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第24页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年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中期文人画“吴门画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采菱图卷》描绘了江南夏日采菱的景象,远山青暝,湖光粼粼,水村曲桥,渔舟浮萍,一派江南胜景。画面中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沈周擅画山水、花卉,尤以水墨浅绛山水著称。在《采菱图...
《月下把杯图》是南宋马远传世精品,虽只一开册页,然画面“小中见大”,笔墨颇见生动精逸之境。此构图看似平夷,实则“平中生险”,尽显山涧深峻幽险之气。此图所绘的是十五中秋美景之夜,一轮圆月高挂空中,照的天地是那么的明亮。在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美景月下,恰逢远方多年不见的好友佳节来访,这让刚刚还在睹物思友的主人家中,立即增添了极大的神欢乐。 有诗句曰:“得好友来...
溥儒 自作诗意册 形式册页(十二开) 设色绢本 尺寸22×21.5 cm,约0.4平尺(每幅) 溥儒,字心畬,号西山逸士,近现代著名国画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书画技艺著称。 该作品创作于壬寅年(1962年),是溥儒晚年的佳作之一。形式为册页形式,共十二开,每开均独立成幅,又相互关联,构成一套完整的诗意山水册。规格:每幅尺寸为22×21.5 cm,约0...
董其昌的《赠敬韬仿古山水》册是一幅具有深厚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明代水墨画作品。 创作年代:明代,具体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三月三日。画作类型:水墨画。材质:绢本。幅数:原题为八幅,现存七幅。尺寸:每开纵30.7厘米,横28.3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是明代著名的书...
傅儒(1896-1963),字心畲,宛若晨曦中一抹温婉的墨迹,号曰西山逸士,又自诩义皇上人,其名号间,透露出超脱尘世的飘逸与不凡。他,乃是大清宣宗皇帝之玄孙,血脉中流淌着皇族的尊贵,原姓爱新觉罗,后却以名代姓,一笔挥就,将过往云烟轻描淡写,尽显豁达胸襟。 籍贯河北宛平,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如今已融入繁华的北京城隅,仿佛历史与现代在此交织,诉说着不朽的传奇。...
钱松喦(1899~1985),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又名松岩、松喦,更以“喦庐主人”之雅号,在四十年代的画坛悄然绽放。其父,一位晚清秀才,以私塾为舟,载着他驶向知识的海洋,为他的艺术生涯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钱松喦先生,不仅是画坛的璀璨星辰,亦是政坛的坚实砥柱。他先后担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更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等艺...
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杰作之一,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更蕴含。 创作背景1895-195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自幼随父学画,后留学法国,深受西方绘画技法的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奔马图》正是他这一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奔马图》创作于194艰难时期。此时,日军在中国大地...
关于吴冠中先生的《秋色宜人》山水画,虽然直接以该名称为标题的确切作品信息在公开资料中难以找到,但我们可以基于吴冠中先生的艺术风格、创作理念以及对秋季景色的独特表达,来构想一篇关于假设存在的《秋色宜人》山水画的介绍。 吴冠中《秋色宜人》山水画介绍 艺术背景与创作灵感 吴冠中,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上留下了...
吴冠中的《江南水乡》画作,作为他艺术生涯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他对江南水乡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也体现了他在中西艺术融合方面的卓越成就。,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其艺术特色、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及价值。 画作概述 《江南水乡》是吴冠中晚年创作的一幅代表作,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这幅画作以江南水乡为题材,通过简...
《四季花鸟图 – 夏》是明代画家吕纪的作品,现收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吕纪的花鸟画以设色鲜艳、生气奕奕著称,他的作品在明代宫廷花鸟画中具有重要地位 。 《四季花鸟图 – 夏》通过细腻的笔触、精妙的色彩运用以及生动的物象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夏天的独特景致与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体现了吕纪在花鸟画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 画面中栀...
这幅《湖山清與图》是黄宾虹1952年晚年的作品,当时八十七岁,过了三年就仙逝了。这幅画能流传至今并与我结缘,实属不易。 1965年1月27日一1955年3月26日),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辟琴、号宾虹、别暑予尚、虹叟等。 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教育艺术家等。其绘画作品,出版画册、著作不计其数。 黄宾虹的绘画成就...
刘知白(1915-2003),号白云,晚号如莲老人等,安徽凤阳人。 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后拜顾彦平为师,随师潜心临摹顾氏“过云楼”藏画。1948年在广西全州提出“学时有他无我,化时有我无他”的画学主张。其艺术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继承传统精髓,又注重形式的创新,最终法古变今,创造了泼墨大写意山水画的新技法,成为中国画传统的最后守望者和新世纪创新的前行者,...
虚谷《梅鹤图》,清代,纸本,设色,纵248.7厘米,横121.1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本幅款署:“辛卯春二月。虚谷。”钤“虚谷书画”、“耿耿其心”。“辛卯”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虚谷时年68岁。 虚谷(1823~1896年),姓朱,名怀仁,出家为僧后以虚谷名,号紫阳山民、倦鹤等,祖籍安徽新安(今歙县),寓居扬州、苏州、上海等地,卖画维生...
清·唐岱 《秋山行旅图轴》,纸本设色,纵202.5厘米,横18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是幅表现江南山光水色的秋景之作。款题:“秋山行旅。乾隆十年(1745年)冬日仿关仝。臣唐岱恭画。”下钤二方白文印“臣唐岱”“朝朝染翰”。 唐岱(1673-1752年后),字毓东,号静岩、知生等,满洲正蓝旗人,承袭祖爵,任骁骑参领。其《绘事发微》自叙“幼赋...
李可染(1907.3—1989.12),江苏徐州人。原名李永顺。师从齐白石,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山水画巨匠。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在山水画方面,李可染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