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家 第25页

石鲁作品:墨色酣畅,痛快沉着

石鲁,1919年~1982年 ,原名冯亚衍,四川仁寿县人。因崇拜清初大画家石涛和现代革命家、文学家鲁迅而改名“石鲁”。15岁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系统学习传统绘画,临习石涛、八大山人的山水花鸟,摹写扬州画派及吴昌硕等人的绘画作品,为后来的国画创作打下了基础,抗战爆发,投身革命行列。 “文革”后重返画坛,担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陕西美协、书协主席,...
赞 (0)阅读(20)

丰子恺:能称得上艺术的字画,都有弦外余音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 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丰子恺 黄蜂频扑秋千索 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各笔各字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 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
赞 (0)阅读(21)

李可染:中国画的三个基本功,需要一辈子学习锻炼

李可染(1907年-1989年) ,江苏徐州人。13岁师从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师范科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
赞 (0)阅读(20)

彭汝楠:明代侍郎的书法,颇有古意!

彭汝楠(1579—1638)字伯栋, 号让木,福建莆田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 丙辰进士。明代侍郎。 他在官场几番沉浮之后, 明天启五年(1625), 邑人彭汝楠辞官归里, 在莆田柳桥隐居, 建了被称为十六世纪 江南著名园林的“岸圃大观”。 明代莆田林下士大夫, 大都占取山水名胜地营建园林, 以娱晚景,成为风气。 放大看看 当时书画家董其昌书“岸...
赞 (0)阅读(17)

谢时臣:尺缣槠墨慰浮生

 来源:吴文化博物馆   正德九年(1514)的秋天,江西宁王朱宸濠派遣使者到苏州招募贤才,目的无非是扩充人力,徐图征进。时年二十八岁的谢时臣和四十五岁的唐寅作为吴中名士同时受邀前往南昌。   去后数月,聪颖慧黠的唐寅便察觉到了宁王谋反的政治意图,于是“赤身裸体,露其丑秽,佯装疯癫”,宁王见疯癫的唐寅已失去利用价值,便放走了他。而同去南昌的谢时臣就没有那么幸...
赞 (0)阅读(20)

八大山人:书画双修

朱耷 兰花 八大山人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 落发为僧,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廷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对后世影响极大。 清 八大山人 竹石鸳鸯 八大山人不是单纯的书法家,而是一位书画兼长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一些,只有少数人(如黄宾虹) 才认识到八大山人书法高于他的...
赞 (0)阅读(27)

董其昌晚年草书,流畅洒脱!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董其昌出身贫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风得意,青云直上。 他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他是海内文宗,执艺坛牛耳数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书法成就也很高,行草书和小楷都十分出色。 董其昌《七绝诗》轴,金笺,草书,纵145.1厘米,横34.7厘米。 本幅书唐张籍《...
赞 (0)阅读(20)

怀素真迹,笔画刚健,超神入妙!

《苦笋帖》帖心纵25.1 厘米 横12厘米。此帖两行十四字,内容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白。”从字句上看应为一则手札,所书圆瘦劲健,错落有致。在用笔上以篆书笔法入草书,旋笔藏锋,笔画刚健,可谓超神入妙。通篇字数虽少,却神采飞扬,充分地体现了怀素草书的艺术特点。 《苦笋帖》前有清代乾隆皇帝题签和引首,帖后有历代收藏题跋,并有宋、明、清历代收藏家鉴赏印...
赞 (0)阅读(23)

李苦禅:作画何以求书法?

作画何以求书法?因为第一,画要雅,非雅即犷,雅为国画之要;第二,习书法,不仅可增强腕力,而且可使魄力雄浑,气势豪壮,一笔一画在不觉中尽可洗去凡俗犷野之气息,提高人之品质,令其高尚耳。此所谓陶冶性情,逸放胸襟者是也。 ——李苦禅 李苦禅(1899-1983) 原名英杰、英,号励公,山东高唐人。1925年毕业于国立北京艺专西画系,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杭州艺术...
赞 (0)阅读(19)

黄胄画鱼,寥寥几笔,墨韵淋漓!

黄胄(1925-1997),著名国画家、收藏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尤以画驴著称于世。 黄胄:“画鱼如果鳞尾须目笔笔无不精工描画,难于表现在水中游动的感觉,亦不可像摄影一样形象逼真。” 黄胄画鱼,寥寥几笔,墨韵淋漓,仿佛能看见它在水里畅游腾跃,追逐嬉戏、悠然自得的样子,非常鲜活! 黄胄艺术道路上遵循“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长期深入生活,足迹遍布祖国边疆、海岛...
赞 (0)阅读(19)

陈子庄:一幅画须有艺术境界,才能算艺术作品

陈子庄(农历1913.10.15~1976.07.03),男,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今重庆市荣昌县)双河镇峦堡村紫金观岩湾“陈家老房子”,现代画家。陈子庄早期作画,时号兰园,中期号南原、下里巴人、陈风子(陈疯子)、十二树梅花主人、石壶山民等,晚年号石壶。他的绘画艺术,是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可见到一些前辈先贤的元素。陈子庄是一个善学的人,他在学...
赞 (0)阅读(19)

钟繇 | 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三国时期魏国重臣,著名书法家。 钟繇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钟氏,相貌不凡,聪慧过人。东汉时期,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册封东武亭侯。得到丞相曹操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累迁前军师。曹操受封魏王,出任魏国大理卿,迁相国。曹魏建立后,历任廷尉卿、太尉、太...
赞 (0)阅读(23)

赵孟頫最具禅意的一幅字

《赠药山高僧惟俨》 【其一】 炼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赵孟頫《七绝诗册》 纸本,行书,纵34.7cm,横35.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 ▸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赞 (0)阅读(19)

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

  唐寅 雪山行旅图轴 唐寅少年好学,15岁便进为府试生员。大约在此前后开始学画。最早的记载是1486年吴中名士周诒为母亲楼夫人祝寿,延请唐寅为其母居所贞寿堂作《贞寿图》,上有吴一鹏(明正德年官至礼部侍郎)题款:“岁丙午正月,子畏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铁丝,少诣如是,岂非天授。”显然唐寅在少年即展露绘画天才。由于唐寅的山水画风多变,历...
赞 (0)阅读(22)

启功山水画,大开眼界!

启功可谓是艺术界极具名气的大师了,打小就对书法情有独钟,也是被世人所公认的书法大师,他的绘画之作可以说是非常的少,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山水画作品更少,因此这位艺术界全才的启功大师,山水画要显得更为的珍贵了,轰动一时的中拍国际上,启功大师的《秋山行旅图》山水画就现身了,启功大师在30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有着深厚的艺术功底。 启功善于书法,那么他的山水画又是受何人的指导...
赞 (0)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