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刚接触书法 觉得自己是零基础 没有经验,会比较吃力 其实学书法零基础并不可怕 最怕的是“负基础”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是“负基础” “负”来自哪里呢? 一、某些老师的错误引导 现在社会上 不乏一些不负责任、不专业 的书法老师 有时候会告诉你 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方法 并且让你一而贯之 比如: 1.书法入门只能学习唐楷 2.起笔先画个三角收笔全靠描 3.练字不读帖...
书法落款,不单是尾部,是包含了作者在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所有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
在运笔过程中,总有速度的快慢疾缓之分。如何掌握好,那可是练笔时不可忽视的大事。明·倪苏门说:“轻重疾徐四法,维徐为要。”此为主张先学孰慢者。唐·韩方明为主张快者,他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再如唐·欧阳询说:“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 上述主张均有不同。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要求不同而论,笔者认为孙过庭《书谱》中论说较为科学、准确、辩证地阐述了...
识字的人会写字,还希望写的好看,如果用毛笔宣纸写成中堂、条幅,可以让人品评欣赏,如果写的内容是诗词、歌赋,还可以让人凝思、动情。再如果下功夫学好笔法技法,从而兴之所至,泼墨挥毫,又可以寄情、修神、养气……这就是书法。若有知道人问: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你知道多少?我必答之,至少知道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有着三千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高尚的艺术。书法有法...
我们上学的时候学习写汉字,语文老师就会教导我们,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书写的笔顺,一般来说是有一定的规范的。 例如: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内后外、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等,这就是书写的笔顺。 那么笔势是什么呢?笔势和笔顺是有很大的内在联系的。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不同的点画构成的,但是每一个点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按照笔顺书写的时候,不自然的点画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内在...
万历时代最有影响力的鉴赏家王世贞曾经极为准确地指出, 王宠书法之价值并不在于文徵明式的精丽,他之所以在吴门书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乃因一种“拙”趣,正是这种生拙感,令人在雅致之外,复生出关于“古”的想象与回味, 在人们眼中,“古”不仅具有历史意味,更具有人格象征。王世贞是这样说的: 《像赞》:晚节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婉丽遒逸,为时所趣...
清代大画家石涛有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换神奇懵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 他的绘画心得是,画山水不是要画得像真山一样,画家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提炼、概括能力,表现出自然山水神奇变幻的动人气韵,形成懵懂间的艺术形象。 国画之美,始于凡尘,却终于升华,意味深长而韵味十足。 尘世之间,吸取点滴精华,予以升华便跃然纸上;花鸟鱼虫,山石水草,美...
黄宾虹 致翁纫秋山水 好画不是一下就能看完的,如果说宣传画是大声说话的艺术,中国画则是轻声地诉说,需慢慢地品味。西方是人性的文化,中国是人格的文化。 黄宾虹 白沙青石 好画首先要“有笔有墨”。用笔要具力度,具内涵,笔线具有书法意味。许多公共场所甚至出版物上的“国画”不具备这条标准,很多展览会上的作品也不具备这条标准。20世纪以来,对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出现了变化...
倪瓒 云林春霁图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人生的美学艺术。人在快乐时,会呈现笑脸,艺术也是一样,也能够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比如,倪瓒的艺术是自信的,倪瓒的笔墨是高超的。他的这种笔墨符合文人画的审美,同时也达到了山水画“气正高超”“质有而趣灵”之意。 倪瓒 雨后空林图 米芾 春山瑞松图 那么中国诗和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又表达了怎样的一种人生艺术美学境界呢?...
明末大收藏家卞永誉,博物通古,每评画,多有识见。他在评北宋范宽的《临流独坐图》时,认为此图“真得山静日长之意”。 这个“山静日长之意”蕴涵着中国艺术的一篇大文章。他突出了“静”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黄公望说:“诗要孤,画要静。”这里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 ▲宋 · 范宽 临流独坐图 绢本淡设色 166.1×106.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山静日长,历史上...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清人何绍基说:“氤氲”二字最得中国艺术之韵。 中国艺术家面对的是一个气化的世界,他与气化世界相优游,又以艺术表现这个世界。如在中国画中,画家与其说在画画,倒不如说在画气。唐代以来,绘画十三科,山水画高居最上,中唐以后花鸟画也异军突起,这都与中国人的气化哲学思想有关。或许可以这样说,中国画不以人物画为主,而独重山水花鸟,即因为山水花鸟与...
练字画,其实就是练心! 人活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关键在于心态。心态好,柳暗花明,往往迎来春风得意;心态不好,黑云压城,往往收获怨天尤人。常常练字画的人,能够在人生的不如意处,找到心灵平衡的支点,也能够在春风得意中,沉淀灵魂,过滤泡沫、渣滓、浮华,留得一人澄明。 练字画,就是练心。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何以排解?唯有读书作画练字。高兴时,提起笔来,洋洋...
单字在左的字,总的构字诀窍是:右耸左下绰。字的形态通常是有变化的,一般是:上边稍微右靠,下边微左斜,字身变窄,横画向左伸,右肩向上耸,外绰内要紧: 一、火字旁: 单写时,左点重而斜,收笔可出尖,右点变成撇,两点距离稍远又遥相呼应。撇头宜向上,上直下弯形,直捺不能短,短的话,整个字不舒展,起笔靠上一些。当火字在左时,左点宜写重,右点轻写,撇点变横点,对准左点的...
写字最忌如布算子。一篇字如此,一个字也是如此。 中国书法,体现的是性情,本质上更接近道家精神。重视虚静。一幅作品,一定要有虚静处。不虚,就是房子没有窗,没有内部空间一样。房子不虚,那就没法用,也不叫房子。书法中,没虚静处,密不透风的,太压抑死板,显得没有生命力。这在行草书上尤其讲究这点。我们的作品,要让人感觉到实,但是要某一处,忽然出现的虚静,会给人豁然开朗...
对于临帖,要临到几分像,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指导思想会导致不同的效果。 对于究竟应该怎么临帖更加科学,我想要区分每一个临习者自身所处的阶段水平和临帖的目的,而施以不同的训练方法,我们不对任何一种指导思想进行评论,我们只对如何把帖临“像”来进行讨论。 一, 什么是“像”? 书法里说的像,包括形像和神像。神像其实是一个比较抽象主观的概念,三言两语根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