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他所创的“柳体”以其独树一帜的骨骼开张、平稳匀称,成为后世临摹研习楷书的经典范式,备受推崇。提到柳公权,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便是《玄秘塔碑》了。此石碑名声的显赫,在世间得以广泛的传播。不过在书法行家与资深藏家的心中,却另有一帖堪称瑰宝——《神策军碑》宋拓帖。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一历史风云中的《神策军碑》诞生记
时间回到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那时候的大唐王朝,从表面来看,依然很繁华,可实际上呢,里面却暗流涌动,宦官掌握大权,就像一颗毒瘤一样,深深地在侵蚀着朝廷政务的根基。此前文宗朝的“甘露之变”震惊朝野,文宗皇帝企图联合朝官铲除宦官势力,却以失败告终,不仅朝官遭受血腥清洗,自己也被宦官软禁,郁郁而终。这一突发情况,让宦官集团的气势越发大了起来,在朝廷中权力极大,成了大唐江山很严重的一个隐患。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唐武宗李炎,在宦官仇士良等这样的一帮人的支持之下,得以登上皇位。即位之初,他面临着极为复杂棘手的局面:一方面宦官手握神策军大权,掌控着宫廷内外的局势走向;另一方面,历经“甘露之变”后的朝堂,人心惶惶,朝官与宦官之间的矛盾如同水火,一触即发。为了在这微妙的政治平衡中站稳脚跟,武宗决定采取怀柔之策,巡行由宦官指挥的左神策军,以此向宦官集团示好,缓和双方剑拔弩张的关系。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而仇士良等宦官,也顺水推舟,借机奏请建立颂圣德碑,以彰显皇帝的“圣德”与对神策军的“恩宠”实则是为了巩固自身权势。就这样,《神策军碑》应运而生。此碑不仅是政治博弈的产物,其碑文更是记录了诸多重大史实。那时回鹘汗国慢慢走向衰落。部分回鹘首领带着部众归降了唐朝,在这些当中,嗢没斯前来投降这件事很是引人关注。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碑文中清楚地,记载着唐朝对归附势力所采取的安置措施,这不仅显示出当时边疆局势的变幻莫测,也反映出大唐王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所拥有的策略与智慧。它宛如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为后世学者研究唐代政治、军事民族等诸多领域,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让千百年后的我们,得以透过这一方碑文,窥探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背影。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二宋拓帖现世之路:辗转千年的传承脉络
(一)初露锋芒:唐宫珍藏与早期流传
《神策军碑》诞生于皇宫禁地,一经问世,便身价不凡。原碑位于唐内府之内,(就)宛如皇冠之上的璀璨明珠,(因而)深受尊崇。依照当时惯例,这类颂圣德碑的拓本,会被当作珍贵礼物颁赐给近臣,以供赏玩、珍藏其数量极为稀少,犹如凤毛麟角。能够获此殊荣的大臣,无一不是位高权重,且深受皇帝恩宠之人,他们将拓本视为传家之宝,秘而不宣。这也使得《神策军碑》拓本在早期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日后的传奇经历埋下了伏笔。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二)烽火飘零:宋至明的跌宕旅程
时间慢慢往前流,风云不停在变,历史那大轮子一直往前滚。唐宋交替那会儿,战火跟狂风似的到处飞,好多文物典籍在这打仗的环境里遭老罪了,损毁和散失得可厉害啦。《神策军碑》的原碑也没逃过这场难,有的在战火里给毁了,有的因为别的事儿,慢慢从人们眼前消失了,就留了那么一点点儿文献记载,让后人来怀念。还好它的拓本就像那挺坚强的火种一样,在这乱糟糟的世道里艰难地活了下来。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北宋末年,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以金石收藏闻名于世,他们的书房中,想必也曾摆放着《神策军碑》拓本夫妻二人摩挲赏玩,沉醉其中。不过靖康之变如一场噩梦,瞬间击碎了这一切。金兵南下,北宋都城沦陷,赵明诚夫妇半生心血所藏之物,或毁于战火,或被金兵掳掠,损失殆尽,《神策军碑》拓本也在这场浩劫中流离失所。劫余之物,如浮萍般,大多流入权势之家,命运多舛。此后这一珍贵拓本辗转落入南宋权臣贾似道手中。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贾似道在朝廷中的权势极为巨了大,其生活格外奢了侈。他喜爱收藏各种奇了异而珍了贵的宝物,尤其对书画古玩之类的物品情了有独钟,几乎将府库都填了满了。《神策军碑》拓本上册进入他的收藏序列后“秋壑图书”章,末页还有“封”印,彰显其所有权。但好景不长,贾似道专权误国,最终落得个抄家籍没的下场,他的众多藏品被收归内务府,这一拓本也随之成为南宋皇室的囊中之物,完成了一次从权臣私藏到皇室公有的转变。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元灭宋后,江山易主,文物典籍的归属也随之改写。《神策军碑》拓本归入翰林国史院,成为官方珍藏,供文人学者研究、观摩为传承中华文化发挥着独特作用,其上钤有的“翰林国史院官书”朱文长方官印,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明洪武六年,拓本收入明内库,这一重要文物再次进入皇家视野,拓本末还留有“洪武六年闰十一月十八日收”泥金小字一行,记录下这一时刻。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不久后明太祖朱元璋将其赐予儿子晋王朱棡,从此拓本又开启了在王府珍藏的岁月,首尾所钤的“晋府书画之印”“晋府图书”“敬德堂图书印”“子子孙孙永宝用”四印昭示着它在晋王府的尊贵地位,承载着皇室对文化传承的期许。
明朝末年,社会变得动荡起来,战火在各个地方剧烈地烧着,朝代不断地更替,王府里的书因为不好好保存就慢慢流落到了民间。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神策军碑》拓本也在这乱世中开启了新的流转旅程,相继经孙承泽、张蓉舫等诸多藏家之手。这些收藏者,全都是当时特别出名的文人雅士以及书画鉴赏方面的大行家。他们对拓本那可是格外爱惜,有的会在上面写字留名,有的就会盖上印章。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里,这给拓本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让它变成了凝聚历代文人情感的重要文化承载物。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三)近现代传奇:从私藏到公展
岁月很长,历史的车子慢慢开进了近现代,《神策军碑》的宋拓本还在时代的汹涌波涛里飘着呢。清末民初的时候,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况里,在文物收藏这个领域呢,也展现出了变幻莫测的景象。这一珍贵拓本,在蒋祖诒、谭敬以及陈仁涛等藏家之间依次递藏。每一次发生易主的情况时,都伴随着时代那沧桑的变迁,与此同时也承载着藏家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最终它流入郇斋陈清华之手,在那个战乱频繁、文物大量外流的年代,陈清华精心地呵护着这件瑰宝,使它免受战火以及外流之苦。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1949年,那个局势动荡的时刻,陈清华带着包含《神策军碑》宋拓本等很多珍贵藏书,接着就在香港安定了下来。这些文物从这时候起,就开始了在外地的流浪历程,和故乡距离很远。不过它们并未被遗忘,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重视。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不惜花大价钱,全力让文物回归。1965年,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神策军碑》的宋拓本,最后又回到了祖国,被好好地珍藏在北京的国家图书馆。接着它不再是那种藏着掖着不让人看的皇家宝贝,也不是个人私自收藏的东西了。而是常常在展厅里露面,慢慢把那层神秘的遮盖给揭开了,以它极其美丽的样子展现在一般老百姓面前。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三书艺巅峰:柳公权66岁的绝笔神作
(一)人书俱老:风格大成之态
会昌三年,柳公权已经66岁了,此时他历经了岁月的诸多磨砺,一直都有沉淀相伴。他的书法技艺已达极高境界,进入了“人书俱老”的超凡状态。跟他早年成名的《玄秘塔碑》相比,《神策军碑》呈现出更沉稳、更内敛的特质,并且具备刚柔相济的独特风采。在《玄秘塔碑》中我们已然能领略到柳公权书法的劲挺与凌厉,笔锋犀利如刀,骨力尽显。不过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柳公权在艺术这条路上一直不停地探索,还不断往前迈步。他的书法越来越趋向于醇厚。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书写《神策军碑》时他用笔更为老辣且娴熟,每一个笔画,仿佛都蕴含着千钧般的力量,却又能够收放得恰到好处,毫无半点拖沓的感觉。笔画粗细变化微妙,在不经意间尽显灵动之姿,恰似一位武林高手,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内力雄浑,一招一式皆暗藏玄机。这种从锋芒毕露到藏锋敛锷的转变,正是柳公权书法艺术迈向巅峰的有力见证,也让后世观者在欣赏此碑帖时,能深切感受到岁月与艺术交织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二)结构神韵:柳体楷书典范
《神策军碑》作为柳公权楷书的集大成之作,其结构神韵堪称一绝,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柳体楷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经典特质。观其笔画,犹如钢筋铁骨,挺拔坚韧。横竖笔画的起止之处清晰可辨,笔力从始至终都贯注在其中,横画微微上扬,仿佛(此处加逗号)有一种昂扬奋发的精气神;竖画垂直且挺拔,宛如擎天之柱,稳稳地对整个字的架构起着支撑作用。撇捺舒展且飘逸,就像长袖善于舞动一样,在飞扬的过程中又没有失去稳健,给字体增添了灵动的美感。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点画形态各异,或如高山坠石,坚实有力;或似蜻蜓点水,轻盈灵动,与横竖撇捺相互呼应,共同构建出一个个完美的汉字世界,再看其结构布局,更是精妙绝伦。字体内部空间安排得当,中宫紧聚,犹如人的心脏,凝聚着精气神,使整个字不散不乱,富有向心力。而四周的笔画,则向外张开,如大鹏展开翅膀,气势宏大,给人以开阔的感觉。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柳公权巧妙地运用欹正相生、顾盼天成的手法,让每一个字既独立成体,又与周边字相互关联,形成一种气脉贯通的整体美感。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有的字看似微微倾斜,却在相邻字的映衬下,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宛如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看似惊险,实则韵律十足,令人拍案叫绝。这种对结构的精准把握与精妙运用,使得《神策军碑》成为后世学习楷书结构布局的不二范本,为无数书法爱好者开启了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大门。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柳公权晚年书法巅峰之作,《神策军碑》展现刚柔相济之美

评论

4+7=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毕竟写作不易,网站运维花费不少,为了确保能够持续提供资料与文章,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