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扬无咎(1097~1169年),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江西清江(今樟树)人。他自称为东汉文学家扬雄之后,工诗词,擅书画,尤其以墨梅著称。扬无咎一生未做官,藐视权贵,其画作多取材于山间水滨,梅花风格清疏幽逸,与当时流行的富贵艳丽的“宫梅”情趣截然不同,开创了墨梅新派。
作品规格与材质
《雪梅图卷》为绢本水墨画,纵27.1厘米,横144.6厘米(也有资料记为横144.8厘米或横640厘米,后者可能为误记或不同版本尺寸)。作品以长卷形式展现,材质选用细腻的绢本,更添古朴雅致之感。
画作内容与技法
此图以简练的笔法描绘雪天绽放的梅花与翠竹,构图别致,意境深远。扬无咎在画中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法和圈花法两种技法:
- 烘托法:用水墨在绢上烘染作为底色,以淡墨烘染出天色,烘托出点点洁白的花朵和积雪,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 圈花法:以墨线勾出花瓣和花蕊,细笔勾出花蕾和花瓣,用笔圆润细巧,花蕊娇嫩,展现出梅花的高洁与清雅。
![宋 杨无咎 雪梅图卷(全卷)绢本27x64.2 宋 杨无咎 雪梅图卷(全卷)绢本27x64.2](https://www.mysx123.com/ow-content/uploads/content/202407/202407251539548607.jpg)
画中,一枝偃仰姿纵的“野梅”凌空而出,枝干苍劲挺拔,穿插有致,着墨粗放,偶见“飞白”,表现出树皮斑驳的质感。梅花则疏密得宜,有的灿烂怒放,有的含苞待放,香气四溢。同时,画面中夹杂着几簇竹叶,下垂的竹叶只在叶子的下部用浓墨勾出一半轮廓,与梅枝相映成趣。
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
《雪梅图卷》不仅展现了扬无咎高超的绘画技艺,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画中的梅花傲雪抗寒,不畏严寒,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精神品质。扬无咎通过这幅画,寄托了自己对雪中梅花“高洁”品格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宋 杨无咎 雪梅图卷(全卷)绢本27x64.2 宋 杨无咎 雪梅图卷(全卷)绢本27x64.2](https://www.mysx123.com/ow-content/uploads/content/202407/202407251540374983.jpg)
此外,画面中的黑白反差强烈,积雪的空白与浓墨的枝干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传神。同时,扬无咎还巧妙地运用了淡墨、浓墨、干笔、湿笔等多种技法,使得画面层次丰富,墨韵高华,清气逼人。
历史传承与名家点评
《雪梅图卷》自创作以来便备受推崇,历经多次著录和影印,如《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绘画史图录》、《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等均有收录。名家如梁济海等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图用笔简逸、布景舒朗清新,富有诗意和文人画韵致。
![宋 杨无咎 雪梅图卷(全卷)绢本27x64.2 宋 杨无咎 雪梅图卷(全卷)绢本27x64.2](https://www.mysx123.com/ow-content/uploads/content/202407/202407251540243406.jpg)
![宋 杨无咎 雪梅图卷(全卷)绢本27x64.2 宋 杨无咎 雪梅图卷(全卷)绢本27x64.2](https://www.mysx123.com/ow-content/uploads/content/202407/202407251538462351.jpg)
(原图尺寸:30000×1300像素 分辨率300dpi)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宋 杨无咎 雪梅图卷(全卷)绢本27×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