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却有相同怪,喜爱拎着墨桶,游走遍地,向壁而书。虽说题壁并非杨凝式开创,却在他这儿集了大成。《旧五代史》说杨凝式身段瘦削低矮(体蕞眇),却乐于从事墙体榜书这样的重体力活,也算能人奇事。至于有人说宋江在浔阳楼包间白墙上题诗闯祸,和《瓮天脞语》载宋江“潜至李师师家,题‘天涯海角,问六合何处,可容狂客’”于壁上,以及神行太保戴宗“教唆”宋江在大牢里装疯都是受了杨凝式的启示,虽有几分神似,权当笑话听即可,又没法咨询施耐庵在情节处理上是否以杨凝式为原型。然题壁的事,在杨凝式这个“标杆”出现之后已属常见,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在庐山西林寺壁上的自书自诗。后来拓展到文人每至一地、每揽景色,必先欣赏壁上的诗文,加以吟诵、传抄。周邦彦《浣溪沙》词中说道:“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当时不少无名诗人都想通过墙上题诗这一招,获取名家的喜爱以凭附增价。王安石、晏殊等咱们均曾做过这方面的伯乐。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拎着墨桶,游走遍地,向壁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