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说解构视角的理论探求是将当代中国写意画展开问题化,那么,陈孟昕则指出,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在教育方式中找到其源头。“我们要深思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过多地教学生怎样画,太多的经典和权威,太多的讲图形的转换和技术的规律,而在学术个性的构成方面,创造性的启示和引导显然不够,使学生在权威面前、在宏大的经典程式面前失掉了自由和创造的能动性。”
关于对策和前景,陈孟昕建议,一要坚持师造化、师自然。二要忠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三是崇尚个性化的生命言语与样式,用自己的方式诉说心灵体悟。四是要向传统学习、向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但要有自己的据守。“写意画作为精神质量、技术伎俩及工具材料完好独立的艺术门类,有理由按自己的逻辑和规律,按自己的生存规律传承持续。我不时以为写意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写意画和写意画完好可以选择不同的价值取向,写意画是民族性的意味,是一种文化特质的彰显,而写意画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它有条件成为国度向外扩张的软实力,由于它在外型、颜色、言语语境中具有国际相通性,就像音乐,不需求解读,好的旋律大家都听得懂。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它完好可以像油画一样被世界各民族普遍认知、接受以致运用这样一种方式中止艺术表达。”陈孟昕说。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将当代中国写意画展开问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