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知识 第4页

坐看云起时——画家画云

18位画家画云 董寿平,郭传璋,胡若思,黄君璧,来支钢,李可染,刘海粟 ,刘龙耀,刘有成,陆俨少,庞泰嵩,宋文治,宋玉增,陶冷月,魏紫熙,萧代贵,徐子鹤,张大千 董寿平 董寿平 《黄山云峰》 董寿平《山水》 董寿平《远眺黄山始信峰》 董寿平《云峰竞秀》 董寿平《黄山书箱峰》 董寿平《云涌崇山》 郭传璋 郭传璋《黄山》 郭传璋《群峰竞秀》 郭传璋《黄山松云》 ...

画花卉,要通晓这“八法”!

一、章法 章法是针对一幅画之总势而言的。一幅作品,无论篇幅如何,所画内容必须分清主次,有虚有实,有疏有密、有阴阳向背。构图不宜顶天立地,太满或散碎,给人繁闷窒息之感,不符合大众审美习惯。按照一般的构图程式,画花卉宜左一右二,或上奇下偶,给人自然、稳重之感,布置得法,则密的地方不嫌满,疏的地方不嫌稀。画之总势得当,那么一花一叶也必得章法。花朵之圆缺是相对的,有...

怎样才能画好山水画?

张大千《桐江七里泷》 1.练笔: 骨法用笔是我们传统艺术里极为重要的法则,学习山水画首先要交线条。每天坚持,笔利自得。 中国画和书法的关系极为密切,从隋唐开始就提倡以书入画。所以学画国画的同时最好学学书法定能事半功倍。 张大千 《兴隆山图》 2.临摹: 画山水必须先把山水画的像,如何学习?首先是要临摹,选好几样东西去临摹。如树木可选松树、梧桐。石的披麻皴法,...

隶书原来是这样变成楷书的

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 启元明之态,促清民之朴 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 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 下面我们从三方面来了解魏晋楷书是 怎样经过不同的书写载体一步步形成的 一、魏晋简牍 在魏晋的简牍中,楷书的影子已经有了。魏晋简牍大批量的被发现是在湖南长沙的五一广场。当年楚汉故城就在今长沙五一广场一带,1996年夏天,广场要建立商贸大厦,基...

逐字分析楷书结构的30个技巧

1、横平竖直 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横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柳公权 神策军碑 2、上紧下松 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柳公权 玄秘塔碑   欧阳...

楷书介绍及练习方法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 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

十大楷书法则,你了解几个?

▲钟繇《宣示表》 第一条法则 端庄平静,重心准立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说:“凡是写字贵在平正安稳,首先是用笔的巧妙。有向下的笔势,也有向上的笔势。有倾向一边的笔画,也有歪而不正的笔画;还有斜着的;从整篇看,有小的字也有大的字。有(长)高一些的字;也有(短)矮一些的字。 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说:“初学书法,字体的笔画与字体章法的分布,但求既平安而又方正。” 明代书...

浅析山水画中之“抽象造型”

清 石涛山水 一 山水画“抽象造型”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抽象造型一词的“抽象”原指“提炼”、“去除”,是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属性。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造型”是指创造物体形象,抽象造型绘画艺术是通过抛开了物象的结构和特征,借助形象不明确的点、线、面来表现形式美,来预示某种哲学思想。而中国山水画,是画家根据自然山...

为什么石涛的绘画艺术到现在还是新的?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绘画不拘一格, 自成一派, 极具创造力和革新意识。其绘画思想在中国绘画史和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石涛将艺术创作与自然生活更紧密结合,其绘画理论和绘画作品常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与当时文人的迂腐传统相反,石涛致力于寻求改变。在此之下,其绘画艺术的层次也得到了升华且颇具哲理。 构图技巧上的革新 石涛的画作擅取历朝历代名家之...

山水画的意境, 在于画家真实的情感表现!

清 髡残 山水册 山水画的意境, 在于画家真实的情感表现, 山水画应该更具有现代气息。 怎样体现一个画家的作品价值, 这是要全方位了解画家的传统文化底蕴, 作品有没有耐读性更是对一个画家的认识。 清 髡残 山水册 山水画的写意精神蕴含着文化能量。而每一个人对美学的认识不一样,也就产生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不一样。 清 髡残 山水册 当我自己把一幅山水画画完时,...

画山水画,要抓住山水的“灵魂”

有人说,中国画看起来都差不多。此话不甚妥当。但是,既然有此说法,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不少画家在取景、设色或用笔上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是吗? 何海霞 我们得承认,绘画者在景色上的模拟因袭,南方、北方都用同一种手法表现,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假如绘画者呈现的是独特的创造,就不会使人产生「画都差不多」的感觉。 艺术贵乎独特的创造,独特创造必须深入生活、熟悉...

隶书一直写不好?原因有四点

1、偏枯 运笔的偏枯,即用两种字体的笔法,写成一个字。“真草合成一字,谓之偏枯。”偏枯当然也包括真隶合成一字,隶篆、隶草合成一字等混杂写法。运笔的法度是区别字体艺术特性的准绳,不能有毫厘之失,“若豪(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因而,绝对不允许运笔偏枯,写成杂体俗字,反以为是书艺创新。运笔偏枯的弊病,近代以来更加严重,主要是由于“欲变而不知变”,不理解“每...

苏轼书法到底好在哪里?

苏轼的书法于二王后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其字丰满肥润,跌宕多姿。笔墨寓意深刻,透露出深厚的文人学养。苏轼书法还表达了强烈、深刻而含蕴丰富的意境。在营造意境的同时又能将线条与文辞完美地结合起来。苏书追求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冲和淡远、自然萧散的风格,其书法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书法作为“宋四大家”之首,其成就十分显著。苏书从“二王”、颜真卿、柳...

隶书的“碰笔”之法

碰笔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相接之处的用笔处理法。 在流传下来的古代碑刻书法中,最可见碰笔之魅力。古代碑刻书法,经历了岁月沧桑,以及自然造化的磨砺,变得斑驳苍莽,因此许多笔画的相接处,原本或许比较实、比较牢固,现在来看则比较虚,有些连笔甚至成了断笔。 碰笔的似连非连,似断非断,虚实相间,极令人玩味不尽。   图10-1 横向碰笔 碰笔之处,存在于每一种秀...

临帖笔记:我们为什么要临帖,怎么临高效?

临帖是一件愉快且严肃的事情。临帖之后,往往瞬时放松,也一定有颇多感慨——临帖过程中的艰难与克服,某一种笔法的掌握,某个字结构的挑战,大悟与疑惑,兴奋与沮丧,甚至,天气、光线、噪音与心情,早中晚与效果,等等等等。 这些非常可贵的内心语言,往往一闪而过。如果身边有红袖添香,当然值得与她分享,然而,苦行僧的你,没有“河东狮吼”已属万幸!不怕,没有添香红袖,却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