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行书集字欣赏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宋·陆游《尊眷帖》 陆游《尊眷帖》 内容为陆游委请函丈 帮助其幼子子聿完成学业 子聿生于淳熙四年丁酉(1177年) 是年放翁53岁 此帖结体颀长,笔画劲健 转折点画精致爽利 既可见杨凝式、苏轼及黄庭坚书法遗意 又自具面目 【高清大图】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刘墉(1720—1805),字崇如,号石菴。山东诸城人,刘统勋之子。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谥文清。刘墉幼承庭训,博通经史百家,善诗文,工书。用墨厚重浓烈,字体丰腴遒劲,时称『浓墨宰相』。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 此件刘墉书法册页,作於癸卯春日(1783年),是刘墉六十六岁所书,正...
萧朗(1917—2010)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一位杰出的画家和教育家,他的写意花鸟画,尤其是牡丹题材作品,以其清新、洒脱、明快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萧朗的写意牡丹不仅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还融入了现代审美意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 萧朗的牡丹画作以清新洒脱、明快自然为主要特点。他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简练的笔墨勾勒出花朵的形态,利用留白和...
全册十六开,其中第九开有“年已七十矣”一印,故知成于辛巳(1701)也。按此册虽成于晚年,而笔底时有新意。第一开,仿王蒙皴山画树,笔婉转而活泼。第二开,仿卢鸿,笔墨明净,松左下方两小树,画叶法似点似钩,娟妍之甚。第六开,仿倪瓒,石谷仿倪之作不多,近坡皴笔特为神似。第九开仿赵令穰,烘染尽致,意境优美。第十一开,作平溪叠渚,两岸幽深,溪面菱叶与对岸长林,使此画特...
石涛 烟树涨村图 石涛作为中国山水画领域的一位典型人物,是一位难得的画家,更有人将其称之为中国画坛的一位奇才。石涛在山水画创作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不管是用墨还是构图,都体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通过灵活运用笔墨,石涛的山水画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给欣赏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其通过灵活用墨,表现出了丰富的绘画意象,实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国山...
在上世纪中国画坛上,有一位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承前启后、别出新意、独树一帜。他早年曾受到金城指导,后师从傅雪斋、汪慎生学画。 30年代中期在北京古物陈列研究所学习期间,还受到张大千、黄宾虹、于非闇等大家传授,那时他与田世光、俞致贞、晏少翔、钟质夫等是同学,40年代画艺与田世光齐名。 他的《荷塘风雨》《松绶朝阳》已成为当代美术经典之作。这位画家就是被人遗忘的张其...
晚清广东画家居巢和居廉合称“二居”,在广东绘画史上享有盛名,在全国画坛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创作以花鸟、草虫为主,兼及山水和人物,常表现岭南风物,题材丰富、色彩明丽、画风灵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居派”艺术。“居派”是由居巢创立,由居廉继承、完善和发展,在流派纷呈的清代画坛上独树一帜,对岭南画坛影响深远,成为清代乃至近代中国花鸟画的杰出...
张崟的一生,是文人画家的坚守与创新。他早年学画,初仿文徵明,后宗沈周,最终跳出“四王”樊篱,自成一派。他的山水画以松见长,与顾鹤庆的“驿柳”齐名,时称“张松顾柳”。 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疏淡逸笔,张崟的画风繁密谨严,尤擅以小笔圆点皴染山石,使画面层次丰富,厚重而不失雅致。他的《古祠晚泊图》以唐诗意境入画,孤舟泊岸,风雨满川,笔墨间透露出苍茫的文人情怀。 晚年,他...
石壶(1913—1976),即陈子庄,著名国画大师,善山水、花鸟、书法、篆刻、诗词等。原名富贵,字子庄,号南原、下里巴人等。早年在成都等地卖画。陈子庄自幼习画,受齐白石、黄宾虹启发。中年生活坎坷,仍作画不辍。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遗作展轰动画界。曾任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四川省政协委员。 抗日战争前,齐白石、黄宾虹先后寓居成都,石壶因得到他们的教诲而眼界大...
清 石涛 山水小景四帧 石涛 (1641-约1707) 俗姓朱,名若极 明王孙,清代画家 与四王纯粹师古为法的正统画派相异,石涛其画在于“搜尽奇峰打草稿”,师古但为我法所用。构图新奇,笔墨淋漓,面目独具。 清梵空朦里,人行乱石中。 此小景作品虽无年款,但根据其一落款“小乘客”可推测是其中早时期作品。 石涛早年在松江时,拜一代名僧旅庵本月为师,后避难旅居于宣城...
米芾《吴江舟中诗》。原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约翰·克劳弗德藏,现寄赠与梅多鲍利坦美术馆。 《吴江舟中诗》原为朱邦彦所书,凡四十四行,五言古诗,描述在吴江江上逆风行舟,雇请许多船工来牵拉。因为太吃力,船工”百金尚嫌贱”,后来添了工钱,终於”一曳如风车”,但船工们”叫嗷如临战”,可见与大自然...
在中国画坛这片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天地里,李陈良先生以其精妙绝伦的花鸟画作品,犹如一颗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交汇融合的道路。生于1928年的他,笔名辰良,字伯良,燕赵贤仁、长寿仙翁、长仙居士、寿斋堂主等别号,不仅彰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仰,更寄托了他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沉思。 在艺术道路上,李陈良有幸得遇良师——...
阳春三月,江南草长,而宣纸上的花鸟却永远定格在春意最浓的刹那。 当目光触及王雪涛笔下那些颤巍巍的玉兰、闹嚷嚷的鹩哥,仿佛有湿润的东风穿屏而过,带着桃花酿的微醺,让每个毛孔都浸润着生命的欢愉。 这位”小写意圣手”总能在枯墨焦笔里藏着一整个春天。 看这幅画里的春色,层层叠叠的胭脂色花瓣分明在呼吸,蜜蜂振翅的弧度里藏着气流的震颤; 最妙是画...
鼎盛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浙江省博物馆藏《鼎盛图》轴,作于1902年,吴昌硕时年50岁,这是一件绘画与青铜器全形拓相结合的作品。古铜器拓片斑驳醇厚的墨色,与吴昌硕古拙艳丽的花枝相得益彰,可谓传统花卉题材绘画中的一朵奇葩。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