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下方下载。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1张

明代文徵明行草《张梅雪寿诗》轴,纸本,

行书,纵137cm,横67.3cm。故宫博物院藏。

款署“前翰林院待诏、将仕佐郎兼修国史、长洲文徵明书”。钤“文徵明印”白文印、“惟庚寅吾以降”朱文印。鉴藏印钤“承瀚珍赏”白文印、“汪瀚鉴藏”朱文印。

此幅为七言律诗一首,书学张旭、怀素体,运笔遒劲流畅,笔法恣肆,跌宕起伏富有节奏,具晋唐书法的风致。本幅自称“前翰林院待诏、将仕佐郎兼修国史”,应是文徵明在嘉靖五年丙戌(1526年)57岁告归之后所写。

放大欣赏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2张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3张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4张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5张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6张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7张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8张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9张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10张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11张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历代书法 第12张

文徵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文征明崇尚黄庭坚的行书,在临摹和领悟上下了很大功夫,最后学成黄庭坚的行书风格,到了几乎可以乱真的地步。他在形成这两大类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遍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的《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頫等行书大家的墨迹。有时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文徵明的草书除学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学怀素、黄山谷的狂草。文徵明学黄山谷,不仅学他的字,还学他的书学思想。黄庭坚认为:“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法,草书不难工矣。”(《山谷题跋》卷五),文徵明也说:“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至行草。最常见的还是前一类小草,且时常融入他的小行书中,狂草作品很少,仅见他分别作于43岁、50岁、51岁的三件作品。43岁应友嘱作《东林避暑图卷题诗》(现藏纽约美术馆)以黄山谷行书、狂草及苏体行书各书诗一首。其中狂草《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十七行,体由山谷及狂素。50岁所作《草书卷》(现藏无锡博物馆)则是学山谷狂草《竹枝词》后有所得而拟其笔意所作。51岁所作《八月六日书事·秋怀七律诗合卷》(现藏上海博物馆)则已脱去山谷狂草形骸,直逼怀素神意。此幅与以狂草见长的祝枝山相比,毫不逊色。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文征明行草书《张梅雪寿诗》

评论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