山水世界,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他的山水画注重笔墨的运用,以浓淡干湿等多种技法,勾勒出山水的神韵。其笔墨线条看似随意挥洒,实则蕴含着严谨的法度和深厚的功力。他通过层层叠加的笔墨,让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山水仿佛有了生命,呼之欲出。 《湖...
提及晚清海上画派,人们常先想到任伯年的灵动、吴昌硕的雄浑,却鲜少有人记得,为这一画派奠定 “突破传统” 基调的,是一位英年早逝的 “奇人”—— 任熊。他一生仅活了 35 岁,却以狂放不羁的笔墨、夸张传神的造型,打破了清代中期画坛的僵化格局;他出身草根,未入仕途,却凭一己之力将民间绘画的鲜活与文人画的雅致熔于一炉,成为海上画派当之无愧的 “先驱者”。今天,我们...
提及晚清 “海上画派”,任伯年的灵动、吴昌硕的雄浑早已深入人心,而有一位画家,虽名声不及二者显赫,却以 “全能” 的艺术造诣,成为海上画派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 他就是任薰。从临摹家藏古画起步,到自成一派的人物、花鸟、山水创作;从苏州故里的艺术熏陶,到上海画坛的声名鹊起,任薰用一生的笔墨,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题材局限,为晚清画坛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今天,我们就...
提及晚清的文化与历史舞台,总有一些人物打破 “术业有专攻” 的局限,以多面才华在时代浪潮中留下深刻印记。吴大澄(后多作 “吴大澂”)便是这样一位 “跨界奇才”—— 他是考古断代的先驱,用金石考证改写古史认知;是自成一派的书画家,笔下山水篆隶兼具风骨;更是临危受命的外交官,在东北边境与列强据理力争。这位晚清重臣,用一生串联起学术、艺术与家国责任,至今仍为后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