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家 第24页

张大千:凡画,人物最上,山水次之

▲张大千 《修竹美人》 1951年 张大千,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季爰,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 而画人物,又以人物器宇为上,要能绘出主要人物之崇高气质,所谓画家理想中之典型。故事画都由人物构成,故入人最深。为此,学者必须多...
赞 (0)阅读(22)

白蕉:我有楷书秘籍,你想看吗?

白蕉先生是近代帖学大师, 近人评白蕉, 有“三百年来一复翁”之语。 白蕉先生长于行草, 离不开其启蒙时期的楷书功底。 相传白蕉先生少时临摹《九成宫》, 放在阳光下看能与字帖相重合, 足见其于楷书用功之深。 白蕉先生曾列出《楷正参考碑帖目录》, 旨在为学书者指明楷书学习方向, 实为初学者之指路明灯。 其全文如下: 隋朝 《龙藏寺碑》:此碑为欧、褚之先声而未拘于...
赞 (0)阅读(22)

吴湖帆:山水画设色风格

吴湖帆自画像 吴湖帆是著名的海派画家,擅长山水画。 在上世纪初期,吴湖帆以巨大的勇气和执着的探索精神,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倾注毕业的精力钻研山水画的设色,在推动山水画的设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山水画的设色上,吴湖帆抛弃自然主义,而是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运用恰当的色彩增强感染力,敢于突破自然的固有的色彩,赋予色彩以感情。 吴湖帆在创作山水画时,将色彩与立意、...
赞 (0)阅读(16)

朱新建:字写得工整不算好,把个人性情表达出来才是真好

朱新建画作 临摹对画中国画非常重要。宋人画的花鸟的形,既不是通过西方写生的办法得来的,也不是胡编乱造得来的,我觉得很奇怪。 宋人画的鸟看上去很像,又比真实的鸟含量大得多理想得多。像凡·高的《向日葵》,比真正的向日葵要丰富,凡·高是怎么得来的呢?我们暂且不说,但他个人的精神内力一定特别大。 其实画家之间的精神高度是一致的,画中国画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内力。 我们现...
赞 (0)阅读(25)

徐渭: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且能独树一帜,给当世与后代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但这样一个天才却极不得志,一生经历充满坎坷、险恶和痛苦,最终穷困潦倒而死。《雨中醉草诗册》书于万历元年(1573...
赞 (0)阅读(22)

褚遂良的收放:别出心裁的胆略

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言:“作书最忌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米元章谓大年《千文》,观其有偏侧之势,出二王外。此皆言布置不当平匀,当长短错综,疏密相间也。” 无论疏密大小,应各适其用,当疏就疏,当密就密。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凋疏。因此需要疏密相间,彼此映衬,处理好汉...
赞 (0)阅读(16)

险怪与内敛的结合——黄道周书法

明 曾鲸 黄道周像 福建博物院藏 黄道周(一五八五—一六四六)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明代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明末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民族英雄。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谥忠烈。 险怪与内敛的结合 陈振濂 – – 黄道周在书法史上是个很不走运的人物。明人写的书法史把明末书家限到他前...
赞 (0)阅读(25)

吴镇的作品为什么多为“渔夫”?

吴镇 漁父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吴镇与黄公望、王蒙、倪瓒三人合称“元四家”,是元朝著名画家,工诗善画。观他的作品:《洞庭渔隐图》、《渔父图》、《秋江渔隐图》等等,大部分都是以“渔夫”为主题的画作。许多人将这称为吴镇的“渔夫情节”,那么吴镇为什么那么爱以“渔夫”入画呢? 元 吴镇 渔父图 绢本墨笔 纵84.7横29.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吴镇的画作中,...
赞 (0)阅读(18)

傅抱石的“散锋笔法”:如何让山水画动起来

在美术史上,一个大画家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总需要逢遇一个契机,通过一个接近顿悟的方式获得认识与表现上的飞跃。 作画中的傅抱石 对于中国画大家傅抱石来说,这个飞跃无疑来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入蜀生活的八年时光。 回首近百年来的中国画史,四川山水居然成为了神州大地上带给艺术家最多“心源”的“造化”。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他们都在巴山蜀水间发现了最...
赞 (0)阅读(17)

于右任:如何写字有窍门

  于右任(1879—1964) 于右任书法久负盛名,当时很多人向其请教学书方法的问题,他认为历代书家讲的书法理论较多,而对练字方法少有论述,因而在《于右任论书》中着重谈到四点方法(简称“四多”): 一为“多读” 于右任说,写字本来就是读书人的事,与读书是分不开的。书读得好,而字写不好的人很多,但决没有不读书而能把字写好的人。这一点跟我们现在强调的...
赞 (0)阅读(16)

文徵明的“秋葵”,诗书画三绝

《秋葵折枝图》轴,明,文徵明绘,纸本墨笔,纵65.4厘米,横3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87年前,文徵明六十四岁。所谓人书俱老,日臻佳境。 那年八月,时值初秋。文徵明庭中赏秋葵,诗情洋溢,遂提笔书画,给后世留下又一幅诗、书、画佳作。 先看他的行草,“结体与用笔严整、肃然,笔法飘逸柔婉,行气舒放自然,体现出文人‘士气’,又适度增添婉美之意,使得趣味高雅...
赞 (0)阅读(16)

潘天寿:大师构图,绝妙!

潘天寿 (1897-1971) 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 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 并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四大家” 潘天寿一生作画最忌琐琐屑屑、平平板板的作品,认为“文似看山不喜平”,作画也当这样;诗有别才别理,文有抑扬顿挫,画家也要有奇思别想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手腕。 他说:“ 学习要谦虚,作画要‘自负’,要大胆,要憋着气抓住重点,从大处、高处、新奇处设想。所贵...
赞 (0)阅读(23)

齐白石:生活何等有趣,才能画出如此好画?

近现代 齐白石老人 花卉飞蛾 齐白石(1863-1957)原名纯芝,号白石,湖南湘潭人,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在他的画里,充满着生活的趣味,一虫一草一世界,让人品之不尽! 近现代 齐白石老人 蜻蜓荷花 以下是齐白石为艺最有深度的13句话: 1.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2.学...
赞 (0)阅读(19)

陈淳:一杆画笔,撑开明代大写意之门

陈淳 花鸟 1533年作 画史上有一称谓:“青藤白阳”,说的是徐渭、陈淳。将二人联系在一起的是花鸟水墨大写意,两位不曾照面的画家,共同敞开了明清花鸟水墨大写意之门。 陈淳 蓉塘浴鹜 陈淳(1483年—1544年),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 陈淳是画史上称之为“吴门画派”中的一员,他虽曾师承文徵明,...
赞 (0)阅读(17)

任伯年:清隽如水,墨趣横生

时下,“海派”一词可谓深入人心。艺术市场上,从“海上三任”到吴昌硕、虚谷,这些名字个个如雷贯耳。尤其任伯年这一海派巨擘,更是从来就不缺乏“粉丝”。 任伯年的作品基本是最早进入艺术市场的,但随着多年来的市场沉浮,当人们一次次质疑中国古代书画家欠缺造型能力,流连于油画那精准优雅的线条的时候;当人们熟知当代艺术已如何屡创天价而对中国传统艺术失掉兴趣的时候,这位久违...
赞 (0)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