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书香墨韵书香墨韵书香

所有文章第21页

历代国画

蓝瑛《云壑高逸图》

蓝瑛《云壑高逸图》 绢本 立轴 设色 66.8×172.4厘米 安徽博物院藏 此图绘高山之麓,丘岗片片,山泉淙淙;溪流清鸣,绕贯其中;丛花簇草,竞相吐艳;桃李明艳,繁枝雍雍,像是在奏响的晚春妙曲。林深之处,溪水岸旁,一白衫高士,在茅亭内候客。亭外木桥上,有一红衣高士,向茅亭走来。此幅笔力蓊郁苍劲,气象高峻 ,诚是田叔山水精品。 —版权声明— 版权归...
历代国画

马麟《暗香疏影》

马麟《暗香疏影》 绢本 册页 设色 24.9×24.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旧签题标名马麟暗香踈影。画中白梅花萼染石绿、胭脂,符合范成大(1126-1193)《梅谱》「绿萼梅」所述「吴下又有一种,萼亦微绿,四边犹浅绛,亦自难得。」画面融合北宋诗人林逋(968-102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攲斜梅枝与稀疏竹影掩映,自右...
历代国画

吴镇《清江春晓图》

吴镇《清江春晓图》 绢本 轴 浅设色 114.7×100.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以长披麻的笔法皴画山石,笔力圆劲。渍染多用淡墨,清淡雅逸。画树木、屋宇、人物用笔粗壮,笔锋微秃,虽每一笔并不紧密连接,但意趣已足,也许是画法中的「意到笔不到」,并且全幅具有豪迈的气势。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
历代国画

郭熙《窠石平远图》

《窠石平远图》郭熙 北宋 绢本设色 120.8×167.7cm 《窠石平远图》是北宋画家郭熙描写深秋之际,山水清旷的一件佳作。 画面近景,溪水清浅,岸边岩石裸露,石上杂树一丛,枝干蟠曲,有的叶落殆尽,有的画出老叶,用淡墨渲染。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尘,是 一派深秋的景象。 《窠石平远图》局部 此卷图绘深秋之旷野,一条曲折的小河分...
历代国画

朱德润《秀野轩图》卷

 《秀野轩图》卷,元,朱德润作,纸本,水墨淡设色,纵28.3厘米,横210厘米。 该图末有朱德润自识:“至正二十四年歲甲辰(1364年)四月十日,睢陽山人時年七十一歲。朱德潤並肩。”后钤私印两方。系朱氏临终前的极晚之作。是图画江南山川的平远之景,山林间有文人对坐于书斋中,笔法粗放纵逸,墨色简洁,有苍茫之意。画家大胆地将北宋李成、郭熙描绘北方山水的笔墨转化为表...
历代国画

国画大师笔下的迎春花

迎春花 ,落叶小灌木,早春先叶开花,花瓣六出,花黄色,枝条细长,花开时满枝金黄,是春天开花最早的花卉,故名迎春。 迎春花是北方城市常见的花卉植物,早春二月冰雪刚融,它便花开迎春,给寒冷的北方带来浓浓的春的气息,深受人们喜欢。 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国画大师们是如何用笔描绘迎春花的春意盎然吧! 1.于非闇 (1889—1959)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工笔花...
历代国画

赵左《秋山红树图》

赵左《秋山红树图》 绢本 立轴 设色 101.1×40.3厘米 台 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秋山明净,松劲枫红,水榭茅舍临溪面建,中有幽人赏菊吟诗。画风受沈周,文徵明影响,赵左虽是华亭派中竖,亦能吸取吴门画派风规。 END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
历代国画

蓝瑛《万壑清声图》轴

明末清初蓝瑛《万壑清声图》轴 明末清初蓝瑛《万壑清声图》轴,绢本设色,纵184.2厘米 横71.3厘米,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年),浙江省博物馆藏。款识:万壑清声。戊戌春仲画于城曲茆堂。蓝瑛。钤印:蓝瑛之印(朱文印)、田叔(白文印)。图绘万山崇岭,水流瀑布,参天大树,苍翠湿润。山石的勾勒线条轻松而不失章法。山头少皴,多苔点,树叶采取夹叶填彩和勾点法,画法似...
历代书法

蔡京《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

蔡京虽然是权臣奸相,但对于蔡京的书法,我们仍旧应当给予一定的地位,应该客观的评价其书法。 蔡京的书法从唐人入手,直溯“二王”,其笔法姿媚、豪健,痛快沉着,别具风格。他用笔挥洒自如却好不放纵,笔画结构天然呼应,布局精巧,气韵生动。 可以说,字如其人这一句在蔡京身上就完全不起作用了。 时代造就了“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苏轼天然,黄庭坚劲健,米芾纵逸,蔡京姿魅,各...
历代书法

刘墉《心经》

在刘墉诸多传世书法中,有很多代笔和赝品,特别是刘墉培养了三个小妾,皆善书法,代笔几可乱真,鉴别真伪代笔,除要辨别整体风格外,可注意图章,如署名“石庵”二字并钤长方“石庵”压脚印或盖有“飞腾绮丽”印者,皆为其姬妾代笔。 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对书法家要求严谨规范,独宠“馆阁体”,扼杀了书法艺术的个性,使其趋于退步。刘墉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
历代书法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明代文徵明行草《张梅雪寿诗》轴,纸本, 行书,纵137cm,横67.3cm。故宫博物院藏。 款署“前翰林院待诏、将仕佐郎兼修国史、长洲文徵明书”。钤“文徵明印”白文印、“惟庚寅吾以降”朱文印。鉴藏印钤“承瀚珍赏”白文印、“汪瀚鉴藏”朱文印。 此幅为七言律诗一首,书学张旭、怀素体,运笔遒劲流畅,笔法恣肆,跌宕起伏富有节奏,具晋唐书法的风致。本幅自称“前翰林院待...
历代书法

文彭行书《岳阳楼记》

文彭行书《岳阳楼记》欣赏 文彭(1498-1573)为文徵明的长子,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文彭以篆刻享名。虽然文人刻石章的风气可能早到元代的大画家王冕,但篆刻史上公认的文人篆刻鼻祖却是文彭,尤其是在使石章成为篆刻艺术主要载体的演进史上,文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 文彭的书法艺术,从小受到其父文徵明的影响,楷书得文徵明亲授,行草书则学孙过庭、怀素,也参入了一...
历代书法

米芾《粮院帖》

米芾行书《粮院帖》(又称《历子帖》) 纸本,行书。纵25.6厘米,横3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再启。历子倅车送去,粮院欲推过他人,不任其责。傥粮院知于法无碍,即自勘,使句院自驳,驳处即求直之端也。度此事必辨于上下乃已,幸左右明察,公文非得已也。或携示倅,佳。芾皇恐。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书法

姜立纲行草《镇邦帖》

仆夙仰阁下笃尚文事,每恨定 交之晚。屡辱不弃,率无以副来教,殊为愧耶!偶尔 轻浼事属不当,乃匠者忽焉,实可怪也。仍乞 阁下指麾,务俾极其精致,四边皆被裁窄之,奈何」心照为感, 容当走谢,不具。立纲顿首。镇邦先生阁下。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历代书法

文征明行书《重九诗》

明代文征明草书九日雨中虎丘悟石轩燕集,112×60.4cm,香港佳士得2015春拍,成交价364万港元。 罗振玉书法题签:文衡山先生诗翰 文徵明此作书《重九》诗,可谓是文润之气十足,法二王而自具尖劲遒美本色,是他常见的面目。他作书如其为人,方正严谨,从不苟且,虽时露姿态,但决不狂狷草率,字字有规矩法度。启功先生称他“工力精纯,无一懈笔”,确是知者言。 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