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家 第26页

傅抱石——独创水景、雨景和抱石皴画法,山水画革新的又一巅峰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因推崇石涛,改名为抱石。江西新喻人。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中国画大师之一,“新金陵画派”领袖。与齐白石并称“南北二石”,郭沫若名其画室曰“南石斋”。画史称吴昌石、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黄宾鸿为“三石两鸿”,最为今人推崇。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江苏中国画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傅抱...
赞 (0)阅读(22)

任薰——画画题材包罗万象、意境则以神韵取胜

任薰,(1835-1893),字舜琴,又字阜长,其父任椿,兄任熊都是画家。少丧父,从兄学画,青年时在宁波卖画为生,1868年与任颐去苏州,后寓居苏州、上海。任颐、任预均从其习画。人物与其兄同师陈洪绶,常用高古游丝、铁线、行云流水、兰叶几种描法。任薰治学严谨,在写生、临摹上均下了苦功夫。任薰兼工人物、花鸟、山水、肖像、仕女,画法博采众长,面貌多样,富有新意。 ...
赞 (0)阅读(17)

白蕉书宋词册页—–淸丽隽永,不让古人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县张堰镇人,本姓何,名馥,又名法治,字远香,号旭如。后改名换姓为白蕉。别署云间居士、济庐复生、复翁、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 白蕉书法宗王羲之、献之父子,始从唐欧阳询入手。行草笔势洒脱,小楷特能,多参钟繇法,大字俊逸伟岸,亦具风致。工写兰,无师承。所作秀逸有姿。能篆刻,取法秦汉印,泥封,而又参权、量、诏版文字,有...
赞 (0)阅读(16)

元代画家顾安的花鸟画

《拳石新篁图》 元 顾安 纸本水墨 纵91厘米 横33.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顾安(1289—1364),元代画家,字定之,自号迂讷老人,平江人。故自称“淮东顾定之”。曾任泉州路判官等小官职。他以擅长画竹闻名于世,尤喜写风竹新篁。《拳石新篁图》画新竹几枝和荆棘一丛,笔法劲利,墨气浓润,表现出新竹破土而出的欣欣向荣之势,是顾安墨竹精品。 《幽篁秀石图》 元...
赞 (0)阅读(18)

明代蔡羽书法,流媚多姿、遒美逸韵

蔡羽,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吴门十才子”之一。字九逵,因居江苏吴县洞庭西山,自号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消夏居士。 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善书法,长于楷、行,以秃笔取劲,姿尽骨全。 蔡羽行书《临解缙诗》卷,纸本,手卷,纵29厘米,横8...
赞 (0)阅读(19)

从傅抱石的山水写生观说起

涉及山水画写生的话题,自南朝宗炳提出“应目会心”,姚最提出“心师造化”,一千多年来从未中断过。为什么要写生?如何写生?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如何?历代画家、史论家有多种思考与探索,这些也是我们当今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我想到了1960年率团进行23000里旅行写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进而形成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傅抱石,重读他的有关论述,感到颇有启发。 傳抱石有一方...
赞 (0)阅读(16)

屈兆麟:清末宫廷的全才画家

屈兆麟是位全才画家,在清末宫廷为慈禧代笔画松、鹤、灵芝等。 屈兆麟(1866年-1937年),字仁甫,北京人。少年时拜清廷画师张乐斋为师,学习工笔画,因刻苦学习,青年时绘画技艺已颇具功底。他18岁时,经张乐斋向内务府推荐,进清宫造办处如意馆承差,任专职画师,其画作主要用以装饰清宫各殿堂。 屈兆麟当年在宫内画的大都是寓意长寿的松柏、仙鹤、灵芝草、蝙蝠、寓意如意...
赞 (0)阅读(20)

文徵明雪景山水:平淡自然、孤高拔俗

雪景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比较受欢迎的题材之一。隋唐以来,在王维、李成、郭熙、范宽、马远、夏圭、李唐、黄公望等众多画家的探索和实践下,雪景山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技法、文化意蕴以及精神诉求。 雪景山水不仅仅是客观地描绘冬日群山的壮丽景色,更重要的是,画家借山川之雪景表现自己孤高拔俗的精神境界。雪景山水发展到明代,呈现出新的时代风格面貌和笔墨造型语言,出现了...
赞 (0)阅读(15)

苏轼的行迹、书法及其接受特辑

本专题转载自《中国书法》杂志 “经典”推出“苏轼的行迹、书法及其接受特辑 宋苏轼墨竹图轴 东坡的画学思想(节选) 楚默 一、“道艺”论 1.“画以适吾意” 苏轼论画重神而不重形似,追求萧散简远的艺术境界,体现了文人画初创阶段的方向。但这种主张,当时就引起过误解,特别是《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一诗,引起旷日持久的争论。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
赞 (0)阅读(24)

董其昌在云隐山房试笔,无意间写下草书名篇!

董其昌草书《试笔帖》 又称《罗汉赞书卷试笔帖》 此卷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时年董其昌49岁 内容是记述在苏州云隐山房 试笔作书之事 此帖笔势、结体、章法 都似怀素《自叙帖》 董其昌《试笔帖》 高清大图 ▼ —《END》—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zgshw)
赞 (0)阅读(20)

八大山人:意到笔随,落墨便成妙谛

《山水花鸟书法册》十七开 水墨纸本 29.0×22.0 cm  从此册书画的风格与款字看,应是八大山人极晚年作了。故笔墨精练沉酣,可称意到笔随,落墨便成妙谛。虽纵横捭阖,迥不犹人,而气韵静逸,超然已入化境。 (一)八大山人写。 (二)八大山人。 此页《拳石鹌鹑》,石与鸟仿佛都凝佇于天地之间,令人摒息相对,思接千载,遥想八大当年之遭际。从鹌鹑冷漠之眼...
赞 (0)阅读(18)

徐生翁:我写书法,生拙至上

徐生翁曾说:“我学书画,从不愿意专门从碑帖和古画中寻找资粮,笔法材料多数还是从各种事物中,若木工之运斤,泥水匠之垩壁,石工之锤石或诗歌、音乐及自然间一切动静物中取得之,有人问我学何种碑帖图画,我无以举似。其实我学习涂抹数十年,皆自臆造、未尝师过一人、宗过一家。” 徐生翁书法作品 这段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远取诸物”的外师造化,通过对外物之理的参悟,摆脱学艺过...
赞 (0)阅读(16)

李可染:黄宾虹老师根本没有笔洗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黄宾虹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卒于1955年。名质,字朴存,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50岁以后,他的画风逐渐趋于写实,80岁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
赞 (0)阅读(19)

张际才:如何理解山水画中的“真”?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

(以下文字由子语整理自张际才中国写意山水画训练营导师教学语录) 一、如何理解山水画中的“真”?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 大家都知道中国画之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但现在也有很多画家追求质感、肌理的逼真,追求视觉的冲击力,画幅巨大,构图极满,细节极细,其理由或依据一是国画创新的需要,二是引用恽寿平曾说过的:“唯能极似乃称为传神”,说古人画画也写实,也讲究画得...
赞 (0)阅读(18)

陈少梅山水:清逸淡雅、寓柔于刚

陈少梅 烟水独钓 陈少梅 (1909~1954) 名云彰,又名云鹑 号升湖,字少梅 现代画家 陈少梅一生大部分时间处于新中国成立以前,那时的山水画与传统渐行渐远,而他一生致力于复兴长期被“打入冷宫”的北宗山水,在继承其开阔雄浑的同时扬弃其恣意霸悍的弊病,并润以明朗清丽的南宗色调,终使北宗以一种全新的面目转世重生。 陈少梅继“南宗”之风骨,传“北宗”之薪火,北...
赞 (0)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