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一、引言:三百年书坛巅峰,为何让两代大师倾倒? 在清代书坛的星空中,有一颗璀璨巨星,他的书法被赞为 “300 年第一”,不仅让齐白石早年痴迷临摹,更让启功先生崇拜一生。他,就是清代碑帖融合的集大成者 —— 何绍基。这位出身湖南道州的书法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被后人奉为圭臬。 二、书坛地位:力压群雄,奠定清代书法标杆 ...
4汲古阁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私家藏书楼与刻书机构,由常熟人毛晋(1599-1659)创建。毛晋字子晋,号潜在,出身书香门第,一生以藏书、校书、刻书为志业,其刻书规模之巨、质量之精、影响之广,被誉为 “历代私家刻书第一人”。汲古阁之名取自《易经》”汲古得修绠”,寓意以古为鉴、勤奋治学。其藏书楼建筑群包括汲...
11一、开篇:一个颠覆认知的书法 “逆袭” 故事 (一)惊人事实:近视 2000 度写出行云流水 近代书坛 “卷王” 沈尹默堪称传奇,晚年眼睛几乎贴到纸上,却能凭 70 年如一日的肌肉记忆,写出让启功都惊叹的 “有魂之字”。他曾被陈独秀批 “俗在骨”,却用 23 年死磕最难碑文,最终一幅字拍出 989 万天价。 (二)灵魂拷问:他都这么拼了,为啥还说今人超不过古...
7东汉熹平三年深秋,洛阳南宫的银杏叶在风中簌簌飘落。蔡邕握着竹简的手突然僵住,目光死死盯着不远处正在修缮宫墙的工匠。那匠人随意挥着扫帚,蘸着石灰水在斑驳的墙面上涂抹,本该浓重的笔画间,竟透出丝丝缕缕的白色,宛如游丝缠绕,又似云雾飘散。 “先生?” 书童小乙怯生生的呼唤,将蔡邕从怔忡中唤醒。他却像被施了定身咒般,一步一步朝工匠走去。那匠人正哼着俚俗小调,扫帚在...
8武德九年秋,欧阳询奉高祖之命出使凉州。时值大漠风急,官道两旁的胡杨金叶簌簌飘落,马蹄踏碎薄霜,惊起几羽寒鸦。他裹紧狐裘,正欲扬鞭策马,忽闻驼铃声声,一队西域商队迤逦而来,为首者高鼻深目,腰间弯刀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信本公且看!” 随从苏勖指着道旁沙丘惊呼。欧阳询勒住缰绳,见沙棘丛中半掩着一块石碑,碑身覆着青藓,字迹斑驳难辨。他翻身下...
8江畔神童 明成化十三年(1477 年),黄浦江东岸的洋泾镇,陆家宅邸的梧桐树上喜鹊喳喳作响。陆深的母亲瞿氏临产时,恍惚看见一位白须老者持笔凌空书写 “俨山” 二字,墨迹未干便化作一道金光没入襁褓。这个传奇般的出生故事,仿佛预示着陆家即将诞生一位搅动文坛的风云人物。 陆家世代书香,祖父陆璿精于金石鉴赏,父亲陆平尤擅书法。陆深三岁能辨四声...
9平原烽火 天宝十四年冬,凛冽的寒风裹着鹅毛大雪掠过平原郡城头。颜真卿裹紧狐裘,站在箭楼上远眺,护城河结了冰,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三个月前,他以 “霖雨为患” 为由,暗中征调民夫加固城墙、囤积粮草,此刻望着森严壁垒,心中稍安。 “大人,安禄山的使者来了!” 亲兵气喘吁吁跑来。颜真卿转身时,狐裘下摆扫过腰间佩剑,发出清脆的龙吟。他整理朝服,缓缓走下城楼。 驿馆...
21一、唐寅的生平 (一)出生及家庭背景 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之家,父亲唐广德经营小酒馆,虽为商人却希望唐寅通过科举光耀门楣。 唐寅(唐伯虎,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吴门四家”之一,“吴中四才子”之一。 他诗画双绝,人物画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亦工写意人...
27一、黄庭坚的生平概述 (一)家世背景与童萌时期 1. 家世背景 黄庭坚出生于书香世家,家族人才辈出。其祖父黄湜在宋仁宗嘉祐二年考中进士,任给事中,被赠通奉大夫、朝散大夫。父亲黄庶也是进士,崇尚杜甫、韩愈,著有《伐檀集》二卷。母亲是建昌望族李东的女儿,通经史、书画。宋朝时,仅双井黄氏一族就有 48 名进士,其中 5 名官至尚书,黄庭坚的家族被誉为“华夏进士第一...
17一、传奇人生 意外登基 宋徽宗赵佶生于 1082 年,为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宁国公、遂宁郡王、端王。哲宗去世后,在向太后支持下登上皇位。当时,朝廷对于皇位继承人选存在争议,但向太后力主赵佶继位。赵佶原本只是一位喜好书画、艺术的王爷,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皇帝。然而,命运的转折就这样降临在他身上。 北宋 赵佶 瑞鹤图(全卷)绢本51X138cm ...
22一、蓝瑛其人 蓝瑛,于 1585 年出生在浙江杭州,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等。他是一位职业画家,一生都致力于绘画事业。 蓝瑛出生在一个寒微的家庭,但自幼展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八岁时所画山川便有出神入化之势。迫于生计,他早早踏上职业画家之路,却通过自学拥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能诗善书,还会操刀治印。 青年时期,蓝瑛所处的时代,“浙...
13一、丁观鹏其人 丁观鹏在清代画坛可谓独树一帜。他约活动于康熙晚期至乾隆三十五年,出生于顺天(今北京市)。雍正四年,丁观鹏进入宫廷成为供奉画家,开启了他辉煌的宫廷绘画生涯。 丁观鹏擅长画人物、道释、山水,尤其精于仙佛、神像。其作品以宋人为法,不尚奇诡,画风工整细致。他学明代丁云鹏笔法,有出蓝之誉。在宫廷画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可见其创作之勤奋与才华之出众...
23一、怀素其人 怀素生于公元 737 年,籍贯为湖南零陵。自幼出家,经禅之余,对艺文尤其是草书表现出极大的热爱。他好饮酒,酒酣兴发之时,寺壁屏幛、衣裳器具,无不成为其挥洒笔墨的地方,时人谓之 “醉僧”。 怀素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师从邬彤,而邬彤是张旭的学生,得邬彤传授笔法后,怀素在草书之路上突飞猛进。他曾将弃笔堆积埋之于山下,号称 “笔冢”,又广种芭蕉,用蕉叶加...
20一、传奇人生启幕 文徵明出生于苏州府长洲县的一户仕宦之家,其家世可追溯至汉代成都太守文翁。家族从文洪开始业儒重文,推重文章气节。文徵明三岁随父亲文林去温州,开蒙极晚,成长之路充满波折却也在父亲的关爱与期望中缓缓前行。 文林对文徵明的信心并非无端。他深知儿子虽起步缓慢,但潜力巨大。在那个时代,仕宦之家通常注重子女的教育,期望他们能在仕途或文学艺术领域有所成就。...
14一、李衎其人 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晚年号醉车先生,元朝蓟丘(今北京市)人。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 年),李衎任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荣禄大夫。晚年他以疾辞官,寓居维扬(今江苏扬州),卒年七十五,追封蓟国公,谥文简。 李衎一生经历丰富,他从年少时可能历经诸多磨难,到后来在仕途上取得显著成就。在太常寺充当小吏的经历或许为他积累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