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书之体,须入其形

免费下载/转存墨韵书香全站高清资源文件
现有书法、国画、古籍电子文件2.2TB
>>点击免费下载<<

文中涉及的电子文件请到下方下载。

  蔡邕《笔论》开篇:“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有,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这个“恣”字可读。恣,源出于自心的感受,自得悠闲。参看李白“人生老迈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人生满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句子。满意而寓形,散怀而厚意。散,本作寄予,向往,也不是松懈松懈之意。散是为有感而发,恣是为意气相倾,所谓后来胸中有画、心手两和之类。否则散开衣袖恣意胡为、心猿意马躁动不安,怎样好“沉密神彩,如对至尊” ,怎样能顺畅书写?庄子说物我两忘,是为至静,老子谓单纯婴儿,是为诚笃;摒除杂质,才调够得诸“意” ,才调够将天然归入怀有、将怀有托乎天然,才调够是在门室边上转一转,开端议论艺术。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 ”沸反盈天的一个心灵,不纳外物,怎样逼真传形。蔡邕后文那一串若此若彼也无用处了, “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师旷善听,早年谏止亡国之音;中郎从琴声听出杀心也是了得,并有爨下救焦尾的雅事广为撒播。

合作伙伴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

评论

5+3=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吧!毕竟写作不易,网站运维花费不少,为了确保能够持续提供资料与文章,我们需要您的支持!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