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代赵孟頫之后,明代的文徵明是诗文书画的集大成者,在书法史上地位显赫。 文征明老年画像 气质 文徵明鉴识精明,立意高远,又泳涵经史以通名理,有正人君子醇正清雅之风,绝无跋扈嚣张之气。特别是应诏入京的三年,因专业书写诰敕,不仅书艺大进,且书风尚渐整齐。梁巘评“文衡山书方整遒劲,力追唐人。晚年始一意永师,求之圆润,而神韵蕴藉矣。 用笔 文徵明汲取了赵孟頫的圆润...
2025-10-02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2025-10-02
邱志杰 藏区速写之五十 20.5×27cm 纸本 墨笔 1991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速写,画家对抗AI最后的倔强 ■本报记者 唐永明 对于从事绘画艺术的人来说,画速写是一种原始的冲动,是本能的驱使,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速写是造型的一种手段,它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是最能锻炼一个人对景物尤其是对活动的人物客体瞬间的捕捉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成为画家必须经...
2025-10-02
中国画主要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为主,其中山水画的数量最多,人物画,主要以各式各样的人物为主的绘画,人物画中还分为风俗画、历史故事画、仕女画、肖像画等。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一时代涌现了许多的美术界人才,创造了极为辉煌的成就。从宋代绘画到元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最为重大的转折之一,元代山水画在历史上占有绝对的地位,而人文画的发展缓慢,甚至这一...
2025-10-02
中国画的基本画料已日益丰富创新。中国画有什么特征?中国画的基本画科主要有人物、山水、界画、花鸟等。 人物画: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料,大体分为道释画、侍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中国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往往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
2025-10-02
如何评价一副过绘画作品的优劣? 它的品评标准是什么? 这些问题相信是不收国画爱好者,收藏者想要了解的。 自古至今,历代书画家或者艺术评论家都在围绕着“什么是一副好画”的问题展开研究讨论。 历朝历代中国的绘画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所以评画的标准也在逐步地理论化,体系化。 最早的艺术评论家可以追溯到南朝的谢赫,他的《古画品录》中记录了评价绘画的六个标准,被后人称之为...
2025-10-02
明清时期是我国绘画流派林立的繁荣时代,是“浙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虞山画派”、“娄东画派”频繁活动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西方绘画流派崛起的重要历史时期。东西方绘画流派同时进入盛期,成为世界绘画史上颇为壮观的历史时代。 “虞山画派”、“娄东画派”继承了明末“松江画派”的绘画观念以及绘画创作理念,取法五代董源、元代黄公望、倪瓒等人的画风,创立出深具自...
2025-10-02
写字有下苦功夫一派,所谓“闭户数年,埋笔成冢”,如邓石如、包世臣等到人。但不可忽视看帖功夫,多看多想,然后有得。如一味以为只要多写便可写好,则八字先生天天写干支,道士常年作阴骘文,可写成书家么?要之,苦功固不可废,而尤须多看多想,多看古碑帖,得其神理。古人所谓“心摹手追”,须心摹有得然后手追有成。 初学写字下笔要重,以后则要越写越轻,若不费力。如初学即轻,则...
2025-10-02
一、 注意毛笔在书写过程中的动作 不同 “笔画部位”,对笔豪的使用也是要讲究的。笔豪的动作、笔杆的相应动作,用语言很难描述,所谓“心之所达,不易尽于明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这是古人的感慨。 二、 体会笔画的“外延线” 我们看三个“乎”的第一笔短撇:第一个是《多宝塔》,短撇的上沿线是比较直的,下沿线是向内弯曲的;第二个是《九成宫》,短撇的上沿线向内弯曲...
2025-10-02
01/ 注意毛笔在书写过程中的动作 不同 “笔画部位”,对笔豪的使用也是要讲究的。笔豪的动作、笔杆的相应动作,用语言很难描述,所谓“心之所达,不易尽于明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这是古人的感慨。 02/ 体会笔画的“外延线” 我们看三个“乎”的第一笔短撇:第一个是《多宝塔》,短撇的上沿线是比较直的,下沿线是向内弯曲的;第二个是《九成宫》,短撇的上沿线向内...
2025-10-02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人,随手拿毛笔一挥,就说成是“书法作品”。千万别把普通写字或非常匠气地写字,当作是书法。 书法,在不违背文字意义前提下,可以有充分可变性的表现力,可以虚实伸缩、疏密、奇正、歪斜、松散…通过毛笔的提按,顿挫,缓急,节奏快慢而产生优美的韵律,通过点线,形式支配,左右上下的牵侧斜正,均衡,大小,错落,动静,收放,以动态的、静态的表达,显现出互相依存...
2025-10-02
作为书法艺术,其章法要有神韵气势,即作品中每个字及整体布局要取势。章法取势、达韵很关键,一定要斟酌,无韵律无气势就谈不上神,就没有美感了,就不成为艺术作品。 巧取势、动静感,刚柔衬托骨线穿。按视觉讲,势给人以内含勃勃生机、朝某方向运动或达到某一形态势头的感觉。反映作者感情升华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 巧取势是指字形状取势,有圆、方、长方,扇面等形状,有竖长、横向...
2025-10-02
书法最忌讳死板 最近经常看到有人吐槽某位楷书大师,建议大师应该去好练练行书和草书,因为楷书太死板没艺术性,缺乏欣赏性。 小编学识浅薄,个人认为这是对楷书的误解。书法最忌讳死板没有错。楷书字体工整,法度严谨,相对于行书草书来讲想要灵动刚劲兼顾,也着实不易。尤其对于书法初学者来说,灵动和刚劲几乎是一对矛盾体。一般情况下,刚劲挺拔的就缺少灵动,反之潇洒飘逸的又缺乏...
2025-10-02
画牡丹花最好用白云笔,用点扭法画花瓣。首先在你的头脑里把牡丹花看成一个圆球,有立体感,反面花瓣浅些,正面花瓣较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分以下六步进行。 步骤一、以白粉蘸牡丹红(或洋红、曙红均可)点花瓣,先从离你最近的花瓣,即先从花中间的反瓣幵始,由里向外,根部深,上边浅,从局部幵始,整体出发。 步骤二、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向外扩展,画...
2025-10-02
传统山水画技法,总是把山石联系在一起的。会画石,画山道理也就通了。画山也好,画石也好,都要画出立体感来。古人说:“石分三面”,就是指石的立体感而言。 石的画法 石多半在河中,半露出水面来,石的底面接近水,故是平的。石头布局和排列,要大间小,小间大,不要雷同,要有变化。山上的石头,有插在土里的,也有露出地面的,石的底面随山形而变化。 表现石头的立体感,全靠毛笔...
2025-10-02
临摹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方法之一,古代南齐谢赫六法中第六条为“传移模写”,一些国画家幵始学习都是从临摹入手。古人说:“初学欲知笔墨,须临摹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至也。” 古人说:“遇古人真本,向上研求,视其定意若何,结构若何,出入若何,偏正若何,安放若何,用笔若何,积墨若何……。”今天我们临画目的在于学习笔墨技法,同时也学习别人作画之经验,借鉴其定意、结构...
2025-10-02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书法爱好者的毛笔容易掉毛或开裂等问题,有些时候是毛笔本身质量问题,但也有大量书友,是洗笔方法不对导致。 1 不泡笔直接洗 洗毛笔,最好是在一个固定的器皿里,比如盆子、洗面池等。把毛笔泡在一定量的水里,水也不用太多,能覆盖到毛笔就好了。泡大约20秒即可,这样可以把笔腹里的墨发散出来,便于洗笔。不能把毛笔泡在水里即可,这样...
2025-10-02
国画执笔方法 五指执笔法是最常用的传统毛笔执笔方法,古人用五个汉字来概括每根手指的具体执笔动作。 1.按:拇指的指肚(最前端)紧贴笔杆。 2.押:食指与拇指相对夹持笔杆。 3.钩:中指第一、第二两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杆。 4.格:无名指用指甲根由内向外顶住笔杆。 5.抵:小指贴在无名指后面,不接触笔杆。 执笔位置 执笔位置是指手指执笔的具体位置,也称笔位。一般...
2025-10-02
大部分初学书法者,不懂买毛笔,也不知道啥时候该换毛笔。不懂买毛笔比较容易解决,比如我的学生的毛笔,都是我指定的;但毛笔什么时候换,他们自己搞不清楚,因为他搞不清楚他的字写不好是因为笔不好,还是自己的技术不到家。 一支本该换而不换的毛笔,能写好字吗?笔是武器,很重要,但网络上这方面的文章大多语焉不详,所以我今天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各位书友交流一下。 怎么判断一支...
2025-10-02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的山水画大师,他的画作风格独特,笔墨浑厚华滋,注重山水的“内美”,强调山水的精神气质和笔墨韵味的表达。其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欣赏,也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看黄宾虹的绘画首先要读得懂黄宾虹的线条,他的用线是非常精妙的,可以由线完成一幅作品,疏密安排有强烈的对比很有节奏感,还要去感受他的墨色变化,因为他用墨比较和擅长用宿墨,...
2025-10-02
刘刘奎龄《走兽十二条屏》之一奎龄《走兽十二条屏》之一 刘奎龄《走兽十二条屏》之一 中国传统绘画在旧石器时代已出现走兽图像。经过了商周时期的神话图像,走兽图像在宋朝处于大发展时期,于元明清文人画大盛,后逐渐落寞。但清末时期,画家们“西学东渐”,融合了很多西方绘画的技法与理念,形成了东西结合的局面,走兽画发生巨大变革。 刘奎龄《走兽十二条屏》之一 当代走兽画更加...
2025-10-01
我们先来看几幅古代书法名作中 关于年份的写法 ◇ NO.1 ▲ 王羲之《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 NO.2 ▲ 颜真卿《祭侄文稿》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 NO.3 ▲ 苏轼《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古人写年份一般是“岁次某某”,而我们今天在书法农历落款时,写“辛亥年”“乙酉年”“戊戌年”者肯定会有。那么书法农历落...
2025-10-01
中国画的发展到了一个需要回归初心的时刻。 中国画的内核是写意,以山水画为例,其三大特征(文人性、诗性、书写性)正逐步消失,因为主流观点认为,传统山水画所依附的农耕文化土壤已经消失,所谓文人性只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个人的避世小情调,它是腐朽没落的,与“时代精神”不相符的,取而代之的是所谓大格调、正能量等集体宏大叙事,于是场景代替了意境,写实代替了写意,画面形式不可...
2025-10-01
花卉的观察 学习画花卉,除了要多观赏及临摹古今名画以外,还要对 实际的花卉深入的观赏与写生,了解花的枯荣及霜晴雨露中的 情态,兹从花朵叶与枝干等各部位简述其结构与生态. ( 一 ) 花朵:花朵经常是画面的主题, 一般花朵包括花 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几部份,花瓣有单瓣与重瓣 ( 复瓣 ) 之 分,花形有离瓣合瓣之别,牡丹蔷薇花等是离瓣的重瓣,梨花 木棉花等是离瓣...
2025-10-01
郑板桥一位极具个性和魅力的国画大师。他的人生如同他笔下的竹子一般,坚韧而又独具韵味。 郑板桥出生于一个贫寒的书香世家,自幼便饱读诗书,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的人生道路却充满了坎坷。 在那个时代,科举是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重要途径,郑板桥也不例外,他历经艰辛,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受挫。 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学习和创作...
2025-10-01
传统观念认为,写书法应该从楷书入手,而教育者首先给学者灌输的第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执笔方法,接下来就是最常见的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横、竖、撇、捺、横折等等。从个人的学习历程而言,对于此深有体会。 首先讲一下关于笔的考究。我不认为“五指执笔法”即是所谓的标准执笔法,这个因个人使用习惯而定。但是对于握笔的力度而言,是很值得推敲的。“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我们常...
2025-10-01
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间!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文论于一体,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宣传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的书画艺术交流平台。 从书法练习的角度来说,初学者首先面临的是笔法的学习,其中尤以线条质量为关键。 对于线条的书写,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笔法,终究离不开“运腕”的技巧,除了...
2025-10-01
-目录- 第一节:书法用什么宣纸好? 第二节:宣纸尺寸规格列表 第三节:宣纸的历史与文化 第四节:宣纸的特色、特点 第五节:宣纸的分类 第六节:宣纸的制作工艺 第七节:宣纸的保护 第八节:宣纸的收藏学问 第九节:生宣和熟宣的区分 第十节:如何鉴别宣纸? 第一节:书法用什么宣纸好? 第一节:书法用什么宣纸好...
2025-10-01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有”味”的字即谓之书法 无”味”的字只是文字 文字是传意的,无须讲究什么”味” 然,书法是艺术 必讲究其”味” 即” 书味”也名”书卷气” 这种”气味”能使人”...
2025-10-01
王铎最落魄的时候,并不是南京城下的投降,而是返回北京,接受明升暗降的官职之后的郁郁。 王铎这辈子很憋屈。就连书法也是这样。他发明的一天临帖一天创作,常常被当代认为是学书的不二法门。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王铎之所以要隔天临帖,是生怕自己离开古人就不知去向哪里,所以自己玩一天,就回到古人身边反省一天。 年轻时穷怕了,长大了便没有勇气再去裸奔。王铎向来不缺一个文人...
2025-10-01
在湖州那所深宅大院里,赵孟頫从5岁就开始了对书艺的练习。每日习《千字文》,每天要写足500纸,达一万字,十数年几乎从不停歇。 但这样的训练只是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而已,书艺自成一家,还要等到他遇见“二王”的法帖以后。 赵孟頫行书《趵突泉诗》局部 在吴兴隐逸的时候,好友牟应龙的父亲、前朝高官牟巘对他的提携,让他的书艺显扬一时。 牟巘虽然已经归隐,但在官场多年所经营...
2025-10-01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 一、天分与勤奋 书法是一门天分很高的艺术,有很强的遗传性。有的人先天手性好,会写字,其祖父、父亲擅长书法,他也从其祖父、父亲。天分高的的人练字,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悟出书法的真谛,书写起来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而天分不高的人练字,往往很难得书法真道,纵然努力,若不得法,也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事倍功半。天分不高的人若非常勤...
2025-10-01
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树法 树法是山水画家最基础的技法之一。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以草木为毛发”“得草木而华”“无林木则不生”(生:生气、生动之意也)。可见画好树木对整幅山水画是极关重要的。 傅抱石《长白林海》 树法可分两个方面。一是树干的画法。自然界树木的枝干千姿百态,非常生动。我们平时可以收集各种树木的生动形态,这是师法自然的重要...
2025-10-01
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局部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山水在中国人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山水画作为中国人对山水喜爱的视觉图像表达方式之一,同样呈现出独特的中国美学观念和风格语言。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苍山秀水——山水主题文物展”中,明末清初画家程正揆所绘《江山卧游图》,就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文人山水画。这幅画虽然算不上广为人知的精品之...
2025-10-01
写字是以传达书写内容为主,以审美为辅;书法则以审美为主,以传达书写技法为主,以艺术感染效果为主。 一件作品好不好,从线条到字形,从章法到意境以及古法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标准很多,但在评审时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到位”与“味道”。“到位”是指对传统古法的运用能力的完善程度,即书法本体要求的全部要素的熟练掌握,如线条、结构、章法哪儿都没毛病。写出来像.通俗点...
2025-10-01
一、内势 所谓“内势”即无形之使转。其盘纡于虚,无迹可寻,行楷多用此法。内势笔断意连,点画交际处可用“度”法,所谓“度”者,即“一画方竟,即从空际飞渡二画,勿使笔势停住,所谓形现于未画之先,神流于既画之后”。此亦即“隔笔取势,空际用笔“,有暗渡陈仓之妙。此法从楷书中来,楷书形断意连,势从内出,有点画处,筋络相连;无点画处,气脉流贯,楷书使转无形,草书使转有形...
2025-10-01
关于连带,古人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精妙之处,每个古人都有属于自己独到的绝招和技术。而一个优秀的书法家是不囿于一家之法的,更要善于从不同人身上借鉴优秀之处。 王铎临王羲之永嘉敬豫帖立轴 比如上下字之间的连带,如果不善于处理的话,很容易形成全篇一律的45度斜线。对古人的经典法帖做细致的分析和归纳,得出如下方法,供参考: 其一:把字与字之间的连线加粗,使...
2025-10-01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 ,自元赵孟頫后,文征明是诗文书画的集大成者,在书法史上地位显赫。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文征明的书法特点。 气质 文征明鉴识精明,立意高远,又泳涵经史以通名理,有正人君子醇正清雅之风,绝无跋扈嚣张之气。特别是应诏入京的三年,因专业书写诰敕,不仅书艺大进,且书风尚渐整齐。梁巘评“文衡山书方整遒劲,力追唐人。晚年...
2025-10-01
书法的美,就是通过线条,营造出有意味的、有感情的各种空间形式,而不是僵死的、机械的美术字。 说到空间形式,就离不开结字,所谓结字,通俗点说,就是字的间架结构。书法的美,从结字上来说,就是造型艺术的美,也是有感情色彩和时间特性的空间艺术。 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传。”这句话说的太好了,也就是说,从古到今,用笔都是相同的,但是结字是一直在变化的,结...
2025-10-01
今天为大家分享《楷书入门——欧楷间架结构128法》,如果不纠结于用笔习气重的示范字,从128法讲解的内容来看,还是蛮有参考意义的,特别是对于难以入门者,也许是一剂良方。建议收藏或分享到朋友圈,慢慢学习。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2025-10-01
比如,笔端含水量的几何,直接影响画面渗化的成果,而同样的含水量,在不同的用笔速度与力度环境下,又会产生不同的枯湿感。 含同样水分的软毫与硬毫,因为软毫放水慢,而硬毫放水快,会产生不同的笔痕,而不同性能的纸质又会直接影响水分渗化度的大与小。同样的含水量又会因中、侧、卧、逆的不同用笔体式格局而产生不同效果。 如中锋水逆流,侧锋与卧锋水不顺流,而逆锋又会因笔毛时松...
2025-10-01
一、疏、密、大、小字形的布势 1.疏 笔画少的字必疏,遇到撇捺的字,撇短捺长显示字的舒展。当疏则疏。“川”、“不”笔画少,应把笔画分布均匀。字形写得饱满、开朗、大方。 2.密 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点画应紧缩些,间距要匀称,更应注意部位之间的联系,要写得不局促又不松散。当密则密。 3.大 大的字也要在同一方块字内反映出来,它的间距要求适用,笔画注意各部位的...
2025-10-01
1、铺毫 铺毫,指的是笔锋运行时所有每一根锋毫都必须顺顺地平铺纸上。那怕提笔少至只有两根锋毫着纸,也应如此。铺毫是一切技法的平台,悖离铺毫法则一切技法都失效。从第一根毛触纸,到全部按压在纸上,这个过程与运动,是产生一切笔法的前提,也是书法情感的生发。 2、弹力 弹力,是书法之施力法则。笔锋的运作必须通过笔毫自身的弹力来操控,指腕的力量不可直接加到笔锋上去这就...
2025-10-01
学书法有时也不能太聪明,一开始就想抄近路,结果只能无路可走。黄庭坚说:“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不妨回过头来,放下身段,补上真书这一课,磨刀不误砍柴功。《菜根谭》曰:“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草圣林散之走的也是由唐入魏的道路,主张“先写楷书,次写行书,最后才能写草书”,60岁以后才开始写草书,一举成名。 需要解释的是...
2025-10-01
中国的画家不写字肯定不行。外国画主要是技巧,中国绘画是一种文化,外国画讲究科学,人体比例、解剖、色彩、光线,中国绘画是讲哲学的,役有文化是不行的,没有书法更不行。尤其是写意画,写意画家如果不懂书画的话,永远画不好,绘画格调也上不去,而且一个人书法功底有多深,绘画就有多高,他的水平格调有多高,绘画就有多高,一个都不例外。 我们看黄宾虹的书法,产生黄宾虹的绘画,...
2025-10-01
俗话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字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与品格,甚至能影响你的一生。 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想练字却无从下手?别愁!送你一套硬笔书法教程。熟悉这28种基本笔画的漂亮写法,再也不怕字丑见不得人!收藏起来慢慢练! 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千万要牢记: ① 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捺的起笔较轻; ② 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 ③ 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
2025-10-01
秋天 预示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有逐渐凉爽的趋势 而书法作品的落款 也随着节气的更替 从“夏”变成了“秋” 集米芾“立秋” 秋季之中 落款除了笼统地写 “秋日”“秋月”外 怎么才能更别致? 跟小编一起看看 秋日里月份落款的雅称 秋季落款雅称 三秋 古时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唐·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清·纳兰性德...
2025-10-01
经典作品中渴笔(或称枯笔)并不稀奇,是指笔中蓄墨量少,写在纸上墨线不实的现象,如颜鲁公《祭侄文稿》。杜帖中个别枯笔与此是同类情况,但多处枯笔的运用方法并不相同。 颜氏的枯笔是随不断书写而发生的,这是笔中蓄墨量渐少出现的自然结果。因颜鲁公高超的控笔能力,使笔虽枯而笔法周到,更显其神采飞扬。杜牧用枯笔并非同样原因,其所用纸张是麻纸,光滑细腻,吸水性不强。所用毛笔...
2025-10-01
临帖时,我们常常有几个误解: 1、临得越像就是掌握得越好? 临得像是目标,但不是终极目的,终极目的是掌握用笔的方法和结体的原理,描出来的像,但描的笔迹不能用于写,背出来的结体有体,但不能随意变通。 2、过于注重临帖,认为临就是学习和练习的全部。 临只能学习到书写的基础部分,也就是知道了怎样行笔,有怎样结构的字形而已,笔怎么才能自如地使用,结构怎样变幻成自己风...
2025-10-01
一.四尺开四(66㎝×33㎝) 1.以10字诗句为例 先竖折三等分,但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五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第一、二行各5个字,第三行落款。 2.以14字诗句为例 先竖折三等分,但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六等分(先対折,再三等分折,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第一、...
2025-10-01