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书画大师黄宾虹以其“浑厚华滋”的山水为世人熟知,其山水以郁郁葱葱、丰厚又不失空灵的意象独绝于近世。同多数兼善诸艺的大师一样,黄宾虹在山水的成就之外也有较少被人谈及的面向,墨竹、墨梅及杂卉便在其中。 黄宾虹 月季芍药(局部)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实际上,梅竹是黄宾虹学画伊始就经常触及的题材,据黄宾虹回忆,其父黄定华擅画兰竹,且画竹“日可数十纸”,此可谓黄宾虹...
徐渭的草书,是明代艺术史上最炽烈的精神焰火。他以狂草为剑,劈开礼法束缚,将胸中郁勃之气倾泻于纸端。观其《草书诗卷》,笔锋如惊雷破空,墨色枯润交叠似风雨骤至,字势跌宕如醉汉踉跄,却暗含“乱而不散”的章法玄机。徐渭自谓“吾书第一”,非狂言,而是对笔墨与生命同频共振的极致追求。 他的草书颠覆了传统“中锋圆润”的审美范式,以侧锋横扫、破笔...
胡彦龙(生卒年不详)为南宋绍定年间宫廷绘画代表人物,江苏仪徵人。据《画史会要》记载,其于1228-1232年间任画院待诏,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南宋院体绘画向元代文人画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纽带角色。 胡氏以人物画立身画院,尤以天神题材彰显艺术造诣。其笔下神祇形象兼具雄健笔力与超然气韵,在工谨院体传统中注入灵动神采。山水创作更见突破性探索,寒林枯木、水石窠石等母题经...
在明清两朝能当走上仕途的,其书法功力肯定不会低,而若是官位越大其字更精湛。刘统勋就是那个宰相刘罗锅的父亲,雍正二年中的进士,之后一步一步做到了军机大臣、宰相之位,有一部电视剧还是专门讲他的。 刘统勋,字延清,生于康熙三十八年,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他官至宰相之后其子刘墉也官至宰相,世间少有的一家二宰相说的就是他家,可见他家风教育是多么的厉害。 刘统勋在功绩上...
戴元俊 (1912—1982)江苏武进人,精绘事,工画花鸟,题材极广,举凡花卉、蔬果、虫鱼、飞禽、走兽,无所不能,尤长画牡丹,有“戴牡丹”之誉。所作色彩明丽,工写结合,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独具风格。近现代著名海派画家。 戴元俊 世居区境内兴隆巷,花鸟画家。早年曾从沈润庠习医,行医于常武地区10余年。平日潜心学画,民国36年(1947年)办画展于公园,展出中国...
卢坤峰(1934-2018),山东平邑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以兰竹题材的水墨写意画闻名于世。其画兰艺术融合传统笔墨与个人创新,形成清新高雅、萧洒出尘的独特风格,被誉为“继历代墨兰名家之后又一写兰大家”。 卢坤峰画兰以“墨生五色”为要诀,善用淡墨写叶、浓墨点蕊,笔法灵动飘逸。其兰叶多以中锋运笔,线条细劲流畅,转折处顿挫有致,展现出兰草的柔韧生命力...
郑板桥 (1693-1766) 原名郑燮,字克柔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 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在他的画里,你常常可以看到书法的笔法,正如他画的兰花“兰叶用焦墨挥毫,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俨然融入了草书的笔意,着实使他的兰花拥有了非同一般的潇洒。相反,在...
文/画 黄君璧 山水画中最难着力的,雨雪数第一。雨和雪虽然都是由云气所形成,却表现了两种极不相同的风貌。 画雨景和雪景,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住雨雪的这两种精神。画雨景,要得凄迷蒙蒙得韵致;画雨霁,要得清明澄澈的印象;至于画雪景,则要得那粉饰银妆的美和莹洁沉静的幽。 中国山水画,除了在极早期,曾用白色颜料描绘雪景,绝大多数只是以纸绢原有的白色表现。所以当我们说“画...
八大山人的《鹿椿图》中,一头老鹿仰颈凝望香椿新芽,脖颈的弧度似拉满的弓弦,将画面张力推向极致。鹿身仅以数笔淡墨勾出,皮毛的肌理却通过枯笔皴擦若隐若现,与繁密的椿叶形成“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对比。这种构图打破了传统“鹿禄同春”的吉祥范式——鹿角不再象征权位,而是化作追问命运的触角;香椿芽的嫩绿被处理成冷调的青灰,暗喻明遗民对故国春光的永恒追忆。 画面中鹿的四...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纪昀行书扇面,署款“春帆老大人、河间纪昀”,朱文印“行十八”,引首钤朱文印“三十六亭”。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号云石,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三十六亭主人,是清代乾嘉时期广有声望的诗人、学者和文坛领袖,组织编纂了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他是该书的总纂官,同时还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此外,...
在现代中国,面临西洋画的冲击,中国画大有式微之势,作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潘天寿始终对中国画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中国画必须为自己“正名”,中国画并非文人画中单纯的“消遣游戏之作”,而是可以“载道”的高雅精神产物,他提出:“人系性灵指挥之物,生存于宇宙间,不能有质而无文,文艺者,文中之文也。然文,孽乳于质,质,涵育于文,两者相互相成,故《论语》云:...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又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是心灵艺术,是心之所发,趁兴而起。如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与友修禊,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书法亦是人生写照,融入人生境遇。如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身处盛唐,意气风发,写下《多宝塔碑》;经历战争动荡,兄侄牺牲,悲痛欲绝,写出...
吴玉如(1898-1982)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字家琭,后以字行。1898年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泾县茂林村,故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 吴玉如自幼酷嗜书法,5岁时学写字,到十二三岁时,写小楷、行书已具有相当功力。后经几十年博览勤习专研,能熔合诸家风格,取唐、宋、元、清各朝名家之长,而又以二王(羲之、献之)为依归。形成了他端丽秀劲、遒健豪放、空灵飘逸的...
明末清初,在南京地区聚集了一批文人与画家,他们在画史上留下了“金陵画派”的标签。至现代,仍有一大批画家活跃在江南一带。 1960年3月,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傅抱石出任院长,本展的大标题也突显了第一任院长的重要性。傅抱石无疑是主角,而“他们”又是谁?从副标题可知,一为与傅抱石同时代的国画家们,一为傅抱石视作学习与师法对象的那些古代绘画史上的前辈们。在这样一个...
陈撰(1678—1758)浙人,诗文书画俱工,又精于碑版古籍之鉴定,中岁流寓扬州。他为人清高,不轻易为人作画,故有“每纸落人间,珍若拱璧”之谓。传世作品不多,且大都为册页小品。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花鸟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水果是常见的主题之一。清代的陈撰是花鸟画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欣赏陈撰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